• 1:封面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市场
  • 5:公司
  • 6:专版
  • 7:观点·专栏
  • 8:专版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T1:中国经济 十大预测
  • T2: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 T3: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 T4: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 T5:中国经济 十大预测
  • T6: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 T7: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 T8: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 十年重组终成正果 光大“金控梦”即将起航
  • “唐氏哲学”与“中药调理”
  • 上交所“风险警示板”今日开张(上接1版)
  • 基金业协会出台《特别会员入会指引》(上接1版)
  • *ST北生、*ST宏盛获准有条件恢复上市(上接5版)
  •  
    2013年1月4日   按日期查找
    8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专版
    十年重组终成正果 光大“金控梦”即将起航
    “唐氏哲学”与“中药调理”
    上交所“风险警示板”今日开张(上接1版)
    基金业协会出台《特别会员入会指引》(上接1版)
    *ST北生、*ST宏盛获准有条件恢复上市(上接5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十年重组终成正果 光大“金控梦”即将起航
    2013-01-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十年重组终成正果

      光大“金控梦”即将起航

      自2003年开始重组方案设计到2012年最终定稿,近十年的光大集团重组之路“终成正果”。拉直中投公司——光大集团——光大银行的股权关系,理顺光大北京、香港两个总部的股权关系,卸下100多亿再贷款本息包袱,三个“闪电收尾”动作让“光大系”实现了完整的统一,让光大的实力更强,也更有后劲。

      ⊙记者 苗燕 ○编辑 钱晓涵

      

      近日,记者从消息人士处了解到,调整后的光大集团改革重组方案即将获批。

      此次调整的光大改革重组方案核心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光大集团从以前单一股东的国有独资企业改制成为由财政部、汇金公司等股东投资的股份制公司。财政部以光大北京总部和香港总部的股权和财政部借款本息作为出资,汇金公司以部分光大银行股权、光大实业股权等作为出资。二是汇金公司将部分光大银行股权注入光大集团,实现光大集团对光大银行并表;三是财政部将光大香港总部注入光大集团,由光大集团直接在香港登记为光大香港总部的股东,实现光大北京总部和香港总部的合并。四是人民银行再贷款本金和正常利息由汇金公司承接后转为对光大集团的股权并承担偿还责任,免除再贷款罚息。据了解,在这个基本框架内,有关方面将尽快达成具体操作方案。

      这些调整在理顺了财政部、汇金公司、光大集团、光大银行股权关系及光大集团与人民银行和其他众多商业银行债权关系的同时,也解决了三十年来光大北京香港两个总部无法并表的问题。

      自2003年开始重组方案设计到2012年最终定稿,近十年的光大集团重组之路“终成正果”。拉直中投公司——光大集团——光大银行的股权关系,理顺光大北京、香港两个总部的股权关系,卸下100多亿再贷款本息包袱,三个“闪电收尾”动作让“光大系”实现了完整的统一,让光大的实力更强,也更有后劲。

      在“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光大重组进程中,出现了三次出人意料的“闪电”般逆转,在“能量积蓄”与“闪电”的背后,是一个被主导着光大重组的唐双宁称之为“中药调理”的“真经”。

      第一次闪电逆转:

      遭遇无解难题

      2007年7月20日,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空降”至光大,任光大集团董事长。8月15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光大财务重组方案。

      光大重组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2003年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发现光大存在严重问题并上报国务院;2004年1月,光大集团向国务院汇报,反映由于历史包袱沉重、债务缠身、案件不断,自身无法解决资不抵债以及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等问题。当时,光大已经濒临破产边缘,国务院要求人民银行牵头研究光大集团、光大银行改革事宜,光大集团及光大银行的改革就此开始。但此后数年,因为光大重组牵扯的相关方太多,各自想法不同,光大重组方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银行和各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许多人都在准备后路。

      就在许多人已经对光大的重组感到绝望的时候,第一次“闪电逆转”出现了。

      2007年7月20日,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空降”至光大,任光大集团董事长。8月15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光大财务重组方案。光大重组在几十天内获得如此快速进展,让很多人难以置信,继而也让很多光大人兴奋起来。

      然而,这种兴奋很快又沉寂了下来:按照重组方案,汇金公司将代表国家向光大银行注资200亿元,并按照每股人民币1元的价格购买光大银行新发行的股份。为实现光大银行上市,光大银行必须将累计亏损全部弥补完毕,但靠光大银行自身,根本没有这个能力。为此,汇金公司提出在注资前老股东按照2比1的比例缩股,以弥补亏损,也就是说入股光大银行多年的老股东不但颗粒无收,还要倒贴。这自然遭到全体老股东无一例外的强烈反对,有的境外股东还准备起诉唐双宁。新老股东互不相让形成对峙,不注资,光大银行无法继续生存;注资,股东大会通不过;强行注资,违法。一个无解的难题让光大重组的进程搁置下来。

      而按照当时监管层的想法,如果光大银行股东大会不能通过汇金注资,光大银行将由银监会依法接管。

      第二次闪电逆转:汇金完成入股光大银行

      2007年11月28日,在光大银行临时股东大会上,汇金公司入股光大银行的议案以94.14%的高票获得通过。至此,汇金公司入股光大银行走完了相应的法律程序。

      2007年11月28日,光大重组进程中的第二次“闪电逆转”出现了。

      在光大银行临时股东大会上,汇金公司入股光大银行的议案以94.14%的高票获得通过。至此,汇金公司入股光大银行走完了相应的法律程序。11月30日,汇金公司向中国光大银行注资200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全部到位。又一个闪电般的逆转快得让人瞠目。

      据消息人士透露,唐(双宁)谢(平)半小时的会谈促成了这次闪电逆转。而多年后,当时会谈的主角之一唐双宁说,其实我们除了敲定老股东不缩股外,更多谈的是董事席位和人选问题。而在会谈背后,真正为光大银行带来转机的则是光大高层团队的不懈努力。为了能够让新老股东达成妥协,唐双宁和光大银行行长郭友及所有高管各自带队,拜访了所有的老股东。最后唐双宁把老股东由当地分行行长陪同请到北京,在招待股东的宴会上,当着所有股东的面把过去的责任全部揽下,给全体股东鞠躬,以人格保证股东的权益,求得了老股东的理解。这才有了股东大会的高票通过。

      虽然历经坎坷,但是国务院批准光大重组方案和汇金注资的完成提振了光大员工的士气。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7257亿元,比年初增长21.95%;净利润45.67亿元,比上年增加18.09亿元,增长65.6%;全年处置压缩不良资产110亿元,拨备覆盖率97.58%,比年初提高了30.25个百分点。汇金公司向光大银行成功注资200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后,2007年末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7.11%。其后,光大银行各项指标继续向好。截至2008年4月30日,中国光大银行已完成上市前的10项准备工作,包括发行60亿元次级债;批量处置142亿元不良资产并争取优惠税收政策;弥补33.85亿元历史累计亏损;解决多年形成的巨额关联交易;清理多年形成的包括接收原投资银行的自办经济实体及对外投资;完成国有股权确权;完成自有及租赁房产确权;完成资产评估及财务审计;进行上市辅导、战略修订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成招股说明书等上市文件的准备,并于5月中旬正式递交上市申请。

      但是,光大的坎坷还在延续。2008年中开始,股票市场明显走入低迷,企业IPO进程明显放慢,未来市场环境如何谁也不知道。光大银行和农行都在抓紧那一段短暂的时间争取上市。光大银行在预定时间能不能上市?如果不能上市,光大银行还能不能“继续生存”?谁也不知道。

      第三次闪电逆转:光大银行闪电上市

      2010年8月18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与光大集团兼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一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共同敲响了上市锣。从预披露招股书到挂牌,历时仅28天。

      2010年8月18日是光大银行的行庆日。这一天,光大重组中的第三次“闪电逆转”来了。

      这一天的上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与光大集团兼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一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共同敲响了上市锣。从预披露招股书到挂牌,历时仅28天。但是没有人知道,为了能够抢在市场留给光大银行的这个短暂时间内上市,唐双宁和光大人幕后做了多少工作。光大银行上市办负责人说起那一段日子时曾这样描述:“那一段我真的相信了这个世界上有时空的转换,明明是早晨刚刚发生的事情,晚上想起来总觉得特别遥远”。当时,因为要确保农行上市,光大银行就先不能上市;但如果半个月内不能上市,则光大银行为上市所做的所有努力包括报表审计有效期将全部失效。上市时间,只给光大银行半个月。

      光大银行闪电般地快速上市再次让很多人侧目。上市基本上完成了对于光大银行的重组,但是却留了两个尾巴:如何理顺中投公司——光大集团——光大银行的股权关系;如何解决光大北京、香港两个总部互相没有股权关系,无法并表的问题。光大北京、香港两个总部的问题更是一个几乎与光大三十年历史相伴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光大集团于1983年在香港创办,同年8月18日正式开业,当时注册名为“紫光实业有限公司”,1984年7月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即光大香港总部。1990年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集团对业务发展进行战略性调整,向内地倾斜,向金融业倾斜。11月,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在北京成立,这就是光大集团北京总部。至此,光大形成了独特的“一个集团两个总部”的经营管理模式,同为一个集团却相互之间没有股权关系。按照唐双宁的说法,光大好比明朝的体制,一个皇帝,北京南京两个首都两个内阁。

      汇金注资后遗留下一个问题:在光大银行的股权结构中,汇金公司占其总股本的70.88%。中国光大集团居于第二位置,且与第一大股东所占股份相差甚远。光大银行上市后,在其流通股中,汇金占有光大银行48.37%股份,光大集团以持股5.18%位居第二。而在光大集团管理的总资产中,光大银行占有96%以上。

      股权结构上,光大集团缺少对光大银行的控制力,从法律上讲唐双宁对光大银行“有责无权”。

      当初作为光大重组的“操刀者”,唐双宁制定了这样一个原则:在整个光大重组中要抓住主要矛盾,即首先解决光大银行问题;之后再带动解决其他问题。对于光大香港企业问题,在光大内地企业重组之时,唐双宁提出了“三个不变”和“三个有利”的原则:即在光大境内企业改革过程中,在香港企业将遵循“机构不变,业务不变,员工不减”的原则。下一步,境内改革重组成功后,将根据香港当地法律和“有利于巩固境内企业改革的成果、有利于光大在港企业更好的发展、有利于香港的繁荣稳定”的原则,研究制定光大香港企业的具体工作方案。

      正是循着这个思路,光大一步一步走出困境,具备了再次调整完善方案的条件。此次光大重组方案调整被“闪电”批准,一方面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另一方面也使之成为几大银行上市以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收官之作或者说本轮十年金融改革的最后收尾。

      光大重组带来深刻变化

      光大重组的成功所带来的变化用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

      2006年,光大银行总资产5961.17亿元,净利润16.50亿元;资本充足率为-0.3%;不良贷款比例为7.58%,远高于当时股份制商业银行2.81%的平均水平。资本充足率不足,导致新的业务和机构不能批准,以致光大银行几年无法出年报,好比一个人没有身份证,不被社会所承认。银监会在一份《关于光大银行2005年监管通报》中特别强调了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拨备与监管要求的差距。截至今年三季度,光大银行资产总额为22173.60亿元,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90.56 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1.21%,不良资产率0.7%。与此同时,2009年8月18日光大证券A股上市;光大永明保险公司重组改制为中资保险公司,光大租赁公司、光大金控资产管理公司先后成立,收购信托公司也已签订协议……

      这就是说,几年时间,光大银行在提高资产质量的同时,从资产规模上几乎再造了3个半光大银行,从净利润水平上已经再造了十多个光大银行。但这种指标上的变化仅仅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是光大风气的变化、形象的变化。 曾有媒体报道,唐双宁刚刚就任光大集团董事长第一天,就收到七十多封告状信,有的是从门缝塞进来的,一周就有二百多封。唐双宁在就任光大集团董事长后开始对光大进行整顿,清理出三年中光大集团系统大的违纪违法案件24起,其中重特大案件6起,涉及并处理责任人594人。10起典型案件涉案金额就达13.25亿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397万元,形成不良贷款1.19亿元。如今,这种情况早已不复存在。

      通过“阳光服务”工程的推进,光大银行将服务标准化、系统化、常态化,让民众感受到了一个新的光大;通过“更有内涵地发展”活动的展开,让社会看到了一个更有效益、更有安全保障、更有后劲、更有创新能力、更有前瞻性、更有凝聚力、更协调、更有品位、更有社会责任、更有员工幸福感的光大。光大的形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重组完成后,光大集团也将按照“探索现代金融控股模式,为中国金融改革探路搭桥”的历史使命,发挥集团优势,在金融综合化经营方面做出更多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