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专 版
  • A10:股市行情
  • A11:市场数据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面对巨大养老金缺口
  • 转融券意在更好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 有事后监管追责护航
    信披直通车才能畅达
  • “雅贿”与反腐倡廉新政
  • 尽早探索形成金融消费者的“集体维权机制”
  • 美国两大监管机构争地盘
  •  
    2013年2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面对巨大养老金缺口
    转融券意在更好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有事后监管追责护航
    信披直通车才能畅达
    “雅贿”与反腐倡廉新政
    尽早探索形成金融消费者的“集体维权机制”
    美国两大监管机构争地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面对巨大养老金缺口
    2013-02-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 锐

      张锐

      中国养老金缺口这一敏感话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巴克莱集团在最新的分析报告中强调,由于养老金缺口不明,未来中国政府性债务水平还将受到显著影响。《纽约时报》援引某研究机构发布的材料称,未来20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累计至10.9万亿美元,这将导致未来中国老无所依。

      稍早些时候,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按照目前的制度及模式,到2075年,中国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德意志银行与中国银行也先后公布了相应的研究结果。德银的结论是,在不改革的情况下,养老金缺口到2020年将达到0.2%的GDP,到2050年达GDP的5.5%。中银则称,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若GDP年增长率为6%,到2033年时养老金缺口将达到68.2万亿元,占当年GDP的38.7%。

      官方与研究机构的结论总有些出入。人社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7万亿元,总支出1.3万亿元,年末累计结存达1.9万亿元。人社部据此认为,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大于支出。仔细辨析,研究机构更多强调中长期缺口,而官方则着眼于当期收支平衡。而必须承认,尽管当下养老金收支总体平衡,但已有14个省收不抵支,缺口达767亿。人保部也预测,到2025年仅城市养老金缺口就达6万亿,若加上农村养老金的巨大需求,从长期看,官方与民间对养老金缺口的判断方向是趋于一致的。

      撑大养老金缺口的最主要力量来源于人口的快速老龄化。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85亿,占总人口13.7%,到2050年,老龄化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5%。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从1980年开始,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每五年上升约1岁,如此趋势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持续,到2050年,中国人均寿命很可能会达82岁。如按目前的退休年龄和平均寿命预期粗略估计,老年人在退休后存活的岁月中所领取的全部养老金大约是其退休前所缴全部养老金的十至十三倍。养老金支付压力可见一斑。

      目前养老金的正常发放主要是转移支付。现有三个劳动力赡养一个老人,政府完全可采取“空账”(达2.2万亿元)方式即用在职职工的个人缴费(没有进入自己个人账户)替发退休者的养老金;中央财政每年拿出1000多亿元补齐养老金发放不足部分。然而,到2050年,我国将变为约1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赡养率大幅提高,人口替代率又趋于下降,新生劳动力的补给不足必然使养老金增量短缺。更加重要的还在于,目前高达10余万亿元的财政收入可形成强大的养老金“补缺”能力,但面对未来动辄数万亿甚至10万亿以上的“缺口”,政府财政显然无能为力。

      延长退休年龄被不少人看成是为养老金“减负”的重要政策筹码,但据中国社科院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每年减缓基金的缺口仅200亿,对缓释养老金支付压力所起的作用并不大。因此,弥补养老金缺口还须有看得见的真金白银。比如提高国企上交红利比例并将一部分充作养老金。保守估计,每年国企实现利润高达两万多亿,如按20%缴纳社保资金,每年最少在4000亿元以上。另外,今后几年内可试点将中央和地方政府持有的市值约12.2万亿元的上市国有企业股份20%至30%的上市国有企业的股份划拨到社保。由社保长期持有,除了股份红利成为社保资金的补充外,社保还可以用套现收入投资于其他更有升值潜力的企业股份或其他资产。

      体外“输血”的同时还必须营造养老金自身的“造血”功能。我国目前养老保险余额近2万亿,但与企业年金4.1%的收益率和全国社保基金8.4%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相比,过去10年间扣除通胀率的年均收益率却为负。而据国家审计署的审计,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有95.2%集中投资于银行活期与定期存款。因此,拓宽养老金投资渠道,寻找新的市场受托人,以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是管理层必须突破的瓶颈。

      必须指出,弥补养老金缺口还隐含着巨大的改革公平诉求。目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仅不用缴养老保险,而且退休后直接领取养老金。如废除“双规制”的养老金体制,不仅能平抑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仅为机关事业单位同类人员所获退休金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差距,而且能强力弥补养老金的缺口。我国今天有3000万事业单位职工,702.1万公务员,若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规定缴纳养老金,这个群体每年可缴纳上亿元保险费,到2050年积累下来的养老金可达38万亿元。基于巨大的改革收益预期,深圳已迈开了机关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的步伐,虽仍局限于对新增公务员实行如同企业职工养老金缴纳方案,但至少使人们看到了破局解题的希望。

      (作者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