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基金公司频增资
    或为新业务“开路”
  • 择日再战
  • 业内人士提醒:
    谨防移民项目陷阱
  • 日本货币宽松或继续加码 日元弱市亦现良机
  • 新债发行降温 债市“泡沫化”行情或近尾声
  •  
    2013年3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财富管理
    基金公司频增资
    或为新业务“开路”
    择日再战
    业内人士提醒:
    谨防移民项目陷阱
    日本货币宽松或继续加码 日元弱市亦现良机
    新债发行降温 债市“泡沫化”行情或近尾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公司频增资
    或为新业务“开路”
    2013-03-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郭素 ○编辑 张亦文

      

      基金公司增资潮仍在继续。昨日,博时基金公告称,公司注册资本由1亿增加至2.5亿元,而此前兴业银行筹备的基金公司注册资本金达到5亿元。分析人士指出,相对于资本金“不够烧”的中小公司和次新公司而言,大型公司的增资或更多是出于开展新业务考虑,未来随着基金业务的进一步多元化,备战新业务将成为基金公司增资的重要动力。

      昨日,博时基金公告显示,公司注册资本由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5亿元人民币,公司股东按出资比例对公司增资。本次增加注册资本后,公司的股权结构为:招商证券出资1.2250亿元,持股比例为49%;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出资6250万元,持股比例为25%;此外,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璟安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盛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丰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各出资1500万元,持股比例均为6%;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500万元,持股比例为2%。

      “大型公司增资并不多见,可能更多的是由于开展新业务需要。”一位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一些小公司和次新公司在熊市中财务压力较大,资本金不够烧因而向股东求援,而博时这种大型公司追加资本金更多的是开展新业务需要,比如专户子公司业务。”

      资料显示,今年2月份,博时基金全资子公司博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已获批成立,并已完成注册登记手续,取得营业执照。博时资本注册地为深圳市,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筹备期间的新公司也已经提前将子公司的发展纳入议程,并为此“有所储备”。根据今年2月份兴业银行公告,其拟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5亿元,是目前最高的基金公司注册资本金。

      对此,接近兴业银行的人士表示,目前基金公司政策放开步伐较快,业务范围变得更加宽泛,比如可成立专户子公司,而新业务的开展对新公司来说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本金投入。

      有意思的是,梳理基金公司增资历史发现,新业务的开展和财务压力是造成基金公司增资的两大重要原因。比如,在2007年监管部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准备申请QDII业务的基金公司注册资本在1.5亿元以上;此外,拟从事专户理财的基金公司注册资本不应低于1.5亿元。相关条例出台之后,就曾引发过一波明显的增资潮。

      “未来,随着基金公司业务的多元化,估计很多基金公司的资本金会进一步提升。”一位基金人士如是表示。根据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目前,民生加银、浙商基金、平安大华等基金公司的注册资金本达到3亿元;上投摩根、金鹰基金注册资本金达到2.5亿元;华夏基金为2.38亿元。

      不容忽视的是,财务压力仍是基金公司增资的一大动力。比如2012年以来,随着A股市场的“极度深寒”,中小基金公司进入一个增资小高峰,先后有财通基金、天弘基金、天治基金、浦银安盛等纷纷追加注册资本金。而今年3月,西部证券也公告称将向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增资,使其注册资本增加至人民币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