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理财超市
  • “集体无意识”高利贷狂欢落幕 易得更易失
  • 谁在做多房地产信托?
  • 房地产信托兑付进入“最艰难”时刻
    大资金风控升级拒接“二手货”
  •  
    2013年5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理财超市
    “集体无意识”高利贷狂欢落幕 易得更易失
    谁在做多房地产信托?
    房地产信托兑付进入“最艰难”时刻
    大资金风控升级拒接“二手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集体无意识”高利贷狂欢落幕 易得更易失
    2013-05-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民间借贷的脆弱之处,正在于其维系在相对狭小区域内“熟人模式”的民间信用体系。当市场向上时,利益链上一荣俱荣,而一旦市场向下,脆弱的民间信用体系则很容易断裂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于勇

      

      主角:王女士

      贷龄:3年

      经验谈:没有无缘无故的赚,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亏。如果一项投资没有经过自己认真地分析思考,只是看到别人都在赚钱而轻易参与,那么轻易得来的,最终也会轻易地失去。

      

      高利贷全民狂欢落幕

      “如果没有当初的轻信与贪婪,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捉襟见肘……”提及过去几年与民间借贷的爱恨纠葛,昨日在电话另一旁的王女士一言难尽。

      三年前,身为单亲母亲的王女士未能经住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的高息诱惑,通过熟人关系,几乎将所有积蓄投给了当地一家地产商。然而好景不长,地产商终因楼房滞销而陷入资金困局,她也由此踏上了讨债的漫漫不归路。

      去年9月,当记者在鄂尔多斯初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和数十名遭遇不同伤害的民间借贷人聚集在当地公安局“打非办”所在地。在他们的多番争取下,王女士仅得到了约20%的补偿,而这距离她前后投入的几十万元还相差甚远。

      王女士仅是鄂尔多斯千万讨债大军中的一个缩影,而吞噬数百亿民间借贷资金的“黑洞”则是过去几年击鼓传花的“房价游戏”。

      “最疯狂的时候,一听到哪里有项目需要资金,大家都抢着将钱借出去,根本不管开发商的实力,唯恐错过发财机会。”数位曾亲身参与这一游戏的民间借贷人回忆称,而民间借贷的高收益则是驱动其甘愿赴汤蹈火的“原动力”。

      相比银行存款最高5%左右存款利息,当时开发商承诺给接待人的年息都在20%以上,甚至更高,此情此景和身边人口口相传的“发财故事”,谁还能坐得住?谁还甘愿拿银行那点可怜的利息?都会遭到身边人的嘲笑。

      在2011年前房价仍节节攀高情形下,无论是举债方的房地产开发商,还是资金方的债权人均成为这条利益链上的“嗜血的赌徒”,即便此后发生石小红、苏叶女等民间借贷大案,也无法浇灭当地人参与民间借贷的热情。

      然而,再娇艳的鲜花也有凋零的一时,再绚丽的烟花也有落幕的一瞬。当2011年鄂尔多斯富有传奇色彩的“击鼓传花游戏”难以为继,并迅速跌落“谷底”,昔日集体无意识的高利贷狂欢和“全民造富运动”也到了落幕之时。

      仅仅一年多间,鄂尔多斯已从曾经的疯狂抢贷的“全民借贷”遁入自去年以来的“全民追债”,在无数类似王女士的普通借贷人悔恨和感慨恍若隔世的同时,一场关乎理财与风险的启蒙运动也在这座城市居民悄然展开。

      “熟人模式”下的信用悖论

      面对老人、怀抱婴儿寡妇的苦苦哀求,一脸堆笑的林老板将其哄骗走后便携款潜逃,徒留下可怜的借贷人无奈与哀鸣……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作家矛盾笔下的《林家铺子》中描绘了江南某镇民企老板“跑路”场的景,今天读起来仍不觉生疏。

      民间借贷的脆弱之处,正在于其维系在相对狭小区域内“熟人模式”的民间信用体系。当市场向上时,利益链上一荣俱荣,而一旦市场向下,脆弱的民间信用体系则很容易断裂。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主要依靠血缘与地缘关系,资金筹集也几乎完全基于个人信用,通常较少有正规的借贷合同。”两年前,内蒙古大学一项针对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的调研曾预警——随着融资规模和融资范围的扩大,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加剧,信用和道德约束逐渐减弱,风险也会累积。

      但遗憾的是,处在高利贷狂欢中借贷人并没有吸取前人教训和外界警示,于是一场悲剧就此上演。一位侥幸保住本金的债权人至今仍心有余悸告诉记者,以后再也不去碰民间借贷了,等信用体系建立起来再做,因为钱折得太快了!

      从昔日的“全民借贷”到后来的“全民追债”,当地民间借贷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建立在楼市泡沫上的造富之路和“熟人模式”上的民间信用体系已难以为继,现在他们已摒弃口头约定,取而代之的是正式法律合同。

      而与此同时,在经历这场民间借贷危机洗礼后,鄂尔多斯债权人“惜贷”、“惧贷”心理已处于上风,投资风格也日趋谨慎。而昔日被视为“来钱慢”的理财产品、信托等固定收益类产品,正逐渐进入人们财富管理的视野。

      在当地一位金融人士看来,鄂尔多斯民间借贷过去能如此普及,正说明当地人并不缺乏理财意识,欠缺只是风险意识和资产配置理念。其实,任何一项投资都与风险如影随形,只是当某种投资从最初的“赚钱效应”演变至“全民疯狂”后,其暗藏的风险也将随之而来。

      “没有无缘无故的赚,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亏,如果一项投资我没有经过认真地分析思考,只是看到别人都在玩而轻易参与,那么轻易得来的,最终也会轻易地失去!”在经历过往几年的财富“过山车”后,王女士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