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信息披露
  • B2:专版
  • B3:专版
  • B4:股市行情
  • B5:市场数据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扩展人民币全球占位最有希望的突破口
  • 怪状:地方欠债越多,官员提拔越快
  • 互联网金融“搅局”的“底线”
  • 欧洲银行业
    面对测评大考
  • 运营商无权在手机用户上做广告
  •  
    2013年10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扩展人民币全球占位最有希望的突破口
    怪状:地方欠债越多,官员提拔越快
    互联网金融“搅局”的“底线”
    欧洲银行业
    面对测评大考
    运营商无权在手机用户上做广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欧洲银行业
    面对测评大考
    2013-10-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罗 宁

      欧洲央行近日宣布将从下月开始启动持续时长达12个月的银行业综合评估,主要针对欧元区大型银行进行风险评估、资产评估以及压力测试,旨在为未来欧元区单一监管机制做准备。不知刚刚经历了百年难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尚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苦苦挣扎的欧洲银行业将如何通过这道关卡。而即使闯过了综合测评的关口,也不意味着危机已结束,未来的复苏之路仍将艰难而漫长。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已过去五年,欧债危机也逐步企稳,但欧洲银行业盈利能力提升缓慢,风险敞口不断攀升,信贷状况持续紧缩,流动性状况仍然堪忧。若真如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所言,压力测试将毫不留情并让通不过测试的银行倒闭,则未来的测评“大考”可能成为欧洲银行业的噩梦。

      据英国《银行家》杂志统计,2013年度全球千家大银行榜单上的欧洲银行机构过去一年仅实现税前利润119亿美元,约为2011年的27%。其中,欧元区银行业更由2011年盈利21亿美元转为亏损490亿美元。据已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除汇丰控股、瑞银等银行大佬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外,大部分欧洲银行业绩令市场忧虑。法国巴黎银行与英国巴克莱银行上半年税前利润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3.3%和17%至53.15亿欧元和35.91亿英镑,德意志银行在今年二季度净利润仅3.35亿欧元,同比降幅近50%。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估测,欧元区银行业不良贷款已超过9180亿欧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7.6%。值得关注的是,欧元区银行持有的欧洲主权债券持续攀升,8月末欧元区银行业总资产中主权债券占比从2012年初的4.3%上升至5.6%,其中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银行业总资产中的主权债券占比分别从6.8%、6.3%和4 .6%上升至10%、9.5%和7.6%,且大部分为银行所在国政府债券,主权债务风险敞口不断扩大。

      巴塞尔委员会近期对国际大型银行的资本短缺数额作了初步估算,目前全球大型银行资本短缺为1150亿欧元,其中约有700亿欧元缺口属于欧洲银行业,占全球缺口总额的61%。随着主权债务危机对欧洲债券市场的冲击持续蔓延,银行融资成本不断攀升。截至10月24日,欧洲银行业5年期和10年期A级公司债收益率分别较年初上升34.2和38.9个基点至1.79%和2.75%。为满足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欧洲银行业只能大幅抛售资产。前年及去年,欧洲银行业共计关闭了12700家分行,其中深受危机困扰的希腊、西班牙在过去一年削减分支机构幅度分别达到5.7%和4.9%。但“瘦身”效果仍不显著。据苏格兰皇家银行预测,为满足巴塞尔协议III对于资本和杠杆的要求,欧元区银行业到2018年还需要削减3.2万亿欧元资产。

      当然,欧洲央行也表示,全面测试的目标是增加银行业透明度,提振市场信心,且最终评估的结果要到明年10月才完成。因此,相比测评“大考”,危机爆发至今企业部门复苏持续乏力导致信贷需求疲软与不良贷款上升、日益严峻的金融碎片化导致货币传导机制失灵以及不断强化的银行业与主权债的双向联系,才是欧洲银行业最大的忧虑所在。

      虽然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欧洲经济正在走出危机泥潭,宏观经济复苏在望,但双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仍在持续。欧元区工业生产指数连续21个月同比负增长,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连续7个季度不足80%,大大低于危机前水平。企业部门复苏乏力,致使信贷需求疲软,今年初以来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规模下行趋势明显,4至7月贷款金额同比降幅均在3%以上。与此同时,陷入危机的企业债务负担持续加大,偿债能力不断弱化,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扩张之势难止。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在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陷入危机的经济体,积压债务占企业总体债务的比例将达到20%,未来可能面临约2500亿欧元的商业贷款损失。

      在金融市场危机中,欧洲一体化被严重割裂,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加剧,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传导失灵。由于欧元区边缘国国债被大量抛售,资金持续从南欧边缘国家流出,转向德国国债等避险资产。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以及西班牙、意大利银行相继出现存款外流,法国、德国等欧元区核心国家银行业零售存款则持续增加。金融碎片化令传统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受阻,欧洲央行推行的低利率、超宽松货币政策未能有效抑制居高不下的融资成本,未来即使继续加大宽松力度,也不能保障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欧洲银行业经营环境难有明显改观。

      银行业联盟作为切断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业危机之间关联的重要制度保障,虽然在近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单一监管机制正式获批,但核心支柱单一清算机制在成员国之间仍存在较大的争议,超国家存款担保机制更还停留在设想阶段。欧元区成员国之间旷日持久的博弈早已表明,即便未来的谈判能够顺利进行,涉及欧盟条约修改的讨论尚需更多更复杂的政治博弈与妥协。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青年经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