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 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2014年3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B45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B45版:信息披露
    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4-0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证券代码:000712 证券简称:锦龙股份 公告编号:2014—11

      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年度报告摘要

    1、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同时刊载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的年度报告全文。

    公司简介

    2、主要财务数据和股东变化

    (1)主要财务数据

    公司是否因会计政策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等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2)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3)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3、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基本上按照2012年年度报告披露的2013年度的经营计划进行拓展公司各项业务的。公司主要经营业务证券业务为自来水的生产销售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证券业务的收益取得了较大的增长,公司的自来水业务收益稳定。公司报告期内进一步加大对金融类资产的收购,2013年6月公司完成了收购东莞农商行0.7665%股权事项;2013年9月公司收购了中山证券的控股权,报告期内主营业务增加了证券业务。公司2013年全年共实现营业总收入 34,302.96 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61.87%;实现营业利润9,721.50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73.41%;利润总额 9,989.06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73.13%;净利润5,287.64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24.12%。

    4、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1)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原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会计政策

    1、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

    单项金额重大的判断依据或金额标准:

    应收账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其他应收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按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款项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

    2、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应收款项

    组合中,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

    3、 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理由:有客观证据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如债务人出现撤销、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不能收回、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情况的。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对有客观证据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的应收款项,将其从相关组合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确认减值损失。

    (二)修订后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会计政策

    1、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

    单项金额重大的判断依据或金额标准:

    应收账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其他应收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按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款项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

    2、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应收款项

    组合中,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

    3、 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理由:有客观证据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如债务人出现撤销、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不能收回、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情况的。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对有客观证据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的应收款项,将其从相关组合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确认减值损失。

    (三) 原固定资产会计政策

    1、 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并且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 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分类计提,根据固定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率确定折旧率。如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的使用寿命不同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则选择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分别计提折旧。

    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能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年折旧率如下:

    3、 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公司在每期末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固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根据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固定资产的折旧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固定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转回。

    有迹象表明一项固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以单项固定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企业难以对单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固定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4、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认定依据、计价方法

    公司与租赁方所签订的租赁协议条款中规定了下列条件之一的,确认为融资租入资产:

    (1)租赁期满后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归属于本公司;

    (2)公司具有购买资产的选择权,购买价款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该资产的公允价值;

    (3)租赁期占所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4)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存在较大的差异。

    公司在承租开始日,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的融资费。

    (四) 修订后的固定资产会计政策

    1、 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并且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 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分类计提,根据固定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率确定折旧率。如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的使用寿命不同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则选择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分别计提折旧。

    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能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年折旧率如下:

    3、 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公司在每期末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固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根据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固定资产的折旧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固定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转回。

    有迹象表明一项固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以单项固定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企业难以对单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固定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4、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认定依据、计价方法

    公司与租赁方所签订的租赁协议条款中规定了下列条件之一的,确认为融资租入资产:

    (1)租赁期满后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归属于本公司;

    (2)公司具有购买资产的选择权,购买价款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该资产的公允价值;

    (3)租赁期占所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4)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存在较大的差异。

    公司在承租开始日,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的融资费。

    (2)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说明

    (3)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本公司于2013年9月16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核准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批复》(证监许可[2013]1188号),中国证监会核准了本公司收购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山证券”)66.0517%股权的重大资产购买方案(下称“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1、2013年3月11日,本公司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重大资产购买方案的议案》、《公司重大资产购买预案》等相关议案。

    2、2013年4月25日,本公司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等相关议案。

    3、2013年5月23日,本公司召开的201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重大资产购买方案的议案》、《公司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等相关议案。

    4、2013年9月16日本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批复文件,中国证监会核准了本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5、2013年9月26日,经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本公司收购的中山证券66.0517%股权中,占中山证券出资总额60.15%的股权已过户至本公司名下。另占中山证券出资总额5.90%的股权(包括由厦门来尔富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转让的占中山证券出资总额4.4280%的股权,由晋江市恒隆建材有限公司转让的占中山证券出资总额1.4760%的股权),根据本公司2013年3月10日分别与恒隆建材和厦门来尔富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的约定,在合同签订后届满8个月时如仍未能取得证券监管部门的核准,转让方和受让方应以书面形式确认继续履行合同,否则《股权转让合同》可以解除。本公司与恒隆建材已签订了继续履行《股权转让合同》的《确认书》;截至目前,虽经本公司致函通知,但厦门来尔富仍未书面回复是否继续履行《股权转让合同》,因此厦门来尔富转让占中山证券出资总额4.4280%股权事项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上述中山证券61.6237%股权的权益已由本公司享有,中山证券已成为本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因此中山证券从2013年9月30日开始已纳入本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中山证券原持有51%股份的上海大陆期货有限公司和原持有100%股份的上海杰询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成为本公司的孙公司,一并纳入本公司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

    (4)董事会、监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本报告期“非标准审计报告”的说明

    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日

    股票简称锦龙股份股票代码000712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张丹丹温尚辉
    电话0763-33693930763-3369393
    传真0763-33626930763-3362693
    电子信箱jlgf000712@163.comjlgf000712@163.com

     2013年2012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11年
    营业总收入(元)343,029,577.8294,794,465.99261.87%95,595,774.7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52,876,440.8523,593,370.62124.12%21,832,527.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49,329,568.1522,730,355.27117.02%23,197,446.6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282,453,728.9032,723,518.05763.15%38,489,816.58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180.06776.12%0.0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180.06776.12%0.0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7%1.78%增加0.59个百分点2.52%
     2013年末2012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11年末
    总资产(元)10,285,825,031.752,712,917,911.81279.14%1,341,120,121.1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2,216,661,358.282,220,701,424.09-0.18%867,965,547.45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13,247年度报告披露日前第5个交易日末股东总数9,768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东莞市新世纪科教拓展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50.01%224,055,636224,055,636质押222,442,700
    邓永洪境内自然人7.34%32,900,000 质押32,900,000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富国天合稳健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1.46%6,531,349   
    中国建设银行-富国天博创新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1.12%5,006,419   
    中国工商银行-汇添富价值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1.12%4,999,956   
    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08融新83号其他1.06%4,768,195   
    中国农业银行-中邮核心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1.03%4,609,207   
    中国工商银行-汇添富均衡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0.8%3,597,183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八组合其他0.67%3,009,612   
    庞敏惠境内自然人0.66%2,965,30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截止报告期末,根据公司已知的资料,未发现本公司前十名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公司前十大股东均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本公司股份,未通过信用账户持有本公司股份。

    确定组合的依据
    组合1:以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单位为应收款项组合以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应收款项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
    组合2:押金和员工周转金组合押金及员工周转金等应收款项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
    组合3:以账龄特征划分为若干应收款项组合除组合1、组合2外,相同账龄的应收款项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组合1:以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单位为应收款项组合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组合2:押金和员工周转金组合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组合3:以账龄特征划分为若干应收款项组合。账龄分析法,根据以前年度按账龄划分的各段应收款项实际损失率作为基础,结合现时情况确定本年各账龄段应收款项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据此计算本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账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
    1年以内(含1年)  
    1-2年(含2年)1010
    2-3年(含3年)2020
    3-4年(含4年)3030
    4-5年(含5年)5050
    5年以上100100

    确定组合的依据
    组合1:以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单位为应收款项组合。以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应收款项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
    组合2:押金和员工周转金组合押金及员工周转金等应收款项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
    组合3:以账龄特征划分为若干应收款项组合。除组合1、组合2外,相同账龄的应收款项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组合1:以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单位为应收款项组合。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组合2、押金和员工周转金组合。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组合3:以账龄特征划分为若干应收款项组合。账龄分析法,根据以前年度按账龄划分的各段应收款项实际损失率作为基础,结合现时情况确定本年各账龄段应收款项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据此计算本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账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
    1年以内(含1年)  
    1-2年(含2年)1010
    2-3年(含3年)2020
    3-4年(含4年)3030
    4-5年(含5年)5050
    5年以上100100

    类别折旧年限(年)残值率(%)年折旧率(%)
    房屋及建筑物(含自来水管网)15-2054.75-6.33
    机械设备1059.50
    运输设备5519.00
    电子设备5519.00
    其他设备5519.00

    类别折旧年限(年)残值率(%)年折旧率(%)
    房屋及建筑物(含自来水管网)15-5051.90-6.33
    机械设备3-1059.50-31.66
    运输设备5-8511.88-19.00
    电子设备5519.00
    其他设备5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