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游资强拉回天乏术 金轮股份“击鼓传花”近尾声
  • 欧阳泽华:
    研究推出重大违法退市标准
  • 期指大幅下跌
  • 热点结构进入大转换期
  • 国泰君安拟控股上海证券 整合速度或超预期
  • 2月A股主题指数现分化
    节能环保扛起领涨大旗
  • 王明伟:
    建议统一资管监管标准
  • 侯外林:建议在广东上海试点QDII2
  •  
    2014年3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游资强拉回天乏术 金轮股份“击鼓传花”近尾声
    欧阳泽华:
    研究推出重大违法退市标准
    期指大幅下跌
    热点结构进入大转换期
    国泰君安拟控股上海证券 整合速度或超预期
    2月A股主题指数现分化
    节能环保扛起领涨大旗
    王明伟:
    建议统一资管监管标准
    侯外林:建议在广东上海试点QDII2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泰君安拟控股上海证券 整合速度或超预期
    2014-0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国泰君安拟控股上海证券

      整合速度或超预期

      ⊙记者 田田 浦泓毅 ○编辑 李剑锋

      

      上海国资整合再掀高潮。知情人士透露,国泰君安拟以自筹现金的形式从上海国际集团收购上海证券51%的股权,而两家公司的整合也有望在签署协议后迅速展开,以彻底解决并购后母子公司之间可能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资金或100%自筹

      上海证券某股东方人士告诉记者,国泰君安收购上海证券既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国资整合,同时也有望彻底解决国泰君安上市过程中涉及的“一参一控”问题。本次收购有望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国泰君安先以现金方式收购上海证券51%的股份。未来,在国泰君安顺利登陆A股,不排除将剩余的49%的股权再行注入。

      去年底,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其中第5条中明确提出,推进企业上市发展规范运营。利用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企业整体上市、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引进战略投资者,成为公众公司,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市场化。国泰君安与上海证券的控股股东均为上海国际集团,持股比例分别为46.74%、66.67%,因而不符合证监会规定的“同一单位、个人,或受同一单位、个人实际控制的多家单位、个人,参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制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的规定,俗称“一参一控”。

      “收购方式很可能是现金收购且有望全部出自国泰君安的自筹资金,但应该不会一次性全部支付。”上述股东方人士透露。

      某华东大型上市券商董事总经理也认为,从操作层面看,自筹资金收购是本轮券业并购的最可行方式。

      整合有望年内完成

      “解决了旧矛盾,不过也引入了新问题。”知情人士透露,若国泰君安控股上海证券顺利实施,则有可能引发同业竞争的问题。

      这一观点也得到投行保荐代表人的认可。“同业竞争的问题一直被监管层所重视,在对拟上市公司的审核过程中,同业竞争是监管层审核的一个重要标准。无论是全资收购,还是绝对控股,证券公司都要面对收购后的内部整合。” 上述保代表示。

      根据修改后的《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券商与其子公司、受同一券商控制子公司之间不得经营存在利益冲突或竞争关系的同类业务。若证券公司已通过设立、受让、认购股权等方式控股其他证券公司的,应当在该规定施行之日起五年内避免同业竞争问题。

      这意味着,为了避免和上海证券形成“同业竞争”,国泰君安需要在收购的框架意见达成后,尽快拿出整合方案。

      “据了解,两家公司收购安排非常紧凑。”知情人士透露,为了不耽误国泰君安的上市进程,预计两家公司的整合速度空前,最快有望在3至6个月内完成:一些强势部门如经纪业务,或者发展较快的创新业务如基金评价中心、新三板等的整合力度会相对和缓,相对弱势的部门可能或变动大些。

      历史经验表明,券业并购序幕拉开后,后续整合过程通常复杂冗长。华泰证券收购联合证券就经历了两轮重构,从“划江而治”到“划业务而治”,整个过程耗时数年;而近期另一券业并购大案——方正证券全资收购民族证券100%股权,根据其公布的方案,整合期限也定在5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