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游资强拉回天乏术 金轮股份“击鼓传花”近尾声
  • 欧阳泽华:
    研究推出重大违法退市标准
  • 期指大幅下跌
  • 热点结构进入大转换期
  • 国泰君安拟控股上海证券 整合速度或超预期
  • 2月A股主题指数现分化
    节能环保扛起领涨大旗
  • 王明伟:
    建议统一资管监管标准
  • 侯外林:建议在广东上海试点QDII2
  •  
    2014年3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游资强拉回天乏术 金轮股份“击鼓传花”近尾声
    欧阳泽华:
    研究推出重大违法退市标准
    期指大幅下跌
    热点结构进入大转换期
    国泰君安拟控股上海证券 整合速度或超预期
    2月A股主题指数现分化
    节能环保扛起领涨大旗
    王明伟:
    建议统一资管监管标准
    侯外林:建议在广东上海试点QDII2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热点结构进入大转换期
    2014-0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受多重利空因素打击,近期大盘稳定性开始急速下降,但内部热点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在强势群体纷纷杀跌的同时,此前调整充分的中大市值成长股悄悄回暖,暗示大类热点已明确进入转换期。

      从主流热点类型看,近几年基本上已形成两大类:一是大消费,包括白酒、医药保健、食品饮料、白电、地产等;另一个是新产业,包括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医疗器械、安防等,前者大多为中大市值主板品种为主,后者多为中小市值的创业板、中小板股为主。而且,两类主流热点的内部结构转移变化基本以17至20个月为周期。当前,这种热点结构已步入大转移窗口。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市场热点无疑就是创业板、中小板,16个月前即2012年三、四季度间,创业板的启动时候,就是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大消费群体渐次见顶步入长周期调整的时间。一个逐步见顶,一个触底反转。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已形成再次进入热点结构变化转移的条件。首先,各路资金开始集中持仓或流入创业板或中小市值成长股,再现抱团取暖现象;其次,业绩增长并没有跟上估值的上升。去年四季度业绩增长整体呈下行趋势,其中,主板四季度净利润增长速度由88%下降至52%,中小板由3.9%下降至2.1%,创业板由25%下降至5%。另外,小盘股较大盘股的估值溢价比已达4-5倍,跟历史及海外市场相比,已大幅偏离。

      由于此次热点转移属于长周期的转移,其过程也会是渐进的。以创业板、中小板为代表的存量资金依然会坚持“长期看好”的理念而乐此不疲,接下来的调整如同春雨润物无声。同样,主板的中大市值成长股,一下子也找不到强有力的基本面支持而迅速逆转,在犹豫中渐渐找到突破口。近期,上述热点转换实际上已开始体现。最典型的就是贵州茅台,从259元连续调整17个月,一月触及118元位置后悄然启动,到目前累计涨幅超过40%。类似地,像大华股份、长城汽车、歌尔声学、云南白药、上海家化、青岛啤酒等一批中市值成长股,一月以来加速下行(跌幅多超过二成)之后,从上周起开始出现强烈止跌信号。

      大类热点结构转换过程并不会风平浪静,特别是转换初期,往往会有剧烈震荡,即弱势指数会出现“挖坑”,强势指数则高位震荡。像周一的急速杀跌就是典型征兆。现在的上证指数会不会继续向下“挖坑”呢?当前经济增长数据显示,流动性趋紧,债务风险加大、人民市汇率动荡、IPO重启等负面因素正不断叠加。当前市场对主板大市值股的优先股、T+0等制度安排予以乐观预期,但弱势趋势下这些激活举措的效用会大打折扣。笔者认为,进入二季度,上证指数将面临“久盘必跌”的考验。

      就像牛市启动时总有先知先觉者来领涨一样,一轮触底反转前也总有领先杀跌者。当前,50指数成分股股价大部分处于2008年1664-1800点所对应的位置,这个时候的持股心态十分敏感,它们中间最可能出现率先“挖坑”者,白酒算是一个,地产板块也值得关注。像万科,在绝对估值处历史低位的位置,跌破250日均线并持续下行超过40个交易日,最大偏离幅度超过四成,呈典型左侧交易特征。其他地产蓝筹股也类似。换言之,未来一段时间里的波段机会更多出现于冷门群体而非热门对象,适度逆向思维将逐渐有效。

      (执业证书:S14506110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