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投资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人物
  • 市场情绪逐渐回暖 混合型基金领衔加仓
  • 百只货基7日
    年化收益“破5”
  • 灵活配置型基金
    打新占优
  • 东吴可转债
    上市交易
  • 打一场中产阶级的“指尖革命”
  • 成长与价值的关系
  •  
    2014年6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市场情绪逐渐回暖 混合型基金领衔加仓
    百只货基7日
    年化收益“破5”
    灵活配置型基金
    打新占优
    东吴可转债
    上市交易
    打一场中产阶级的“指尖革命”
    成长与价值的关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打一场中产阶级的“指尖革命”
    2014-06-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诚诚

      

      近期基金界有两则新闻让人过目难忘:一是余额宝在短短一年内用户过亿,超过A股6800万股民数量,而后者用时超过20年;二是纽银梅隆基金外方股东纽约梅隆资产转让基金公司股权,49%的股权仅作价数千万元,这与前些年博时、华夏等基金公司1%的股权作价超亿元不可同日而语。

      一喜一悲,基金业两极分化的生存现状尽收眼底,也是互联网所向披靡的颠覆性的完美缩影。对于基金行业来说,这种裹挟着市场力量的颠覆性,加剧了牌照价值的缩水,迫使行业快速市场导向,带来了边缘突破弱者逆袭的可能性,创造了机遇但更多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紧迫感。

      从零开始到拥有1亿用户,我们看到了一个击中用户需求的产品所具有的极度旺盛的生命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契时的创新可以在“一夜之间繁花似锦”。天弘基金,这家在两年前还与纽银梅隆类似只能排在行业梯队后三分之一的小字辈,挥舞着互联网这柄利剑,匪夷所思的实现了快速逆袭。而后者则在传统的路径持续徘徊,逐渐落寞到低价变卖股权的境地。天壤之别的境遇分化,不免让人唏嘘。

      笔者本周有幸聆听了复星集团梁信军的一次演讲。他认为,这次的(移动)互联网革命已经与十几年前的不可同日而语,它入侵各个行业并带来深刻变革,催生的不仅仅销售渠道转变这么简单,是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所有产品都需要被重新定义。

      借助余额宝快速崛起的事实,他甚至大胆预测,未来在移动互联网上销售的货币基金会超过整个货币基金规模的三分之二。在金融领域,除了货基,被颠覆的领域还将包括支付、个人金融等一系列领域。

      不过,如果仅把余额宝理解成一场“指间上的革命”不免流于片面,如果没有利率市场化、个人尤其是中产阶级理财需求的觉醒,背靠着阿里巴巴这座金山恐怕也无济于事。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股票开户23年仅6800万这个可怜的数字!后者的赚钱效应不明显以及无法提供稳定增长的收益,是不能满足个人理财需求继而被超越的真实写照。

      按照官方定义,所谓中产阶级是家庭年可支配收入在2.3-3.2万美金的家庭,余额宝的一亿客户中,恐怕很大一部分会落入这个区间。即便真实情况有所差池,因为除了80后外,余额宝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90后,我们也可以认为,伴随中产阶级理财意识觉醒的类固定收益市场机会是未来资管行业可以借东风成长的重大趋势。否则,类似P2P这样的细分理财市场也不会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成长到备受争议。

      事实上,在梁信军的演讲中提到的未来十年可以预见的几大机会中,一是移动互联网,其二便是伴随中产阶级成长的各种需求。

      如果说,余额宝以及P2P快速崛起的背后,是中产阶级理财需求与互联网革命两股趋势性力量交汇的结果,那么我们全部的问题就在于,下一场中产阶级的指间革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