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那些聪明人
    何以身不由己跌进“大坑”
  • ■披沙录
  • 看华尔街
    怎么调教圈内新人
  • 一位二十世纪传奇哲人的流年心影
  •  
    2014年8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书评
    那些聪明人
    何以身不由己跌进“大坑”
    ■披沙录
    看华尔街
    怎么调教圈内新人
    一位二十世纪传奇哲人的流年心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位二十世纪传奇哲人的流年心影
    2014-08-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梁漱溟日记》亮相上海书展,见证半个世纪诸多重大事件

      梁漱溟先生自早年起即有记日记的习惯,但因各种原因屡有散失。比如20岁前后倾心出世闭门研读佛典时的《楞严精舍日记》,抗战时留存于北京旧居,被人当废品卖了;“文革”抄家更使6年日记全部丢失,4年日记严重残损。不过即便如此,劫后余生的日记仍有近80万字。梁漱溟的日记为个人备忘之用,因其原始、真实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本月,始于1932年,终于1981年,前后跨越50年的这些日记经重新校勘,首次以全本单行的形式由世纪文景推出。为此,进入第三年的“文景艺文季”上周四在上海书展上举办了题为“儒家的生活世界”的论坛。

      梁漱溟被后人冠以“最后的儒家”、“现代新儒家三圣之一”等桂冠,而他本人则说其前生是个和尚。“独立思考,表里如一”不仅是他的自我评判,也为后人所公认,其率真无伪、反躬自省之诚在日记中多有表露。他多次公开表示负有“为往圣继绝学”的历史使命:“我于当前中国建国问题及世界文化转变问题,自觉有其责任,更无第二人代得”,“念及余所负历史使命之重大”,“又念东方古人(佛法、儒学)所明不为今人所晓,有能以晓之者,今日非我乎?自解放以来,国事已上轨道,我无所用其力,而时会恰好安排我用其力于此一任务,岂可玩忽?”由此可理解,梁先生甘冒生命危险,坚持巡视抗战敌后游击区八个月之久;在常被称为荒废了特殊岁月中,却撰就了《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等传世之作;遭全国性大批判,而能傲然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此类所谓传奇,于他而言,不过是其践履笃实的生活常态。

      《梁漱溟日记》也是20世纪中国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比如,1939年,梁先生深入华北敌后游击区,亲见民生之艰,及国共两党摩擦日剧,萌生组织调停两党冲突共同抗敌的组织。至于土地改革、过渡时期总路线、“文革”抄家批斗、红卫兵游行、“外调”、“批林批孔”、新宪法的讨论等等,老人多曾亲历或有见闻,有的甚至是事件中心人物,日记中或详或略都有清晰的记录。

      另外,世纪文景的“梁漱溟作品集”近期还将出版新校勘的两部代表作,一本是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著作,可视为晚年定论的《东方学术概观(增订本)》,另一本是先生的成名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增收了数百封书信的新版《梁漱溟书信集》也正在编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