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国资改革顶层设计“1+34”方案临盆
  • 财经界委员“吸睛”媒体
  • 一大波环保“红包”来袭
  • 季晓南:国企要力争把80%份额放在资本市场
  •  
    2015年3月3日   按日期查找
    2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两会特别报道
    国资改革顶层设计“1+34”方案临盆
    财经界委员“吸睛”媒体
    一大波环保“红包”来袭
    季晓南:国企要力争把80%份额放在资本市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季晓南:国企要力争把80%份额放在资本市场
    2015-03-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两会报道组

      

      2015年两会召开在即,国企深改如何砥砺前行,再成媒体聚光点。混合所有制改革办法出台时间表、国资委的职能转变、同类央企整合预期等话题,都成为关注热点。为此,上证报记者昨日独家专访了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

      

      善用资本力量进行国企改革

      上证报记者在两会前夕获悉,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牵头的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自去年11月成立之后,就规划了国企改革的“1+N”顶层设计文件。

      就此,季晓南称,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力推,但国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要从单纯的管理国企转向如何让国企更善于用好资本市场。他强调,要善于运用资本的力量,不管怎样改、合并多少家,都要用资本市场,国企要力争把80%的份额放在资本市场。要通过更加灵活的融资方式,把国有资本做活做新。

      就业界关注的央企合并问题,季晓南认为尽管已取得一定的成绩,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南车北车就面临着重复竞争等问题。如继续推进,一些竞争力较差的企业应以中央精神为主,把职工安置等问题放到首位。

      上证报记者获悉,即将出台的“1+N”顶层设计方案,专为国企高管投资失误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设定了“红线”,将首次推出“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流失的,要追究企业负责人刑事责任”等条款。

      相关人士认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发布之后,相关部门更要深入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工作。要对不同类别国有企业,明确主要特点、发展目标、改革方向,分类推进改革调整,加强分类监管、分类考核。

      “要通过资本市场把国企做大做强,把改革推进得更加深入。”季晓南说。

      

      “混改”重点是调动积极性

      业界观点认为,如果将混合所有制理解为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或社会资本融合的话,那实际上,从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在进行。

      对此,季晓南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可以理解为要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和更有力的措施让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其本意就是要让民营资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企的改革,对增强国企活力和提高社会公平也是有利的。”

      季晓南表示,既然是混合,就有一个不同所有制资本是否有混合意愿的问题,有一个调动各方面混合积极性的问题。发展混合所有制重点是调动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双方混合的积极性,只有一个积极性是不够的,也是不行的。

      担任国资系统领导多年的季晓南发现,在发展混合所有制方面,民营企业家有不少疑虑,国企负责人也有不少疑虑。“搞了混合以后是国有资本继续控制,还是由民营资本来控制。”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反映来看,民营企业家和国企负责人最关心的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控股权问题:“控股权之争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如果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在控制权上无法达成一致,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步就难以迈出去。”

      

      “负面清单”有利减少混改疑虑

      关于推出混合所有制“负面清单”制度,季晓南认为,将有利于参与混合的各方增加对政策的信心,以减少控股权之争;有利于明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红线”,减少在改革方向和性质上的争论;有利于调动各方面进行混合的积极性,减少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疑虑。

      “实际上,这样的负面清单不是要不要制定的问题,而是事实上已存在。现在强调要制定负面清单,无非是要根据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要求对此进行进一步明确,并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对国有资本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作进一步的调整。”季晓南说。

      

      条件具备时可以市值考核央企

      在国企改革中,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颇具神秘色彩。

      截至目前,似乎没人完全清楚其在国企系统中的定位与作用。只能说,目前市场清楚并认同国资机构应从管资产变为管资本。

      在推进国资机构从管资产变为管资本的过程中,“国资委职能至少在两大方面进行调整,一是对企业充分授权,目前已拓展至40%,之前国资委有管得过多过细的问题;第二个就是积极适应从管国企到管国有资本的转变。”季晓南说。

      资本市场正是国资单位“管资本”的重要平台。

      季晓南表示,未来国企要更好地运用证券市场,尤其是下一步转向管资本,国资委就应更好地运用资本市场。“如考核,从国外来看,很多公司是以市值来考核的。首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多年前就提出,如果我们央企都实现整体上市了,可以用市值来考核。但是当时条件不具备就没能行得通。”

      如今,以市值来考核的条件仍不具备。很多资产未全部进入上市公司,且中国的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如果未来条件具备,不排除引入市值作为央企考核指标。此外,现在不鼓励央企通过买卖股票实现保值增值。季晓南认为,如果是充分竞争领域的国企,未来也可以参与股票买卖,只要严格执行风险内控制度就没问题,当然还需要制度的进一步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