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特刊
  • A3:特刊
  • A4:特刊
  • A5:特刊
  • A6:特刊
  • A7:特刊
  • A8:特刊
  • A9:特刊
  • A10:特刊
  • A11:特刊
  • A12:特刊
  • A13:特刊
  • A14:基金·视点
  • A15: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6:基金·人物
  • 应对隐性市场操纵全力提高法律执行力
  • 地产、金融和互联网行业争抢离职公务员
  • 研判股债未来走向的基准
  • 对预期的预期
  • 外论点击
  •  
    2015年4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评论
    应对隐性市场操纵全力提高法律执行力
    地产、金融和互联网行业争抢离职公务员
    研判股债未来走向的基准
    对预期的预期
    外论点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点击
    2015-04-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外论点击

      ◎4月22日《日本经济新闻》社论

      美国金融机构的业绩恢复能持续吗

      美国大型金融机构2015年第一季度决算出炉。虽然体现出了雷曼破产冲击波后削减经费等政策带来的正面效果,但是严格的监管也带来越来越大的负面效应。美国金融机构的业绩恢复能否持续下去,值得关注。

      由于金融缓和的长期化带来股票和证券贸易的活跃,各公司与证券相关的业务第一季度均表现良好。把精力集中于证券业的高盛公司纯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0%,摩根斯坦利的收益也增加近六成。但是,由于利差额在缩小,利用存款获得资金来融资的商业银行业务,收益率在降低。摩根大通等兼营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综合金融机构因市场贸易的收益而得以维持业绩。

      出于对金融危机的反省,金融机构被禁止以自身资金去从事投机性贸易。其结果,虽然各公司经营较为稳定,但却被绑住了改善收益的手脚。比如,看一下净资产收益率(ROE),美国金融机构第一季度多为10%至15%。考虑到雷曼公司倒闭前有的公司ROE一度超过40%,便能明白目前的监管给金融机构施加了多大的约束。而且有迹象表明,今后的监管可能会更严厉。比如,要求金融机构积累为破产而准备的特别资本。

      倘若美国金融机构为了降低风险而缩小业务,分离银行业和证券业,那么日本企业的资金筹措也将大受影响。日本银行应增强实力,以便随时能填补美国银行留出的空缺。

      (梁宝卫 编译)

      

      ◎《经济时报》4月21日文章

      是B2B而非B2C将引领物联网

      将某个设备与互联网或与其他设备相连,这个设想至少已有30年了。被连接的设备,如自动取款机、电子阅读器、家庭安全系统也已存在很长时间。可为什么现在物联网概念变得如此流行?这不仅是因为物联网是个巨大的商机——据估算,到2020物联网将蕴含超过9万亿美元的价值,更是因为物联网的巨大价值来自物联网在多个维度上的变革能力,这种变革能将决定未来我们如何生存、生活、交易和沟通。

      物联网正在变革传统的价值链。被连接的产品成为其自身价值链的一个参与者,能与其制造者交流;能及时精确传达商品或服务是如何被消费者接收的信息,甚至据此能分析出消费者的情绪和需求。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商品被创造、营销、售卖和服务的方式。

      除了冲击现有的商业模式,物联网每天都在诞生新的应用案例。当商业寻求与消费者建立崭新的联系时,物联网为其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尽管商对客(B2C)应用案例赢得了极大关注,但物联网B2B模式中也遭遇了挑战,如可购性、安全缺陷、法律合规性都是关键问题所在。而与此同时, B2B应用案例越来越流行且成长迅速。B2B在利用物联网方面已不再停留于概念论证,而是大规模的应用。

      物联网绝大部分价值来自于连接物后产生、收集和分析的数据,物联网中的物倒并没有很大价值。物联网不仅将机器和人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整体数字化转换的重要一步。物联网能造就更具靶向性的市场营销及更好的客户服务,这有助于提升盈利。物联网也能降低成本,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产出质量,从而在制造业和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已大踏步迈向物联网时代的行业包括制造业、石油与天然气、航空、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业。

      然而,物联网仍有待进一步成熟。期望采用物联网的商业会冒一定风险。然而,如今最大的风险是无所作为,如果商业不介入物联网,那势必将在更激烈的竞争中丢失市场份额。

      (作者系英德拉尼尔·慕克吉 贺艳燕)

      

      ◎《莫斯科时报》4月22日文章

      俄罗斯经济脱离悬崖

      “没有爆发,一切如故。”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这句话,正适合总结今天的俄罗斯经济。相比过去两个月,普京对俄罗斯经济更为乐观,他认为俄罗斯经济最艰难的时段已经过去,将重回正常的增长。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战争已结束,并且俄罗斯赢了。

      今年初,俄罗斯货币卢布陷入了死循环:油价狂跌,高度负债的公司被驱逐出国际货币市场,银行系统急需大规模金援,甚至是这个国家一向著称的外汇储备也被证明是缺乏的。当时,有专家预测俄罗斯将经历比2008年至2009年更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现在,现实与当时的预测相反。从这种对比中,我们应可学到一些教训:

      第一,不能低估俄罗斯货币机构的能力、灵活性和创造性。俄中央银行完成了遏制卢布贬值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同时没有造成破坏性的高通胀,也没有连带其他经济部门。莫斯科的许多部门至今仍深陷机能失调、腐败和混乱中,但俄央行的水准却是世界一流的。

      第二,俄罗斯经济尽管有许多缺陷,却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相比西方的悲观预测,俄罗斯经济更快适应了变化的外在环境。然而,这只意味着俄罗斯在面对经济压力时,有比西方预测的有更大反弹力。出人意料的经济弹性,并不意味着俄罗斯是正确的或俄罗斯模式值得效仿。

      从经济角度而言,俄罗斯现在比被制裁前的境况要差,但还没有差到要去迎合西方的要求。毕竟,西方的制裁不是要打击俄罗斯消费者,而是要向俄罗斯人证明他们的政府行为失当,政策需要改变。这种期望会在未来成真吗?至少目前驱动俄罗斯政府改变政策的压力还不够大。

      (作者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马克·安东曼尼斯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