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4:市场
  • 5:市场
  • 6:评论
  • 7:信息披露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如何判断估值高低?
  • 指数先抑后扬
    基金仓位微降
  • 债市慢牛可期
  • 易方达十年磨砺“债基领跑者”
  • 看准医药行业三大趋势
    上投摩根医疗健康趁势布局
  •  
    2015年9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如何判断估值高低?
    指数先抑后扬
    基金仓位微降
    债市慢牛可期
    易方达十年磨砺“债基领跑者”
    看准医药行业三大趋势
    上投摩根医疗健康趁势布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指数先抑后扬
    基金仓位微降
    2015-09-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赵明超

      

      最近一周指数先抑后扬,周一周二再度上演千股跌停行情,但同八月底的迅猛下跌相比有所好转,随后周三的强劲反弹及周四周五的盘整,市场呈现底部震荡态势。

      从基金仓位情况看,众禄基金研究中心仓位测算的结果显示,上周样本内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剔除QDII和指数型基金)平均仓位自前一周的82.92%下降0.54个百分点至82.38%,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8.35%,比此前一周下降0.33个百分点;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1.65%,较此前一周下降0.90个百分点。

      具体而言,统计数据显示,在537只偏股型基金中,有210只基金仓位基本保持不变,有121只基金选择加仓,有206只基金选择减仓。选择减仓的基金数量较多。

      从具体基金产品来看,上周加仓幅度居前的基金有博时卓越品牌、万家和谐增长、金鹰主题优势、银河蓝筹精选、中银主题策略等基金;减仓幅度居前的基金有泰达宏利行业精选、泰达宏利成长、华夏盛世精选、大成创新成长、南方积极配置等基金。

      从具体基金公司来看,上周加仓幅度居前的有浙商基金、万家基金、新华基金、金鹰基金、银河基金等基金公司;减仓幅度居前的有益民基金、华夏基金、招商基金、申万菱信基金、国投瑞银基金等基金公司。

      从基金当前持仓情况看,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行业是食品饮料、家电和医药,配置仓位分别为5.09%、4.65%和3.82%;基金配置比例居后的三个行业是煤炭、建筑和国防军工,配置仓位分别为0.92%、0.79%和0.63%。

      从基金加减仓情况看,上周基金主要加仓了农林牧渔、纺织服装和食品饮料三个板块,加仓幅度分别为0.39%、0.34%和0.30%;基金主要减仓了计算机、非银金融和银行三个行业,减仓幅度分别为0.41%、0.43%和0.69%。

      众禄基金表示,从影响市场运行的三大核心因素来看,基本上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管理层多举措稳定市场运行意图明显,金融反腐意在培育稳定、健康的资本市场和重塑市场信心,货币政策再宽松预期强烈,市场流动性依然保持宽裕,经济基本面已未出现较大波动,依然在合理区间和可控范围内,且美联储暂缓加息、配资清理已近尾声,去杠杆和去泡沫或在近期结束,较为合理的整体估值水平将有助于短期A股市场的稳定。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如果持有时间比较长,当前应该是较好的入市时机,部分绩优基金经理在当前行情中依然坚持发行新基金,产业资本也在不断主动增持,预示着市场基本处于底部状态,可以关注选股能力较为突出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