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书评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十三五”蓝图激励股市担起历史重任
  • 场外配资必严 场内融资可宽
  • 看看这些贪官是怎么过日子的!
  • 区域性
    “中等收入陷阱”
  • “不良双升”是银行业对新常态的风险体验
  •  
    2015年11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十三五”蓝图激励股市担起历史重任
    场外配资必严 场内融资可宽
    看看这些贪官是怎么过日子的!
    区域性
    “中等收入陷阱”
    “不良双升”是银行业对新常态的风险体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不良双升”是银行业对新常态的风险体验
    2015-11-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 勇

      银行业新常态所呈现出来的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上升并不可怕。应以平常心正确看待,并制定针对性的因应之策。当前需要格外注意的、必须坚决遏制住的问题,是“潮水效应”的影响力以及金融腐败对银行系统的强大腐蚀力。

      □王 勇

      

      看陆续公布的银行业三季度数据,无论不良贷款余额还是不良率都呈现连续上升态势,银行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增大,利润增速大幅下滑。有专家学者惊呼,中国银行业危机将至。笔者认为,“不良双升”是银行业在进入经济新常态后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风险体验,应以平常心正确看待,并制定针对性的因应之策。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经营逐步体现出如下趋势性特征:一是贷款增速回稳,即由“讲增速”向“讲转速”转变,由“讲数量”向“讲质量”转变,由“讲占比”向“讲战略”转变;二是存贷利差收窄,商业银行正在向管理要效益,向定价要效益,向风控要效益,向服务要效益;三是向社会融资方式转变,银行业正在努力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业务创新,包括加强负债业务创新,加强信贷和非信贷业务创新,加强表外业务创新等;四是不良贷款在反弹,如三季度末,在沪深股市16家上市银行中,农行不良贷款率最高,达到2.02%,是唯一一家不良率攀升至2%以上的上市商业银行。所以,银行业在及时核销不良、积极盘活不良、争取重组不良、探索转化不良等方面重任在肩;五是银行业经营出现明显分化,大型银行在探索综合化经营的集团发展道路;大部分中小型银行则更关注走特色化经营之路,单一行业的金融机构可能会相继出现;六是“宽进严管”,也就是强化守法合规经营,强化合规意识、风险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由此可见,“不良双升”是我国银行业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

      国际经验显示,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还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征,并且与宏观经济周期有较强正向相关性。在经济上行周期,信贷规模顺周期扩张行为形成“涨潮效应”,却对日后银行资产质量造成很大压力;一旦经济进入下行周期,“落潮效应”显现,资产价格从高位回落往往成为资产质量下降甚至恶化的导火索,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是最典型的情形,波及面最为广泛,影响也最为深远。

      我国经济经历的下行周期,并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从繁荣到危机那种“过山车”似的周期性调整,而是通过主动引导经济换挡,促使增速适度放缓,同时加强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转型、调整期,银行信贷资产规模和结构自然都要有适应性的调整,所以,此时“不良双升”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是正常现象。换言之,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非要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时时达标、处处达标,甚至不断向好,是不切实际的。不仅如此,按银行业转型改革的现状,“十三五”之初比如2016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也难有多大改观。

      所以,银行业新常态所呈现出来的上述反应并不可怕。当前需要格外注意,必须坚决遏制住的,有这么两个问题:

      第一,“潮水效应”的影响力万不可忽视。有些商业银行处理不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不能有效把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急功近利,违反信贷政策,违反“七不准、四公开”,进行不规范经营,甚至从事一些与金融同业、影子银行、房地产融资、伞形信托、股票配资等的严重违法违规交易,在获得短期高收益的同时,聚集了各种金融风险,形成了各种不良贷款。同时,新增不良贷款的区域多来自于外向型的沿海地区。从行业分布情况看,由于贷款投向有色金属、船舶制造、钢铁、钢贸、煤炭、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和制造业,形成的不良贷款,而且行业风险暴露较为充分。

      第二,金融腐败对银行系统的腐蚀力强大。今年以来,爆出的一桩桩、一件件金融违纪金融腐败大案要案,已席卷资本市场乃至整个金融界。而贷款腐败一直是银行系统的痼疾。去年9月,中纪委曾先后通报多名金融高管被查,据新媒体的统计,有过半金融机构高管都栽在了贷款腐败上。

      因此,在今年剩下的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尽管经营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审慎监管持续加强,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加速发展,银行间竞争会更加激烈,但是,银行业加强改革和创新,解决“不良双升”问题的决心不能变。商业银行应当针对信贷资产质量的恶化压力,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实质性风险化解效果和处置回收率。根据不良贷款管控的新形势,在坚持自主清收的基础上,加大呆账核销力度,推进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化解存量不良资产风险。当然,也要从整个银行的全面资产、风险管理角度来筹划不良资产风险的化解。银行需要统筹各个环节,包括管理体制,全面风险管理要求,贷后管理,客户管理维护,押品处置和管理,以及不良资产的清收、退出、核销等,还要根据不良资产的重点地区、行业,有系统有差别地控制和防范风险。同时,加大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的运作力度,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银行信贷资金存量,增加信贷增量,释放银行再补充资本压力,并学会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变成常规化资产管理工具,以便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运作质量。

      更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加大金融反腐力度。借助中央巡视组在今年11月入驻工、农、中、建等国有银行之机,除了要挖出那些金融腐败的“老虎和苍蝇”之外,还要组织专人对国有银行近3年来已核销不良贷款开展真实性检查,精细核查贷款核销真相,还原不良贷款形成的本来面目,避免通过“假核销”来掩盖不良贷款下降的“黑幕”,达到从源头减少各类人为因素甚至“内鬼”作怪带来的不良贷款增长,从而为银行业营造一个信贷资产良性循环、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营商环境。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研究专员,银行业研究与诊断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