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版 基金·视点  查看版面PDF

指数化投资的理论和应用——指数化投资的魅力之二

2016-01-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自从第一只指数基金1971年在美国诞生之后,指数基金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就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取得了飞速发展。截至2014年末,传统场外指数基金占美国共同基金市场总市值的比例为20.2%,较2000年的9.4%大幅提升;此外,交易型指数基金(ETF)的数量也超过了1400只,总市值1.97万亿美元,相比2000年增长了30倍。在这场属于指数化投资的盛宴背后,则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作为支撑。

指数化投资的理念来源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现代投资组合理论(马科维茨,1952)提出投资者在所有预期回报率相同的投资组合中,只会选择风险最小的组合,而一个充分分散的投资组合,能够为投资者几乎完全消除投资于单个资产所面临的非系统性风险,从而获得风险调整后的最大收益。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夏普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指出所有投资者都可以通过持有无风险资产和市场组合,并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调整两者的比例,来获得属于自己的最佳投资组合,同时获得显著的成本优势。

有效市场假说(法玛,1970)认为,在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反映了一切已有的信息,其未来波动必然反映新的信息,服从随机游走模式。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力图通过花费大量的成本和精力进行证券研究以预测价格走势并获得超额收益,是很不现实的。最佳的投资策略是选择持有市场组合,进行被动的指数化投资,从而在长期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的同时,最小化交易和管理成本。此外,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指数化投资还能有效地帮助投资者避免心理预期理论所描述的追涨杀跌的心理困扰。

而在应用中,指数化投资的表现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在过去十年,标普500指数的收益率高于85%的主动型基金,而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标普500更是战胜了98%的主动型基金,甚至在2012年和2013年的牛市当中,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也跑输了标普500。正是因为指数化投资优秀的业绩历史以及历次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使得曾经也热衷于抄新、抄小、抄差、抄短的美国投资者在投资理念上发生重大转变。目前,有超过4万亿美元的资金投资于各类指数型基金,占美国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的22%,而ETF的交易量也占到了交易所市场交易量的30%以上。反观国内,尽管市场有效性相对较低,但主动型基金的表现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从2006年到2014年的9年间,沪深300指数与主动基金平均水平比较,赢了6次。而国内第一只成立的ETF——华夏上证50ETF,业绩表现同样也6次优于主动基金平均水平。

借鉴国际指数化投资的发展经验,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投资者理念的不断成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到指数化投资的浪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