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版 汽车周刊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1月28日

查看其他日期

对4000亿换一梦的诘问

2016-01-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琼

⊙记者 吴琼

一哄而上的新能源汽车,正上演着一出闹剧,一出在太阳能、光伏、家电领域曾经上演过的骗补闹剧。

受损失的是谁?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是缴税的各大企业和普通民众?更是那些循规蹈矩、真心要做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

在统计结果出来前,我们无法得知有多少财政资金被骗走了。坊间的传闻是,近300亿元的补贴资金中约十几亿元被套取。只有这么多吗?即使是,那或许也仅仅是“明目张胆”地骗取。那些打着新能源汽车旗号,实际上并没有生产真正能节能环保汽车的企业呢?还少吗?

虽然我们为被骗取的10多亿元咋舌,但我们也深知骗走的资金远不止这个数。资金的来源分为多个渠道。其一,政府补贴。按照2020年新能源累计推广500万辆的目标计算,“十三五”期间新能源补贴将高达3900亿元。如果算上已经发放的300亿元补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将超过4000亿元;其二,市场融资,比如金融市场等。在高速增长的光环下,有多少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被上市公司收购?买单的是谁?是股民!

如此算来,新能源汽车将消耗的财富,岂止4000余亿元,或许万亿元也打不住。但这万亿元也好,4000亿元也罢,能换来什么?只是一场梦,一场背道而驰的梦。我们做着节能环保的梦,却以不节能环保的方式生产不节能环保的车。更可悲的是,这些并不节能的汽车却能堂而皇之地拿到巨额补贴。而我们所交纳的税费,就补贴给了这些眼里只有钱、没有底线的企业。

梦醒后,我们发现蓝天变得更难得,空气污染变得更严重。而补贴扶持的初衷,却是让天更蓝、水更绿。这真是一个莫大的嘲讽。

那些规规矩矩、扎实从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也叫苦不迭。按正常逻辑运行的企业,怎么玩得过骗补企业?你追求的是中长期利润,他看中的只是短期补贴;你历尽辛苦突破技术门槛、几年后新产品才投产,他只需要动动脑筋、钻钻空子就可以骗到巨额补贴;你希望对客户全生命周期负责,建立新能源汽车良好的社会形象,他想的却只是捞一票走人,哪管新能源汽车市场死活。

谁应该对这个乱象负责?我们真的应该如此慷慨地拿出重金,用父爱去扶持某一个行业吗?那些不应该是市场的事吗?

即使在起步期,政府应该去扶持。但当我们砸下重金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时,想过如何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吗?想过如何区分鱼目和珍珠吗?光伏、太阳能行业的苦头,我们还吃得少吗?

当我们发现鱼目混珠时,我们真的能够痛下狠手、严惩那些骗补者吗?鞭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惩罚的是谁?惩罚的只是那些善良的、有底线的企业和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