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评论  查看版面PDF

2016年

2月19日

查看其他日期

警惕金融资产由“期限错配”向“对象错配”升级

2016-02-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杜 静
  □杜 静

金融资产“对象错配”,是“期限错配”的升级版,除了具备“期限错配”的所有负面影响外,还加速放大金融资产杠杆特别虚拟债务杠杆,加速膨胀金融与实体经济特别新兴实体经济的隔离空间。由此,金融行业利润来源基础越来越脆弱、金融生态信用基因成分越来越弱小、金融创新产品功能越来越扭曲、金融风险在不同市场传染越来越快捷。扭转这种态势,根本出路在于回归金融生态的本源,让金融资金跟着实体经济走,金融格局跟着实体经济需求变。

我国金融生态中不断积累的资产“结构性错配”,正由“期限错配”向“对象错配”升级,并越来越滑入失血式循环的困境,务必引起高度警惕。

金融资产的“期限错配”,虽然不同程度扭曲金融生态的基础关系和行为方式,但本质上没有改变金融资金向实体经济融合的大方向,充其量只是对金融资产配置过程中的使用效率、债务成本、公平程度、行为属性和风险底线等产生负面影响,不会也不足以冲击和威胁我国金融生态根基。

金融资产的“对象错配”则大不同。从逻辑关系上分析,它是“期限错配”的升级版,除了具备“期限错配”的所有负面影响外,还产生了两个直接后果。其一,加速放大金融资产杠杆特别是虚拟债务杠杆。所谓金融资产“对象错配”就是金融资源超过常态地配置到了非实体经济对象上,出现全部金融资产与贷款类资产的结构失衡。10年前,我国贷款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保持在80%以上,而当下已降到50%以内。这虽与全球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目前的平均水平大致相当,但作为金融资产另外的50%,发达国家和经济体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的。相比之下,我国这类市场差距极大,而金融资产“对象错配”催生了这一类市场业务失衡性增长。其二,加速膨胀金融与实体经济特别新兴实体经济的隔离空间。面对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速度变化、动能转化和模式进化,金融端适应实体经济端的变化不够甚至迟钝,突出表现是过度外溢了实体经济不确定性风险的效应与预期,过度沉迷于货币市场以外的资金收益。对存量金融资产中的过剩产能,市场出清与调整的力度不大;对新兴领域企业,创新性配置金融资源手段不多;对理财业务、同业业务、通道业务和过桥业务等,惯性选择嗜好特别强烈。由此出现了在金融资产快速增长下,实体经济所配置的金融资源增量相对萎缩且存量资产更为板结的苦局。

更关键的是,面对市场关系扭曲下的价格诱惑和环节假象,金融资产对不同市场对象的配置,不自觉地偏向依赖虚拟经济,并以不计后果的危险选择改变甚至泯灭金融资产融合实体经济的天性。换言之,金融资产向虚拟经济配置的过度倾斜与固有惯性,有行为选择过程中的“漏出”因素,而更多的还是市场无序力量使然。金融之“水”要流入实体经济,需要从这些“领域”艰难地穿行。而“对象错配”不仅不能为这一穿行提供动力和帮助,反倒会为这一“领域”的扩张,提供条件和基础。

“对象错配”的蔓延,正在危及金融生态基础与安全,并若隐若现地滑入失血式循环。主要表现为金融行业的利润来源基础越来越脆弱、金融生态的信用基因成分越来越弱小、金融创新的产品功能效应越来越扭曲、金融风险的不同市场传染越来越快捷。

在金融资产“期限错配”阶段,商业银行利润来源的基础和方向并未变化,只涉及增值财富分配的多与少;而进入“对象错配”阶段后,利润来源基础出现了颠覆式变异,一部分不再以实体经济为依托,甚至连找一个“赌徒式”对象的替代物也不需要,直接通过构筑与拉长“钱找钱”的链条或通道,完成“钱生钱”的所谓利润妖变。这种“击鼓传花”式的利润格局,其利润来源是每次“鼓点”停止时一部分资金所有权人的价值损失,是一部分人资金损失对于另一部分人资金收益的错位性再分配。这种因“对象错配”的利润模式变异带来的“热点利润”,占全部金融生态利润的比重呈现加快增长的趋势,必将导致金融生态利润基础整体虚化。

在金融资产“对象错配”下,信用这一金融的本质程度不同地被蹂躏。始于2014年初的互联网金融浪潮,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型金融组织,都出现了常识性迷惘。传统金融机构面对“突如一夜桃花开”的新型商业模式以及局部的市场、客户流失,缺乏“信用”为本的自信,慌张地选择主要以“对象错配”策略来应对,甚至还提出了商业银行要从信用中心向信息中心转型的论调。从新型金融组织来讲,面对市场的差异性需求变化以及监管制度相对滞后的市场环境,几乎全方位、全过程和全流程渗透甚至颠覆金融业务。正是这两种盲从与无序力量的叠加挤压,金融资产“对象错配”空间被迅速撑大。当金融生态中信用的基因被选择性萎缩后,技术性要素功能就会被预期性放大,尤其对大数据效应的过于迷恋甚至迷信,出现行为的粗放、狂乱与迷失。去年以来,P2P出现大面积跑路等事件,本质上都是模糊金融生态信用本质的必然产物。从另一个角度讲,金融资产“对象错配”,被抽脱的是越来越多的金融信用内核。

在金融资产“对象错配”下,金融产品的创新会变成多余或伪劣。创新的产品与相应的手段,主要是为产品或手段本身而存在,进入“画饼充饼”的循环。因为不需要联动实体经济,考虑的主要是如何拉长内部的利润链条,如何减少外部的风险环节,在几乎不可能统一的矛盾体中寻找平衡,金融创新虽然层出不穷,但功能和作用则吊诡生僻,在所谓“专业性”的裹胁下,变得奇形怪状甚至特行独立。这种被扭曲的金融创新越丰富越活跃,金融生态的失血点反而越多,情形反而更严重。以“对象错配”为载体被连通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期货市场等,对诱发金融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既具有更多触发点,也具有更多传导介质。一个局部事件、一项业务手段、一个过程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快速传染,都会带来金融生态的危机与灾难。

扭转我国金融“对象错配”态势,根本出路在于回归金融生态的本源,做到金融资金跟着实体经济走,金融格局跟着实体经济需求变,以实体经济的结构优化决定并校正金融资产配置的基础坐标。真正让实体经济兴则金融兴,实体经济稳则金融稳,实体经济活则金融活,成为金融生态行稳致远的“航向标”。

(作者系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起草专家之一、资深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