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8月12日

查看其他日期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透露 部分银行同业存单明年将纳入MPA考核

2017-08-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浦泓毅

央行11日晚间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为了更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对同业融资的依赖程度,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流动性管理,央行拟于2018年一季度评估时起,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

此前市场对同业存单何时纳入MPA考核关注颇多,这是央行第一次公开介绍时间表。报告同时表示,央行对其他银行继续进行监测,适时再提出适当要求。

此外,报告展望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还就资管业务监管、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等业界关心的问题,以专栏文章的形式进行介绍。

超额准备金率降至1.5%

不意味货币政策取向变化

报告称,2017年以来我国基础货币总量略有下降,从结构上看主要与超额存款准备金总量出现一定下降有关,目前超额准备金率在1.5%左右。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总体呈下行态势。报告称,这种趋势性下降由多方面因素导致。一方面是因为支付体系现代化大大缩短了资金清算占用时间,基本消除了在途资金摩擦,降低了其他资产转换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的资金汇划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有更方便的融资渠道,在需要资金时可以随时从市场融入资金,从而降低预防性需求。再者,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和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流动性影响因素,降低了不确定性冲击的影响。

“显然,这种下降并不意味着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和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报告如是表述。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报告提出,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具体看,适应货币供应方式变化和金融创新发展,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流动性的可能冲击,更准确地监测和把握全社会的实际融资状况,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合理安排工具搭配和操作节奏,“削峰填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

建立资管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不断攀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均参与其中,跨行业合作日益密切。该报告中的一篇专栏文章估计,各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超过60 万亿元。

这篇专栏文章提出,当前应从统一同类产品的监管差异入手,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制度,并提出六方面具体建议。

一是分类统一标准规制,逐步消除套利空间。建立资产管理业务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完善政策工具,从宏观、逆周期、跨市场的角度加强监测、评估和调节。强化功能监管和穿透式监管,同类产品适用同一标准,消除套利空间,有效遏制产品嵌套导致的风险传递。

二是引导资产管理业务回归本源,有序打破刚性兑付。资产管理业务投资产生的收益和风险均应由投资者享有和承担,委托人只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资产管理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避免误导投资者,要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教育,强化“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投资理念。

三是加强流动性风险管控,控制杠杆水平。统一同类产品的杠杆率,合理控制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杠杆水平,抑制资产泡沫。

四是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对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实行平等准入,给予公平待遇。

五是加强“非标”业务管理,防范影子银行风险。继续将银行表外理财产品纳入广义信贷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

六是建立综合统计制度,为穿透式监管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