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版 专栏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10月24日

查看其他日期

假如你每天都在查阅微信投资群……

2017-10-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阎志鹏

在当下的社交网络时代,微博、微信让我们更容易了解到对方的所思所想,而这些(特别是微信群)可能会使我们对市场的大起大落更敏感,从而也可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损失。而对这些敏感的人来说,非理性繁荣和恐慌总是极具传染性的。

微信群拉近了亲朋之间的距离,也使投资决策变得“简单”起来。对“那些没有时间或不愿意下工夫去研究市场与上市公司信息的人们来说,现在只要加入几个微信投资群,听听群里投资经验丰富的带头大哥或大姐的推荐,岂不是一条投资捷径?事情果真那么简单么?非也。在当下的社交网络时代,微博、微信让我们更容易了解到对方的所思所想,而这些(特别是微信群)可能会使我们对市场的大起大落更敏感,从而也可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我的建议是尽可能远离微信投资群。如果自身有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请在研究判断后投资;如没有研究分析能力,建议购买投资组合高度分散的各类基金。

2015年4月,正是那个手上没有几个涨停板股票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说在炒股的时候,一个投资很成功的老乡在老乡群里建议大家关注他投资的一个私募公司。这个私募公司的老总我之前接触过,参加过他在一个大券商的路演。他的投资非常集中,一般只投资几只中小股票,每只都重仓持有。他通过各种渠道挖掘与上市公司相关的信息,通常能直接和所投资公司的董事长沟通。由于他在路演中用代表大股票的沪深300指数作为业绩参照系,而不是用与他投资组合更贴近的创业板指数作为参照,我认为他在忽悠投资者。

就是这个我曾经认为在忽悠人的私募基金经理,2015年4月经由投资非常成功的老乡在微信群里推荐,以致我上当。这更由于我忘记过去10多年在美国对冲基金和学术界从事的证券量化研究的基石——“不要将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最根本的,我忘记了自己做功课。

当时我只是觉得有必要配置一些国内的资产以分散“风险”,这当然没错。由于那时候我对A股的个股还不熟悉,最简单的投资方式就是投基金。投什么呢?既然有身为成功投资者的老乡推荐,而且该私募过去两年业绩确实不错,虽然我认为他在选择业绩参照系上有点忽悠,但他确实有和上市公司老总直接沟通的能力,那就省点心,投他吧!

在投资领域,没有免费午餐;如果说有,那就是尽可能地分散投资。一个一期有几亿规模的产品集中投资5到6只中小股票,而且几期产品投资的股票重叠度很高,这样的投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违背了分散投资原则。其实,只要冷静想想,就会有疑惑。两年的好业绩并不能说明什么,在统计上很可能不具有显著性,即两年好业绩也许只是运气。忘记做功课的教训是惨痛的:一年之后我赎回时,亏了27%!

当然,有读者可能会说,这个实例与微信投资群没有多大关系。先不急,我们先将微信投资群分分类。在我看来,微信投资群大致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一些亲戚朋友或同学组成的,里面有一些民间“高手”。第二类是由某些金融机构或其从业人员出头组织的,这里面有一些专业选手。

先看有券商分析师、公私募基金经理等专业选手参加的微信投资群。带头的业内人士常会实时推送些与市场相关的信息,这对于那些没有时间研究股市的投资者来说还是有价值的。专业选手们也会推荐一些股票。是听还是不听呢?首先,在海外成熟市场,大多数主动管理基金都不能跑赢对应的指数。即指数基金要比投资大多数主动管理基金的业绩好。国内公募基金业历史较短,阳光私募业的历史更短。而有实证研究认为,我国股票型基金的历史表现没有持续性,投资者无法根据基金的历史收益表现预判基金未来的业绩。再有,每个人的风险偏好都不一样。适合别人的投资未必适合你。从我参加的此类投资群的实效来看,至今没有看到哪个推荐人会在推荐股票的同时,讲清楚该股票的潜在风险和预期收益。

再来看由亲戚朋友或同学组成的微信投资群。除非群里有专业高手,不然也该避而远之。万一听从群里的建议投资失败,难免伤感情。判断某人是否专业,并不以从事投资时间多长为依据。很多人打了一辈子麻将,牌技照样很烂!所以,判断某人是否专业,要看他的长期实际投资业绩。更重要的是,要看他是否有独立思考、判断的投资能力。某人过去多年投资业绩超好,仔细一问,原来他的小舅子在某市场大牛手下干过。大牛买什么,他也买什么。这样的人是谈不上什么投资能力的。

2013年,几位科学家在《神经元(Neuron)》期刊发表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他们观察到,在衡量一个人的心态与能力测试中,那些善于揣摩他人心态的参与者在市场泡沫中会增加赌注。这几位科学家据此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可能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如何解释这样的相关性呢?一种解释是那些越能揣摩他人心思的人越容易有羊群行为(看到有羊跳山崖了,也跟着跳)。当他们注意到有人将某个股票价格拉高,或大家在行情急挫后恐慌性抛售,更容易加入抛售的行列,即使股票价格已远远偏离了其内在价值。对这些敏感的人来说,非理性繁荣和恐慌总是极具传染性的。

(作者系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金融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