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4月12日

查看其他日期

社群经济繁荣之本:精准把握人性

2018-04-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小群效应》
  席卷海量用户的隐性力量
  徐志斌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10月出版

——读《小群效应:席卷海量用户的隐性力量》

⊙马 维

早在2000年,互联网行业曾出现过一句几乎脍炙人口的广告词:“网聚人的力量”。的确,在这个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一种东西,能让数十亿人连接得如此紧密。所以说,“网聚”人的力量,也就是社交的力量。

几年前,徐志斌曾出过两本很火的书,《社交红利》和《即时引爆》。他曾在腾讯服务了8年之久,见证了中国社交网络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社交网络早期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如果说徐志斌在前两本书中解开了“用户获取”和“快速增加用户”之谜,那么这本《小群效应》关注和解答的,则是如何稳定用户并从中找出可变现的商业模式。

社群的“春天”

《小群效应》的主题,是时下最火的“社群”。虽然有很多互联网从业者都会写书,但能准确抓住热点,回应当下关切、提供解决方案的书并不多。回顾一下,2015年至今,互联网经济中出现的新增长点,无论网红经济,还是直播经济、知识付费、社群经济,都直接与网络社群有关。而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微信这个平台的横空出世。正是微信这个平台,孕育了比论坛、博客、微博更便捷、更直接的沟通方式,而这种沟通方式与过去相比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催生了即时社群。想想看,在过去的那些模式下,社群内部的沟通方式,要么不是即时的(如论坛、博客),要么社群化程度不高(博客、微博)。虽然当时各家平台也想尽了各种办法强化社群感,却收效甚微。直到微信朋友圈、微信群问世,局面才彻底改观。微信平台,结合了两种基本的连接模式,即以关系为核心的连接模式,和以兴趣为核心的连接模式,这就将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水平和紧密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以此为契机,各类社群纷纷登场。为了提升平台对用户的吸引力,每家互联网企业都会统计自家平台的数据,并定期归纳出一些能给平台带来更大收益的规律。只是,平台之间各自为政,很少有人能连通各家平台,总结出用户使用社群的规律,提供一些能影响用户决策的做法。在这一点上,如今身为创新平台微播易副总裁徐志斌的这本《小群效应》,无疑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对社群创新者和维护者而言,书中提供的那些可供思考的信息和发展方向,如何运营社群并影响其中的用户以及提高变现概率的方法,不啻一场“及时雨”。

小群爆发的奥秘

显然,徐志斌认为小群在当下更受大众青睐。统计数据表明,用户更愿意把信息分享到那些强关系好友的圈子,以及那些规模小的圈子。这几乎已经成为当下用户的下意识动作。前者指家人群、同学群、同事群等,后者指人数少于20的微信群。而这两者事实上存在很大交集。也就是说,那些成员之间存在强关系、互动较多的群,通常规模都不大,以至于出现了“人人都想进大群,人人活跃在小群”的现象。这是因为,以即时沟通为核心需求的群,人数往往不宜多。大群人数往往是小群的数十倍。人一多,噪音就大,对于个体来说,出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分享内容的概率就会显著下降,对用户的干扰也就越大。所以,大部分用户在加入大群之后最常采取的动作,就是关闭消息提示,以减少无意义信息的干扰。而小群由于人数不多,分享的信息总量不大,又往往来自于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这些内容很可能也正是用户所关注的,所以互动就会加强,小群自然要比大群活跃得多。

社群的另一大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大城市聚集效应。曾有研究者在统计微博好友时引入了地理位置的维度,发现大部分好友与用户的所在地相同。确实,微信好友之间,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很显然,是地域带来的共同体感和信任感,促成了这种城市的聚集效应。基于这些特点,《小群效应》归纳出了优秀社群的三个标准:人们互相认识,互相信赖,成员之间频繁互动。以这些标准而论,小群明显强于大群。这也提醒大家,如今的社群经济增长点,主要在小群。

也许有人会问,在社群的活跃程度与收入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关系?徐志斌总结出了“三近一反”原则。统计数据表明,用户对相近地域的人比较信任,对一千米以内的信息最敏感。这一特点,最突出地体现在“朋友印象”这样的陌生人交友应用上。这说明,距离在决定社群的发展和构建更强关系的过程中,往往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尤其对那些成员之间并非熟人的社群而言。此外,正如常识告诉我们的那样,兴趣和年龄相近,也是决定用户活跃度的关键。

不过,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过去常常被平台运营者忽略,那就是“一反”。“一反”有多种形式,如性别相反用户、商业环境中的甲方乙方、供需双方等。研究表明,有了“三近”,再加上“一反”的因素,就会让社群更加活跃。加入“一反”的因素之后,还会发现用户出现了明显变化。比如,向“乖乖女”用户推荐文身女孩发布的内容,向喜欢音乐的男性推荐喜欢同类音乐的女性用户发布的内容,向比较宅的女孩推荐喜欢户外运动的男孩,都会大幅提升社群的活跃度。明白了这一点,也大有助于改善运营策略和收入增长。

“我为什么要加入你?”

据粗略估计,现在微信上每天会建立200万至300万个群,但其中40%以上的群会在短短7天内直接消弭,只有30%的群会活过一个月。而且,即使活过了一个月,大部分微信群的活跃程度也不高。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部分社群是被浪费掉的、会迅速消亡的,这些群自然也不具有多大的商业价值。那些受事件驱动组建的群,其活跃度明显要大于受关系驱动而组建的群。这涉及一个盈利性社群运营者需要回答的最本质的问题:你解决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让用户选择加入?

在徐志斌看来,豆瓣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作为一个年轻人聚集的文化类社群,豆瓣在文化上为成员提供了共同认可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在情感上提供给用户的是寻找能引发共鸣的空间;在理性层面给用户提供问答互助、分享知识、管理、储备和维系关系的可能。所以,这样的一个社群,能以其鲜明的特色,持续存在长达十多年之久,并且仍在不断拓展自己的增长空间,创造新的盈利模式。

而知识星球则是解决用户需求的另一个典型应用。从2016年10月至今,这个应用经历了四次调整。前三次调整均无功而返,直到第四次,运营团队增加了付费功能,让知识星球的发起者可以在这里管理自己的粉丝并获得收入。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开通知识星球的发起者,都可以成为一个连接者,他们的口号是:“连接你的1000名铁杆粉丝。”此后,到2017年5月初,知识星球的圈子累计超过95000个,其中付费圈子超过6000个,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吸引的用户越来越多,他们因为付费而具有黏性,据统计,一周内至少登录三次。可以说,知识星球成功转型的关键,就在于为发起人提供了获取收益的机会,满足了这些人的核心需求。而对那些普通用户而言,以付费或者免费形式,就各自感兴趣的话题组成了社群,甚至能与自己欣赏的发起人长期深入沟通,这正是他们愿意付费的关键所在。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让用户在短短一瞥之间就选择加入呢?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用户为什么要点击这条信息;第二,用户为什么要分享这条信息。前者代表了用户转化,后者代表了信息的快速扩散。这是社交网络的一个关键点。作者对此作出的解答是:用户大多会因为“共鸣、好奇、想学”而点击一条信息,又会因为想要塑造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想要维护和某个人群的关系,想要表达某种诉求,而主动分享、扩散某条信息。

在作者看来,荣誉驱动是最强劲的社交驱动之一。如果能满足这一需求,往往就能吸引到用户。比如微信读书提出的口号是:“让阅读不再孤独。”他们推出的“和好友比拼读书排行”,就形成了对用户强有力的驱动。相似的例子,还有那些为行走或慢跑计算距离的应用。常常可以看到人们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当天这项运动的排名。除了满足荣誉感之外,这类应用还能起到了督促人们坚持的作用,这无疑大大增强了用户黏性。

提供互惠,是网络平台各类应用被大量人群使用的又一个关键因素。除了滴滴红包等典型的用户获利模式,诸如微信读书推出的“读书时长换书币”、“赠一得一”、“买一赠一”等活动,以及各大知识分享平台提供分享好友功能的做法,都能起到维持用户黏性、拓展社群的作用。

如今的网络平台,可说是身处“丰饶世界”。在网络上任何资源都不稀缺的情况下,如何抓住潜在用户的痛点,将平台资源转化为真真切切的收益,对创业者来说,的确是非常烧脑的事,很可能需要经过海量试错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毕竟,社群经济的繁荣之本,就在于精准把握人性,这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