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 新闻·新三板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4月13日

查看其他日期

从“游学”到“扎营”
世纪明德深耕千亿研学市场

2018-04-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盛波 卢梦匀

在教育领域,相比K12教育,研学算不上刚性需求,但属于体现80后年轻家长消费观、教育观的需求,是新中产阶级追求品质的消费升级。市场估计,该行业市场规模3至5年内将达到千亿元。

新东方、携程、驴妈妈等教育界、旅游界的实力公司都关注到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开启亲子游学、研学业务。新三板市场聚集了一批专业游学机构,如世纪明德、美之旅、乐旅股份、知鸿股份、决胜网、读行学堂等。世纪明德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并正在努力探索从“游学”到“扎营”的市场转型。

用“旅游”解决教育困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是中国古代典籍四书之一——《大学》的开篇之语。世纪明德于2006年创立之时,公司名称即取自于此。

世纪明德北京总部位于清华科技园,其创业团队有着浓郁的“清华工科男”基因。公司现任董事长王学辉、创始团队王勇、李岩等都毕业于清华大学。

王勇回忆创业的初衷,接触研学这个行业是偶然,也是必然。当时,王勇在清华读书,回到二三线城市的家乡,发现家乡孩子的教育方式非常闭塞,接受的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于是,王勇组织了几十名高中的师弟师妹举办夏令营,去北京参观中国一流大学。王勇意识到,研学这种“教育+旅游”的模式,能让更多学子脱离应试教育之苦,回归教育“知行合一”的本来面目。

2006年,王学辉加入,世纪明德注册成立。他向创业团队提出:“如果复制这种模式,业务就可以成十倍、百倍的增长。随着公司的成长,我们会获取更多的营养、力量,就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如今,世纪明德已经走过了十余个年头,发展成为国内研学行业的龙头,面向3至18岁适龄幼儿、中小学生提供研学旅行、夏冬令营等游学产品与服务,同时为中小学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提升、政策学习、师德教育等培训服务,具体业务包括国内研学、国际研学、教师培训等。

记者在世纪明德办公区域的展示墙上看到,公司产品线多达200多个。以城市、国家为主线的研学,去北京、上海、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以某个主题为核心的研学,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带一路”、支教、苏东坡之路、航天科技、未来领袖、小小外交官、企鹅岛探秘等。

政策松绑 带动千亿市场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此后,《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要确定国家级的研学旅行基地、确定研学旅行的路线、制定研学旅行的制度性文件,从国家层面再次肯定了研学旅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2016年国家政策出台之后,各地逐步把研学相应地纳入了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范畴中。

政策的引导加上市场的需求,王学辉分析,当前K12课外辅导的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其中素质教育市场接近2000亿元,研学教育又占素质教育的20%,依照中国研学营地教育行业每年30%至50%的增速来看,经过3至5年的发展,其整体市场规模将破千亿元。

当前游学市场格局高度分散,收入规模突破亿元大关的企业寥寥无几,世纪明德稳居行业第一阵营,有望率先受益。资料显示,世纪明德2015年至2017年营收分别为2.35亿元、3.68亿元和5.1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96.07万元、4007.54万元和5962.99万元。

做“知行合一”的产业

“我们的业务核心还是名校游学,这是最刚需的。”王学辉说出了研学核心所在,也突出了研学“知”的属性。与普通旅游只做路线规划不同,研学要做课程开发,即做到“知行合一”。

2017年底,世纪明德宣布成立“研学教育共同体”,由公司与研学旅行试点省份、研学旅行示范教育局等共同启动,主要用于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是研学旅行的模式、成果等资源共享平台。

世纪明德业务模式也在谋求转型。公司一直以学校To B端为主,通过学校和家长签合同,近两年逐渐开启直接To C端的营地业务。

世纪明德最近宣布,将进入研学营地市场,旗下子公司打造的明德未来国际研学营已在陕西大荔乡破土动工。不同于教育基地,研学营地是研学旅行、夏令营以及素质教育的空间载体。在美国,营地教育市场规模为150亿美元,美国有1万多个营地,俄罗斯有5万多个营地。而在我国,营地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的萌芽期,成规模的营地数量十分有限。

青青部落是世纪明德的参股子公司,主打C端的高端主题式夏冬令营品牌。2017年,青青部落接待量较上年翻番,至今已经接待4000多名营员,跻身营地教育第一梯队。目前,青青部落已完成来自鸿坤地产旗下亿润基金和好未来的千万级Pre-A轮融资,在获得它们“线下+线上”的资源优势后,青青部落未来业务将会有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