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5月7日

查看其他日期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2018年公司债券(第三期)募集说明书摘要

2018-05-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7版)

2007年7月31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为“海通证券”,股票代码为“600837”。

2012年4月27日,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37”。

(二)发行人股本变化情况

经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通知》(证监发行字[2007]368号文)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类型为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发行数量不超过10亿股。经过特定投资者的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最终确定为35.88元/股,发行数量确定为724,637,680股,发行对象共8名,募集资金总额为25,999,999,958.40元;公司于2007年11月21日完成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389,272,910元变更登记为人民币4,113,910,590元。

公司于2008年5月5日召开了2007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07年度进行利润分配的预案》,以2007年12月31日总股本4,113,910,59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0元(含税),派送股票股利3股(含税),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7股,公司派送股票股利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后,总股本由4,113,910,590股变更为8,227,821,180股。该分配方案于2008年5月28日实施完毕。

公司于2012年4月27日发行1,229,400,000股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于2012年5月19日部分行使H股超额配售权(共配售127,500,000股H股,于5月22日上市),以上合计发行1,356,900,000股H股。期间,公司国有股东中包括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等25家股东按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H股股份数量的10%,将其持有的本公司部分国有股(A股)划转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并转为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共计135,690,000股。至此,公司A股为8,092,131,180股,H股为1,492,590,000股,公司A+H股份总数为9,584,721,180股。

经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增发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证监许可[2015]811号)核准公司增发不超过1,916,978,820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全部为普通股。2015年5月8日,公司获得香港联交所批准新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及买卖。公司于2015年5月29日完成本次H股发行,发行股数为1,916,978,820股,其中,1,048,141,220股新H股的交割于2015年5月15日完成,868,837,600股新H股的交割于2015年5月29日完成。本次H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为11,501,700,000股,其中A股为8,092,131,180股,H股为3,409,568,820股。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总数为11,501,700,000股,均为无限售条件股份。

(三)发行人的重大资产重组情况

本公司设立后未发生导致公司主营业务和经营性资产发生实质变更的重大资产购买、出售、置换情况。

三、发行人的股本结构和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一)公司的股本结构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1,501,700,000股,股本结构如下表所示:

表/图 公司股本结构情况

(二)发行人前十大股东情况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前10名股东情况如下:

表/图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注:(1)公司H股股东中,非登记股东的股份由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代为持有。

(2)上表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所持股份种类为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其他股东所持股份种类均为人民币普通A股。

(3)A股股东性质为股东在中央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登记的账户性质。

(三)本期发行前公司股份质押情况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前十大股东股份均未处于质押状态。

(四)发行人股权结构情况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主要股权结构情况如下图所示:

表/图 公司主要股权结构情况

四、公司实际控制人情况

公司股东持股较为分散。截至2017年12月31日,无直接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不包括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所持股份为H股非登记股东所有。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五、发行人的组织结构及权益投资情况

(一)公司组织结构图

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建立了较完整的内部组织结构。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内设部门组织结构关系如下图所示:

表/图 公司组织结构图

(二)公司重要权益投资情况

截至2017年12月21日,公司重要权益投资情况如下:

表/图 发行人主要全资/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情况

1、发行人主要全资子公司情况

(1)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港币88.50亿元,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的主营业务为:投资控股,通过设立不同子公司分别经营香港证券监管规则允许的经纪业务、企业融资和资产管理等业务,以及其他业务。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总资产为2,520.05亿港币,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125.66亿港币;2017年,海通国际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45.99亿港币,净利润21.10亿港币。

(2)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

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6.50亿元,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海通开元的主营业务为:使用自有资金或设立直投基金,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与股权相关的债权投资,或投资于与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投资基金;为客户提供与股权投资相关的投资顾问、投资管理、财务顾问服务;经中国证监会认可开展的其他业务。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的总资产为184.5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143.87亿元;2017年,海通开元实现营业收入26.64亿元,净利润18.39亿元。

(3)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

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35.00亿元,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金融产品投资,证券投资,投资咨询,投资管理。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的总资产为51.23亿元,净资产49.18亿元;2017年,海通创新投资实现营业收入5.05亿元,净利润3.52亿元。

(4)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2.00亿元,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海通资管的主营业务为: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总资产为50.93亿元,净资产36.32亿元;2017年,海通资管实现营业收入7.49亿元,净利润3.78亿元。

(5)上海惟泰置业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惟泰置业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惟泰置业的主营业务为:物业管理。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惟泰置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总资产为1.28亿元,净资产0.10亿元;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0.17亿元,净利润20.65万元。

2、发行人主要控股子公司情况

(1)海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海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3.00亿元,为公司的直接控股的子公司。海通期货的主营业务为: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销售。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海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资产为207.48亿元,净资产27.23亿元;2017年,海通期货实现营业收入51.71亿元,净利润3.35亿元。海通期货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了挂牌手续,于2018年3月6日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证券简称为海通期货,证券代码为872595。

(2)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3.0亿元,为公司的直接控股的子公司。海富通基金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总资产为16.93亿元,净资产11.58亿元;2017年,海富通基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3亿元,净利润2.55亿元。

(3)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为公司的直接控股的子公司。海富产业基金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投资咨询;发起设立投资基金。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总资产为2.56亿元,净资产1.99亿元;2017年,海富产业基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净利润0.72亿元。

3、发行人主要参股子公司情况

(1)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海通证券持有27.775%的股权。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基金募集、基金销售、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截至2017年12月31日,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总资产为42.28亿元,净资产28.44亿元;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8亿元,净利润7.26亿元。

六、发行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截至募集说明书出具之日,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图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注:公司原副总经理吉宇光先生因年龄原因自2018年1月起不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公司原财务总监李础前先生因年龄原因自2018年3月起不再担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

(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经历

1、执行董事(2名)

(1)周杰先生,1967年出生,工学硕士,2016年10月28日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7月至今担任公司党委书记。周先生1992年2月至1996年6月在上海万国证券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工作;1996年6月至2001年12月先后担任上海上实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副总经理、董事长兼总经理;2001年12月至2003年4月担任上海实业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2002年1月至2016年7月,先后担任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0363)执行董事兼副行政总裁、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裁、副董事长兼行政总裁;2004年8月至2016年7月,先后担任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策划总监、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裁、总裁兼党委副书记;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担任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份代号:601607;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02607)监事长,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2016年5月至2016年7月担任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2009年1月至2016年7月担任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SMI;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00981)非执行董事。

(2)瞿秋平先生,1961年出生,经济学硕士,高级会计师,2014年6月25日至今担任本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瞿先生1980年9月至1983年12月担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南市区办事处会计员、副科长、团委书记;1984年1月至1992年9月担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南市区办事处副科长、科长;1992年9月至1995年11月担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南市支行副行长;1995年11月至1996年12月担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会计出纳处副处长(其中,1995年12月至1996年12月主持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嘉定支行党政工作);1996年12月至1999年3月担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宝山支行行长、党委副书记;1999年3月至1999年12月担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会计结算处处长;1999年12月至2000年6月担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助理;2000年6月至2005年2月担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其中,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任访问学者);2005年2月至2008年9月担任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2008年9月至2008年11月担任上海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担任上海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2010年12月至2012月8月担任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工作协调部主任;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担任中国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主任。瞿先生2015年10月至今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监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15年11月至今担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金融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16年10月至今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2、非执行董事(6名)

(1)余莉萍女士,1962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2015年6月8日至今担任本公司非执行董事,2010年8月至今担任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余女士1996年8月至2006年4月在上海轻工业局、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担任多个职位,包括财务处副处长、财务部经理、副总会计师;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担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财务总监;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担任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余女士2013年9月至今担任农工商超市(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2014年3月至今担任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法定代表人;2014年9月至今担任光明食品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2015年3月至今担任上海益民食品集团监事会主席。

(2)陈斌先生,1981年出生,硕士研究生,2014年12月30日至今担任本公司非执行董事,2017年2月至今担任上海海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先生2003年7月至2010年1月担任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处科员;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担任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现更名为: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管理处科长助理、科长、处长助理;2014年4月至2017年2月担任上海海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先生自 2014年10月至今担任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0958;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03958)非执行董事。

(3)邬跃舟先生,1959年出生,上海财经大学大专学历,会计师,2017年8月18日至今担任本公司非执行董事,2016年10月至今担任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资产管理部经理。邬先生1980年8月至1994年12月在上海机床厂工作,先后担任财务处副处长、处长;1995年1月至1999年7月在上海外滩房屋置换有限公司工作,担任财务计划部经理;1999年8月至2000年2月在上海久事公司置换总部工作,担任计财部经理;2000年3月至今在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先后担任投资管理部经理、监事会秘书、审计室主任(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兼任上海申能科技发展公司董事长、代总经理)。

(4)许建国先生,1964年出生,专业会计学硕士,高级会计师,2016年10月18日至今担任本公司非执行董事,2013年4月至今担任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财务预算部部长。许先生1984年7月至2001年12月在上海电缆厂财务处、审计室工作;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在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稽察室工作;2004年4月至2005年9月在上海电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财务部工作;2005年9月至2008年8月担任上海电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一部财务经理助理,期间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同时担任上海力达重工制造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担任上海电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财务部副部长;2009年12月至2013年4月担任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财务预算部副部长。许先生2016年5月至今担任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2345)监事长;2016年6月至今担任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0619)董事;2015年3月至今担任上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3年4月至今担任上海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6年6月至今担任上海微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11月至今担任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0958;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03958)非执行董事。

(5)张新玫女士,1959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正高级会计师,2014年12月30日至今担任本公司非执行董事,2014年12月至今担任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女士1981年3月至1995年10月担任上海冶金工业局财务处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1995年10月至1998年11月担任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财务部副部长、部长、副总会计师;1998年11月至2004年11月担任上诲久事公司(现为“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总部经理、资金管理总部经理;2004年11月至2014年12月担任上海久事公司总会计师;2012年至2016年9月担任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为“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00166)”)董事;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担任申能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0642)董事。

(6)沈铁冬先生,1969年出生,经济学博士,2015年6月8日至今担任本公司非执行董事,2014年12月至今担任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沈先生1992年6月至1993年6月在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学校部工作,担任驻会主席;1993年7月至1999年9月在辽宁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担任信托部副部长;1999年9月至2002年1月在辽宁省国际合作(集团)公司工作,担任资本运营部部长;2002年2月至2009年12月在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担任副总经理;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辽宁省盘锦市人民政府工作,先后担任副市长,市委常委、秘书长。

3、独立非执行董事(5名)

(1)刘志敏先生,1951年出生,工商管理学士,自2011年11月28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1996年至今担任百德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先生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担任方正东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所监管及注册地为中国武汉) 的独立非执行董事;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担任开达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0180.HK) 的非执行董事;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担任 Japfa Ltd.(该公司于新加坡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UD2) 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刘先生自2004年8月至今担任星和有限公司(该公司于新加坡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CC3)的独立非执行董事;2013年6月至今担任华联酒店房地产信托管理有限公司和华联酒店信托管理有限公司(此两家公司分别为华联酒店信托(该公司于新加坡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SK7)之房地产信托管理人和信托管理人)的独立非执行董事;2015年5月至今担任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会独立监事;2015年10月至今担任STT GDC Pte.Ltd.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刘先生在亚洲金融服务领域拥有多于35年的经验。刘先生的金融和策略专长以及他与世界许多地方的主要大企业和业务往来的经验对本公司董事会是一种资产。他亦是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收购上诉委员会委员和收购及合并委员会副主席。

(2)肖遂宁先生,1948年出生,2013年5月27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肖先生1968年7月至1971年9月担任云南水利发电建设公司三分公司电工、班长;1971年9月至1975年1月担任水利发电建设公司喷水洞工区机电排长、电力技术员、工程师;1975年1月至1984年2月担任云南电力设计院电气设计员、技术员、工程师;1984年2月至1985年8月担任电力设计院发电厂发电室副主任;1985年1月至1987年8月担任昆明银鼎实业公司总经理;1987年8月至1990年9月担任云南省电力设计院代总经济师、代总会计师;1990年9月至1995年11月担任交通银行重庆分行人事教育处处长、总经理助理、分行总助兼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分行副总经理和党组成员;1995年11月至1999年8月担任交通银行珠海分行行长、党组书记;1999年8月至2007年2月担任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党组书记;2007年2月至2012年11月担任深圳发展银行总行行长、董事长。肖先生自 2013年7月至今担任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002573)独立董事,自 2013年8月至今担任中润资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000506)独立董事。

(3)冯仑先生,1959年出生,法学博士,公共政策硕士学位(MPP),2014年12月30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93年1月至今担任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先生1984年9月至1990年12月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和国家体改委任讲师和研究员。冯先生自1991年1月至1991年12月创办海南农业高技术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自1992年1月至1992年12月创办海南万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

(4)张鸣先生,1958年出生,经济学博士、教授、高级研究员,2016年6月12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师。张先生于1983年自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后至今一直在该校任教,先后担任会计学院教研主任、副系主任和副院长职务,现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张先生于2008年5月8日至2014年12月30日担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担任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600626)独立非执行董事;2009年5月至今担任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600843)独立非执行董事;2011年6月至今担任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600639)独立非执行董事;2015年5月至今担任无锡商业大厦大东方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600327)独立非执行董事;2016年5月至今,担任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600000)独立非执行董事。

(5)林家礼先生,1959年出生,哲学博士,香港高等法院律师(及前大律师)、澳洲会计师公会荣誉资深会员及澳洲管理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2017年4月6日至今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15年5月至今担任麦格理基础设施及有形资产(香港)有限公司东盟区主席兼亚洲区资深顾问。林先生拥有电讯/传媒/技术(TMT)、消费品/保健、基建/房地产、能源/资源及金融服务行业之跨国企业管理、管理顾问、公司管治、投资银行、直接投资及基金管理经验,现担任亚太区数家上市公司及投资基金独立或非执行董事职务。林先生曾于1981年至2001年期间在电讯媒体高科技、零售/消费、基建/地产及金融服务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担任行政总裁、营运总监及总经理等高管职务,其中包括加拿大贝尔有限公司(1981年6月至1988年12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1989年4月至1989年11月)、香港电讯有限公司(1989年11月至1993年8月)、新世界电话集团有限公司(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控股公司旗下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有限公司(2000年4月至2001年9月)。林先生1993年7月至1995年1月担任美国科尔尼国际管理顾问公司副总裁、合伙人兼大中华区主管及亚洲区电讯/媒体/高科技业务主管,1998年12月至1999年10月担任美国海德思哲国际咨询公司合伙人及全球华人业务主管,2001年9月至2003年4月担任中银国际投资银行部副主席及首席营运官,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担任正大集团及集团属下数家在亚洲区的公司董事长、董事及行政总裁,2007年5月至2015年3月任职于麦格理资本(香港)有限公司,担任中南半岛、缅甸及泰国区主席(及前香港区主席)。林先生曾任神通电信服务有限公司(公司代号: 8206)、正恒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前称恒辉企业控股有限公司)(公司代号: 185)及大唐西市丝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前称太元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代号: 620)非执行董事;并曾担任中泛控股有限公司(前称和记港陆有限公司) (公司代号:715)、远东控股国际有限公司 (公司代号:36)、瑞丰石化控股有限公司 (公司代号:8096)、铭源医疗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代号:233)及意马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公司代号:585)独立非执行董事,上述各公司均于香港联交所上市。林博士曾任Next-Generatio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Limited (公司代号: B07)独立非执行董事,该公司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林先生目前担任资本策略地产有限公司 (公司代号: 497)、美亚娱乐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代号: 391)、黄河实业有限公司 (公司代号: 318) 、旭日企业有限公司 (公司代号: 393) 及神州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代号: 223)独立非执行董事,并为新华汇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公司代号: 188)及中国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 (公司代号: 931),上述各公司均于香港联交所上市。林先生现为Asia-Pacific Strategic Investments Limited (公司代号: 5RA)、Rowsley Limited (公司代号: A50)及Top Global Limited (公司代号: 519)独立非执行董事,上述各公司均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林先生亦为Sunwah International Limited (公司代号: TSX SWH)独立董事,该公司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Vietnam Equity Holding (公司代号: 3MS)及Vietnam Property Holding (公司代号: 3MT)独立非执行董事,该两家公司均于斯图加特证券交易所上市;Coalbank Limited (公司代号: ASX CBQ)独立非执行董事,该公司于澳洲证券交易所上市。

4、监事会成员(11名)

(1)吴红伟先生,1966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研究员职称,2017年12月13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监事,2017年12月15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监事会副主席,2017年9月至今担任本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先生1990年7月至2001年6月在上海航天局801所工作,曾担任以下职务:1990年7月至1997年1月在科研计划处(后更名为“科技处”)工作,曾任设计员、工程组长、处长助理、副处长;(其中1995年8月至1997年1月兼任科技委秘书);1997年1月至1997年3月担任人事保卫处处长、科技委秘书;1997年3月至2000年10月担任所务部主任、人事保卫处处长;2000年10月至2001年6月担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所务部主任(其中2001年3月至2001年6月兼任工会主席)。吴先生2001年6月至2004年4月担任上海新光电讯厂党委书记;2004年4月至2015年1月在中共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工作,曾担任以下职务:2004年4月至2006年1月担任人力资源处副处长(主持工作);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担任人力资源处处长;2011年6月至2015年1月担任秘书长。吴先生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担任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市国资委”)纪委书记;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担任中共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驻上海市国资委党委纪检组组长、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委员。

(2)王美娟女士,1964年出生,经济学硕士,高级会计师,2014年12月30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监事,2011年3月至今担任公司稽核部总经理。王女士1988年1月至1994年10月担任上海建材学院管理工程系讲师;1992年5月至2001年5月担任大华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王女士曾于本公司担任不同职位,包括:2001年5月至2001年8月担任稽核部部门经理;2001年8月至2002年3月担任稽核部总经理助理;2002年3月至2006年5月担任稽核部副总经理;2006年5月至2006年9月担任风险控制总部副总经理(部门正职待遇);2006年9月至2011年3月担任首席稽核官兼风险控制总部副总经理(部门正职待遇)。王女士2005年7月至今担任海通期货有限公司监事长,2008年10月至今担任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董事,2010年12月至今担任吉林省现代农业和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监事,2011年1月至今担任西安航天新能源产业基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2012年4月至今担任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监事,2012年9月至今担任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该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665),2014年1月至今担任海通恒信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监事,2014年1月至今担任海通恒运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监事,2014年1月至今担任上海泛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监事,2014年7月至今担任海通恒信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监事。

(3)胡海蓉女士,1971年出生,法学学士,经济师,2014年12月30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监事,2013年3月至今担任本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兼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胡女士曾于本公司担任不同职位,包括:1993年7月至1995年6月在上海宝山营业部任职;1995年6月至1996年5月在上海业务总部办公室任职;1996年5月至1998年3月在总经理办公室任职;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担任总经理办公室外事科副科长;2001年3月至2005年5月担任人力资源开发部调配科副科长、科长;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担任人力资源开发部总经理助理;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担任人力资源开发部副总经理。胡女士自2012年6月至今担任海通创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自2014年12月至今担任本公司工会副主席。

(4)宋世浩先生,1969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2015年7月8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监事,2017年3月至今担任公司证券金融部总经理。宋先生1992年7月至1996年6月在包头钢铁公司第五中学担任教师;1996年6月至2000年3月在包头信托投资公司工作,先后担任证券营业部经理、信托营业部经理;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在本公司天津营业部工作,先后担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2006年3月至2009年8月在本公司兰州业务总部担任副总经理(主持工作);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本公司甘肃分公司担任总经理;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在本公司运营中心担任副总经理,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公司合规与风险管理总部担任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担任公司合规与风险管理总部总经理。宋先生自2013年4月至2016年10月担任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10月至今担任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监事。

(5)芮政先先生,1962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助理研究员职称。芮先生2017年12月11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监事,2014年11月至今担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2015年11月至今担任公司纪委委员。芮先生1984年7月至1988年2月在上海警备区教导大队训练处担任教员;1988年2月至1996年3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芮先生1996年3月至今在本公司工作,曾担任以下不同职位:1996年3月至2001年3月担任监察室专务;2001年3月至2002年6月担任监察室二科副科长;2002年6月至2007年3月担任人力资源开发部劳资科科长;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担任人力资源开发部干部科科长;2008年3月至2014年4月担任人力资源开发部总经理助理兼干部科科长;2014年4月至2014年11月担任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助理。芮先生2008年10月至今担任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监事;2016年11月至今担任海通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6)李林先生,1962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2013年5月27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监事,2014年4月至今担任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先生1984年7月至1996年12月担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师;1997年1月至2001年3月担任上海淮海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会计师;2001年4月至2001年6月担任上海农工商(集团)总公司财务副总监;2001年7月至2007年8月担任上海市都市农商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财务总监;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担任农工商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财务总监;2010年8月至2014年4月担任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经理。李先生自2014年12月至今担任光明食品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自2014年10月至今担任赛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自2014年10月至今担任赛领国际投资基金(上海)有限公司董事。

(7)郑小芸女士,1962年出生,会计学硕士,高级会计师,2015年9月21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监事,2015年6月至今任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0827)财务总监,2015年8月至今任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郑女士1982年9月至1999年7月曾任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会计、经理助理、副经理;1999年7月至2002年3月担任上海市广告装潢公司财务总监;2002年3月至2002年12月担任上海一百(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副经理;2002年12月至2003年10月担任上海全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03年10月至2005年7月担任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事业部财务总监;2005年7月至2010年8月担任上海百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10年8月至2014年7月担任上海百联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担任百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担任上海百红商业贸易有限公司董事、华联集团资产托管有限公司董事长。

(8)程峰先生,1971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2014年12月30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监事,2013年10月至今担任上海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程先生1994年7月至1995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组工作;1995年3月至1996年5月在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外经处工作;1996年5月至2001年2月在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团委工作,任职包括副书记、书记;2001年2月至2002年6月担任上海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挂职锻炼);2002年6月至2005年4月在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技术进口处和科技发展与技术贸易处工作,任职包括副处长、处长;2005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上海国际集团工作,任职包括办公室主任、信息中心主任、行政管理总部总经理(兼任上海国盛典当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上海国际集团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先生2014年3月至今担任上海上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5月至今担任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0825)董事,2014年8月至今担任上海上报传悦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9月至今担任上海文汇新民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界面(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2014年10月至今担任上海东方明珠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5月至今担任上海瑞力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申闻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6年2月至今担任上海东方票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人才市场报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上海房地产时报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6年4月至今担任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解放传媒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6年7月至今担任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担任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程先生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曾担任上海上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曾担任上海申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9)陈辉峰先生,1966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国际商务师,2014年12月30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监事,2013年12月至今担任上海东浩兰生国际服务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总经理。陈先生1989年8月至1996年1月在上海市轻工业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工作,任日用品分公司副总经理;1996年1月至2002年1月在上海轻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任职包括五金分公司总经理;2002年1月至3月担任上海市轻工业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2年3月至2003年12月担任上海轻工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担任上海兰生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2007年12月至2013年12月担任上海兰生(集团)有限公司营运部、投资管理部总经理;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担任上海中信国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陈先生2012年6月至今担任上海兰生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600826)董事,2016年7月至今担任上海东浩兰生会展集团总裁。

(10)冯煌先生,1971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师,企业法律顾问,2014年12月30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监事,冯先生1999年1月加入上实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先后担任多个职位,包括2012年12月至今担任上实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裁,2014年9月至今担任上实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冯先生自2004年7月至今担任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董事,2012年4月至今担任上海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洋酒店(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1月至今担任上海国金租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14年5月至今担任上海上实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2014年12月至今担任上海上实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12月至今担任上海上实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总裁,2015年1月至今担任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监事,2015年2月至今担任上海上实金融服务控股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12月至今担任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anghai Growth Investment Limited(沪光国际上海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770)非执行董事,2015年12月至今担任上海上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冯先生2011年5月16日至2014年12月30日担任本公司董事。

(11)宋春风先生, 1969年出生,法学博士,2016年7月11日至今担任本公司监事,2016年3月至今担任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总经理。宋先生1992年8月至1996年9月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远”)工作,先后担任保赔处干部、商务处干部、运输部商务处副主任科员;1996年9月至1997年6月在北京大学中远管理培训班学习;1997年6月至1998年9月在中远美洲公司工作;1998年9月至2009年2月在中远运输部工作,先后担任商务处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商务室经理;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担任中远和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601919;该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01919)运输部商务室经理;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担任中远(香港)保险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宋先生曾任深圳中远保险经纪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丹麦)文件委员会委员,亚洲船东论坛保险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委员,华南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航海学会海运法规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17年2月至今宋先生担任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600016)董事。

5、其他高级管理人员(13名)

(1)任澎先生,副总经理。1962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师,于1996年3月加入本公司,并自1997年11月至今担任本公司副总经理,主要负责投资银行业务。任先生1982年6月至1988年2月在中国工商银行西湖办事处担任不同管理职位;1988年3月至1996年3月在中国交通银行杭州分行先后担任多个职务,包括储蓄业务主管及证券部经理等;1996年3月至1997年11月担任海通证券有限公司杭州营业部经理;2008年10月至2011年8月担任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任先生2011年3月至今担任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董事,2014年7月至今担任海通恒信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海通恒信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海通恒运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海通恒信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7月至今担任上海泛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

(2)宫里啓暉先生,副总经理。1965年出生,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硕士,于2009年5月加入本公司,并自2012年3月至今担任本公司副总经理,主要负责证券投资、交易、上海自贸试验区分公司及海通银行业务。宫里先生1993年4月至1994年3月担任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现为Credit Suisse Group AG)固定收益部门经理;1994年4月至1998年3月担任Deutsche Genossenschaftsbank AG(现为Deutsche Zentral-Genossenschaftbank AG)东京分行的亚洲部主任;1998年4月至1999年9月担任J.P. Morgan东京分行自营投资部全球市场投资经理;1999年10月至2009年3月担任 Nikko (Citi) Asset Management Co., Ltd.全球战略资产管理的基金经理、另类投资高级基金经理、中国投资部总经理、大中华区总裁;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担任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兼股东代表,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担任本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2015年9月至今,宫里先生担任海通银行董事会主席;2016年12月至今兼任海通银行首席执行官、自营决策委员会主任、资本配置委员会委员、国际业务协调委员会委员。

(3)裴长江先生,副总经理。1965年出生,政治经济学硕士,于2013年8月加入本公司至今一直担任副总经理。裴先生1993年7月至1996年7月在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先后担任多个职务,包括研究部研究员、闸北营业部总经理助理、总经理;1996年8月至2002年10月先后担任申银万国证券公司闸北营业部总经理、浙江管理总部副总经理、经纪总部副总经理;2002年10月至2013年8月先后担任华宝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总监、华宝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裴先生2014年8月至今担任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2014年11月至今担任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5年9月至今担任海通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

(4)王建业先生,合规总监(享受公司副总经理级待遇)。196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于1994年8月加入本公司,并自2010年7月至今担任本公司合规总监,自2017年3月至今兼任本公司合规法务部总经理,主要负责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王先生还是中国证券业协会合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证券同业公会合规与自律监察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先生1984年8月至1990年8月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分行金融管理处教育处担任副主任科员、见习副处长、副处长;1990年8月至1992年5月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分行金融管理处副处长;1992年5月至1993年3月担任内蒙古自治区证券公司证券部副总经理,并于1993年3月至1994年7月担任该公司的副总经理。王先生亦曾于本公司担任不同职位,包括:1994年8月至1996年3月担任交易部主管;1996年3月至1998年9月担任业务管理总部副总经理;1998年9月至2004年8月担任综合业务管理总部总经理。王先生2001年6月至2011年2月担任本公司总经理助理;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担任经纪业务总部总经理,2008年10月至2011年3月兼任风险控制总部总经理,先后负责综合业务管理总部、经纪业务总部、信息技术部、经纪业务营运中心、销售交易总部、客户资产管理部及风险控制部,2011年5月至2017年3月兼任本公司首席风险官(享受公司副总经理级待遇)。

(5)张信军先生,1975年出生,南开大学会计学系会计学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管理学硕士,中级会计师。张先生2001年7月至2007年6月在本公司计划财务部工作,历任职员、资产管理部副经理及经理;2007年7月至今在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原海通(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任职,其中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为财务负责人,2009年3月至今为财务总监;2010年3月至今兼任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

(6)毛宇星先生,首席信息执行官(副总经理级)。1971年出生,理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自2016年9月19日至今担任公司首席信息执行官(副总经理级)、IT治理委员会主任。毛宇星先生1993年8月至2001年9月在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信息科技部工作,历任程序员、副科长、科长、副处长;2001年9月至2011年11月在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上海)工作,历任总经理助理(副处级、正处级)、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11年11月至2016年4月担任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同时,毛宇星先生还曾兼任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公安部、工信部等多个专家委员会委员。

(7)李建国先生,总经理助理。1963年出生,经济学博士,于1998年加入本公司,自2008年至今担任本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先生1992年至1998年担任河南省证券有限公司总经理;1998年至1999年担任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9年5月至2008年8月担任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2008年10月至2010年8月担任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10月至今担任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10年1月至今担任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665.HK)执行董事,2010年3月至今担任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

(8)陈春钱先生,总经理助理(享受公司副总经理级待遇)。1963年出生,经济学博士,于1997年10月加入本公司,自2012年3月至今担任总经理助理,负责公司经纪业务,兼任公司经纪业务委员会主任、IT治理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业务协调委员会委员,2017年2月至今享受公司副总经理级待遇。陈先生还是中国证券业协会融资融券业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证券同业公会证券纠纷调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先生曾于本公司担任不同职位,包括:1997年10月至1998年1月担任深圳分公司业务部负责人;1998年1月至2000年3月担任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2000年3月至2000年12月担任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2000年12月至2006年5月担任投资管理部(深圳)总经理;2006年5月至2013年2月担任销售交易总部总经理,其中2007年11月至2009年3月兼任机构业务部总经理。陈先生2015年1月至今担任证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9)张向阳先生,总经理助理。1965年出生,工学学士,高级经济师,于1996年5月加入本公司,自2014年12月至今担任总经理助理,自2013年3月至今担任本公司PE与产业资本投资委员会主任,主要负责直投业务。张先生1983年12月至1988年4月在太原市新华书店任职;1988年4月至1991年12月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任职;1991年12月至1996年5月在交通银行太原分行任职。张先生曾于本公司担任不同职位,包括:1996年5月至2002年4月担任太原营业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及总经理;2002年4月至2006年5月先后担任综合业务管理总部副总经理及总经理;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担任风险控制总部总经理;2008年10月至2012年11月担任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担任海通创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2011年11月至2015年7月担任海通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担任海通创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3年7月至2016年5月担任海通新能源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担任海通新能源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先生2012年12月至今担任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2016年3月至今担任海通创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6月至今担任海通并购资本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10)林涌先生,总经理助理。1969年出生,经济学博士,于1996年12月加入本公司,自2014年12月至今担任总经理助理,自2007年7月至今担任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先生曾于本公司担任不同职位,包括:1996年12月至2003年7月在本公司投资银行部工作,担任职务包括副总经理,并自2001年1月至2003年7月担任副总经理(主持工作);2003年7月至2004年5月担任本公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2004年5月至2007年7月先后担任本公司投资银行部(上海)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及总经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担任海通国际证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行政总裁、董事总经理。林先生自2009年12月至今担任海通国际证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665)执行董事,自2010年2月至今担任海通国际证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自2011年4月至今担任海通国际证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副主席、董事总经理、行政总裁,自2011年6月至今担任海通国际证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委员会主席,2016年4月至今担任海通银行董事。

(11)姜诚君先生,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1968年出生,经济学硕士,经济师,2017年3月29日至今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2017年4月5日至今担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联席授权代表,2017年4月至今担任公司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姜先生曾于1993年7月至1994年7月担任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干部;1994年7月至2000年8月先后担任厦门国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金融证券部副经理、投资管理与发展部经理、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2000年8月至2007年7月担任公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2007年7月至2009年4月担任公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担任公司投资银行委员会委员;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担任公司国际业务协调委员会委员;2009年4月至2017年4月担任公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姜先生2011年2月至今担任公司投资银行委员会副主任。

(12)杜洪波先生,首席风险官。1963年出生,工学学士,工程师,2017年5月至今担任公司首席风险官,2017年3月至今担任公司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杜先生1984年8月至1990年12月在武汉市电子计算机应用开发研究所工作;1990年12月至1992年8月在四通集团武汉分公司工作;1992年8月至1996年8月在武汉软件研究中心工作;1996年8月至2002年3月在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电脑技术中心工作。杜先生2002年3月至2003年5月担任公司网站管理部总经理助理;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担任公司经纪业务总部总经理助理;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担任公司综合业务管理总部副总经理;2006年5月至2011年3月在公司风险控制总部工作,担任副总经理及副总经理(部门正职待遇);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担任公司合规与风险管理总部总经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担任公司柜台市场部总经理;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担任公司证券金融部总经理。杜先生自2011年5月16日至2014年12月30日曾担任本公司职工监事。

(13)潘光韬先生,总经理助理。1971出生,工商管理硕士,工程师、助理经济师,2017年5月至今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2013年3月至今担任公司权益投资交易部总经理。潘先生 1994年7月至1998年7月在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经纪总部电脑部担任电脑主管;1998年7月至2002年7月在申银万国证券公司证券投资总部证券投资一部工作,先后担任经理助理、副经理。潘先生 2002年8月至2003年6月担任公司交易二部总经理助理;2003年7月至2004年8月在公司交易总部工作,先后担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担任公司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2006年8月至2013年3月在公司证券投资部工作,先后担任副总经理、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七、发行人主营业务经营情况

(一)发行人主营业务介绍

公司是国内大型证券公司之一,业务领域覆盖面广,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主要业务有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自营业务、直投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融资租赁业务和海外业务。

发行人在中国境内主要的七项主要业务包括:

1、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是指公司接受客户委托,按照客户要求,代理客户买卖证券、期货,并向客户收取佣金的业务。公司将客户分为零售客户、高净值个人客户、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客户,根据不同类型客户差异化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综合服务解决方案。

2、投资银行业务是指公司为企业客户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等筹集长期资金提供中介服务,为企业客户优化资本结构、进行产业整合、促进业务转型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并按合同约定收取费用的业务。公司按业务性质不同,将投资银行业务分为股权融资业务、债券融资业务、并购融资业务、新三板与结构融资业务,公司致立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境内外投资银行服务。

3、自营业务是指公司以自有资金作为本金在资本市场进行运作,以期获得投资收益的业务。按照投资标的的不同,公司将自营业务分为权益类投资、固定收益类投资和另类投资。

4、直投业务是指公司以自有资金作为本金对非公开发行公司的股权进行投资,投资收益通过以后企业的上市或购并时出售股权兑现的业务。

5、资产管理业务是指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对客户资产进行经营运作,为客户提供证券及其它金融产品的投资管理服务的行为。海通资管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定向业务、集合业务、专项业务、QDII业务和创新业务等;海富通基金、富国基金的主要业务包括共同基金(含QDII)管理业务、企业年金、全国社保基金和特定客户资产管理等,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基金投资理财服务;公司还具备一批私募股权投资业务(PE)的专业投资管理平台,经营范围为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投资咨询、发起设立投资基金等。

6、融资租赁业务是指公司作为出租人向承租人交付特定商品的使用权,而向承租人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公司租赁业务主要由海通恒信经营,海通恒信目前在基础设施、交通物流、工业、教育、医疗、建筑与房地产及化工等诸多行业领域开展业务,充分运用丰富的行业经验及市场渠道,与国内外知名设备厂商展开合作,为客户的业务发展提供全面的融资解决方案及服务。近两年来,积极开拓有券商特色的融资租赁业务模式,推出了与股权、债权相结合的多样化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结构化创新融资方案。

7、境外业务

公司目前海外业务的经营主体主要包括海通国际证券和海通银行。海通国际证券以企业融资、经纪及孖展融资、投资管理、固定收益、外汇及商品、结构性投融资、现金股票及股票衍生产品等业务板块为核心,服务全球及本地企业客户、机构客户和零售客户三大客户群;海通银行拥有超过26年历史,为全球企业及机构客户提供广泛的投资银行服务,海通银行的主要业务地点覆盖葡萄牙、巴西、墨西哥、波兰、西班牙,在证券、研究、资本市场、兼并收购、财务咨询和项目融资等方面具有专长。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的各单项业务资格如下:

表/图 发行人拥有的各单项业务资格

公司具备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会员资格,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权证结算业务资格。公司附属子公司均依法,或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获得相应的业务资格后开展经营业务活动。

(二)发行人主营业务经营情况

1、公司主营业务构成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按行业划分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图 海通证券最近三年各业务条线营业收入及比例情况

(金额单位:万元)

2、各项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近年来,国内证券行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各类创新业务快速发展,互联网手段在金融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基于传统业务形成的行业格局正面临洗牌。公司准确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多措并举提升核心竞争力,稳步推进重大战略事项落地。

(1)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

海通证券拥有开展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的各项资格,是业内首批获得融资融券、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转融通、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等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

2015年,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强化基础管理,增强服务能力,经纪业务收入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新增客户数245万户,公司股票基金交易量市场份额5.02%,行业排名第三。公司2015年新增融资融券账户3.45万户(增长39.06%),全年融资融券业务总交易量8.25万亿元;新增股票质押客户2.76万户(增长243.13%);日均融资类业务规模达到1,317.26亿元(增长191.24%),排名行业第一。公司通过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优化传统银行合作和调动营销团队展业积极性等多渠道拓展零售客户;主动加强客户适当性管理,全面提升投资者风险测评覆盖率和有效率,确保金融产品销售与投资者风险等级相匹配。公司以投融资、交易、托管等综合金融服务为切入点,加强企业和高净值个人客户服务,进一步深化与大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期货业务保持较快增长,代理成交金额33万亿元,同比增长69%,客户权益226亿元,同比增长97%,分类监管评价连续两年获得AA评级。2015年,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实现利润总额113.20亿元,占比53.6%。

2016年,公司股票基金交易金额市场占比4.47%,行业排名第六,略有下滑。公司客户数量保持较快增长,新增客户数196万户。公司依托互联网、渠道及营销团队,客户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增量效益贡献明显。公司积极拓展股票质押融资业务,业务规模继续领跑市场。2016年末,公司融资类业务规模达到1406亿元(含海通资管公司),排名行业第一。公司深港通业务准备及推进工作扎实有效,获得市场和客户高度认可,业务规模行业领先;以O2O思路为发展方向、移动互联为核心的零售战略集约价值显著,有力提升集团大规模零售客户服务和扩张能力;满足高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等业务需求,将财富管理、产品投顾和托管服务等业务整合,构建新的业务链条,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期货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6年,海通期货代理成交金额的市场份额为8.43%,同比增加2.53%,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市场份额11.9%,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市场份额8%,均排名行业第一。公司研究所在2016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再创佳绩,其中,宏观分析和策略分析排名行业首位,并在十个行业和板块研究领域排名行业前三。2016年,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实现利润总额51.77亿元,占比46.38%。

2017年,公司股票、基金交易金额市场占比4.68%,较2016年提升0.21个百分点,排名从市场第六攀升至第四;公司新开客户133万,客户总数达1,067万,年末客户总资产达到1.66万亿元,较2016年末上升13.4%。港股通业务保持行业领先,截至2017年末,公司开通港股通客户总数达到11.6万户,2017年交易金额市场占比9.36%,排名行业第一。截至2017年末,移动端应用“e海通财”用户数突破1,900万,根据猎豹大数据、AppAnnie等多家三方数据服务商公布数据显示“e海通财”活跃用户数稳居行业前三,在行业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口碑,获得多家行业及互联网媒体颁发的主要奖项。2017年公司各项融资类业务仍旧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期末融资类业务规模1,617亿元,排名行业第二。研究继续排名行业第一梯队。在201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比中,公司研究所获得最具影响力研究团队第三名,策略研究、石油化工和非银金融排名行业第一,21个行业领域排名行业前五。2017年期货代理成交金额市场份额9.17%,同比增长0.74个百分点,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市场份额11.2%,排名行业第一;首批获得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商品期权做市商资格。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37.91亿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为29.41%。

(2)投资银行业务

海通证券的投资银行业务处于业内领先地位,可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包括股权融资服务、债券融资服务、财务顾问服务等。

2015年,公司投行抓住市场繁荣机遇,加强团队建设,加大市场拓展力度,股权融资业务全年完成37个主承销项目,承销金额508亿元。债券融资业务全年完成66个主承销项目,承销金额1,500亿元;主承销的“14穗热电项目收益债券”获2015年上海市金融创新三等奖。并购融资业务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项目22个,并购重组交易金额1,478亿元。新三板业务完成挂牌项目65个,完成新三板挂牌公司定增项目47个,定增金额32.5亿元。资产证券化业务共完成9个项目,融资规模128.5亿元。2015年,投资银行业务实现利润总额10.44亿元,占比4.9%。

2016年,公司大投行加强团队建设、推进项目拓展、加快报会项目落地,收入创历史新高。通过加强业务创新,完成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其中,长城电脑换股吸收合并长城信息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央企整合典型案例;“招商蛇口换股吸收合并招商地产项目”为国内首例A+B股转A股整体上市案例;“巨人网络借壳”项目作为游戏行业中概股回归的首单,引起了并购市场的广泛关注;债券融资业务完成三个市场第一的债券品种,分别为首单绿色金融债券(300亿元“浦发绿色金融债”),首单绿色企业债券(25亿元“京汽绿色债”)和首单区域集合企业债券(23亿元“恒建债”)。公司股权融资主承销金额、债券融资主承销金额和并购交易总金额继续排名行业前列,其中企业债券承销金额为443.9亿元,行业排名第一。2016年,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实现利润总额12.07亿元,占比10.81%。

2017年,公司股权融资业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在夯实传统业务品种和行业客户的基础上,把握新一轮国企改革机会,并提高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和新经济新产业的开拓力度。2017年,公司完成IPO项目31家,市场排名第二;实现IPO承销及保荐收入9.75亿,市场排名第二。为20家企业提供并购财务顾问服务,排名行业第二。债券业务创新能力突出。公司债券融资业务年内完成金价挂钩债、绿色债券系列产品等九大方面创新,获得了国家发改委评选的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全面评价结果第一名,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结算公司评选的“优秀承销机构奖”和“创新业务奖”。2017年,公司企业债承销金额269.85亿元,市场排名第一,承销只数排名第二;公司债承销金额578.02亿元,市场排名第四,承销只数排名第三。

(3)自营业务

公司的自营业务主要包括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投资、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等。证券投资部是根据公司总经理室的授权,进行权益类证券(现货和衍生品)的自营投资、风险管理和流动性管理,实现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在法规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通过自有资本的运营为客户提供流动性管理、风险管理、交易对手、风险对冲等多样化服务的业务部门。公司固定收益部主要从事国债、企业(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证券化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交易及产品创新套利交易。

2015年,权益类投资稳健投资,取得良好收益;在境外发行了第一个挂钩中国权益指数的结构化票据,跨境业务实现较快发展。固定收益类投资进一步强化FICC业务发展,积极开展国债期货套利业务;积极开展黄金租赁业务;积极开展利率互换业务;跨境业务行业内领先,顺利打通境内外双向投资渠道。另类投资创新业务模式,重点拓展过桥融资、定增投融资、并购融资等业务。2015年,自营业务实现利润总额55.32亿元,占比26.2%。

2016年,权益类投资业务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超越业绩比较基准,取得较好投资业绩;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有效规避了年末债市波动的影响,超越业绩比较基准,取得较好投资业绩。公司加大国债期货套利、货币市场套利、黄金租赁、利率互换交易等业务的资源投入,获得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核心交易商资格,公司FICC业务平台不断完善。2016年,公司自营业务实现利润总额21.55亿元,占比19.31%。

2017年,权益类趋势投资业务抓住市场趋势性机会实现投资收益6.22亿元,固定收益类趋势投资保持合理杠杆规模,实现收入4.53亿元。非趋势投资积极开展ETF套利、国债期货套利、货币市场套利、黄金租赁、利率互换等业务,实现良好收益。自营业务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19.85亿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5.40%。

(4)直接投资业务

公司于2008年成立了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全面开展直接投资业务。基于对国内资本市场运作规则的深刻理解和对股权投资业务价值实现规律的把握,海通开元始终坚持“成长+价值”的投资原则,力争建立一个由高价值的、高成长企业组成的广泛而相对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海通开元重点关注和跟踪那些有着良好诚信记录、商业模式成熟清晰并有着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的成长中的中小型公司。专注于新能源行业、新材料行业、消费品行业、生物医疗行业、信息技术行业、先进制造行业以及处于景气度上升阶段国家支持行业的投资机会。

2015年直接投资完成投资项目28个,投资金额17亿元,投资金额同比增长40%。2015年,直投业务实现利润总额9.71亿元,占比4.6%。

2016年公司完成投资项目90个,总计投资金额40亿元;多个重点项目顺利退出,获得较好收益。海通开元荣获“投中2016年最活跃与最佳回报中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前十名。2016年,公司直投业务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占比7.48%。

2017年公司直投业务对公司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在直投收益实现上共退出投资项目16个,其中完全退出投资项目8个、部分退出投资项目8个。公司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所投企业进行上市申报及新三板挂牌,加强投后项目管理,报告期内所投企业新增5家实现IPO上市。2017年海通开元获得清科集团“2017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10强”、“中国券商直投10强”并均位列前茅。直投业务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21.78亿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6.90%。

(5)资产管理业务

海通证券通过公司子公司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联属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传统资产管理产品和服务,通过海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通吉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海通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和海通创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管理服务。

2015年,海通资管公司管理规模4378亿元,同比增长49%,主动管理规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100%。富国基金管理规模3,437亿元,同比增长93%。海富通基金管理规模1558亿元,同比增长44%。公司合资新设海通新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PE资产管理公司达到7家,管理规模179亿元,同比增长17%,已投资项目174个。2015年,资产管理业务实现利润总额17.72亿元,占比8.4%。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三个主要平台——海通资管公司、海富通基金和富国基金的资产管理总规模达到1.48万亿元,增长57%。公司PE业务旗下基金管理规模达到185亿元,全年新成立8只基金,外部募集资金实际到位28亿元。2016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实现利润总额9.23亿元,占比8.27%。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合计9,783亿元。2017年海通资管公司主动压缩通道业务规模,明确战略发展目标,业务全面向主动管理转型,通过加强投研团队建设,不断提升投资管理水平,在行业去通道、降杠杆的背景下,收入、利润均实现较快幅度的增长,经营稳健度不断提升。截至2017年末,海通资管公司管理规模3,273亿元,主动管理规模稳步提升,集合类产品投资业绩排名位于同类产品前24%。2017年,富国基金旗下产品整体保持优异业绩,尤其是权益产品表现突出。在产品布局方面,富国基金通过产品线的丰富与完善,进一步巩固主动权益投资、固定收益投资、量化投资三大领域的传统业务优势,进一步扩大各类客户群体的覆盖面。截止2017年末,富国基金总体资产管理规模4,285亿元。截至2017年末,公司PE基金数量达到34只,管理总规模176亿元。报告期内,基金所投企业共有12家实现IPO上市。资产管理业务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13.81亿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0.71%。

(6)融资租赁业务

发行人在2014年逐步进入融资租赁市场,这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收购恒信金融集团,成为首家控股融资租赁业务的国内券商。

发行人通过旗下海通恒信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恒信租赁在政教、医疗、节能环保、信息科技、印刷、包装、纺织、农林食品、工业设备、电子、小微企业等诸多行业领域开展业务。恒信租赁总部设在上海,在北京、深圳、广州、重庆、成都、郑州和济南等地设有办事处,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客户服务网络。

2015年,海通恒信坚持传统型与创新型综合融资租赁服务并行,全年完成租赁销售额186亿元,营业收入26.08亿元,净利润5.23亿元,截至2015年末的资产总额为342.49亿元;与国内领先的在线物流电商平台合作推出第一款互联网创新租赁产品“车融宝”,加大对小微融资、汽车租赁等高收益、风险分散的零售业务投入;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完成自贸区FT项下融资租赁行业首单银团贷款21亿元,完成第一期13.6亿元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发行,完成10亿元人民币点心债发行,年末总资产达到342亿元,境内主体评级提升到AA+。2015年,融资租赁业务实现利润总额6.63亿元,占比3.1%。

2016年,海通恒信总资产达到485亿元,总资产收益率2%,依托集团优势,开展差异化竞争,业务创新成为租赁业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零售业务上,继互联网零售产品“车融宝”完成迭代优化后,互联网零售保理产品“运通保”成功上线;机构业务上,完成了首单PPP租赁业务,丰富了公司租赁业务的产品种类;国际业务上,在东京成田机场交付了第一架民航客机,该笔交易为公司首单海外租赁业务,成功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2016年,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实现利润总额11.17亿元,占比10.01%。

2017年海通恒信“一大一小”战略继续稳步推进,在以大客户大项目夯实业务整体规模的同时,全面推动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人客户业务。同时,海通恒信积极介入新型领域,向新业态转型,以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绿色经济等产业经济政策为指引制定公司战略方向和业务规划,重点聚焦于交通物流、IDC大数据、高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TMT、政府PPP、普惠医疗等行业领域。海通恒信2017年国内主体信用等级上调至AAA,在合理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通过主动拓展融资渠道、调整融资结构、融资期限等方式降低资金成本。通过优化调整信审机制,加强资产质量监测,提高尽调水平与租后回访覆盖,不良率控制在较低水平。融资租赁业务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15.62亿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2.12%。

(7)境外业务

海通证券于2007年在香港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构建了公司的海外窗口及实施国际化发展的投资战略平台。2010年1月,海通国际控股成功收购香港本地最大券商之一——“大福证券集团有限公司”(00665.HK,现更名为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迈出了海通证券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2014年1月,海通国际控股正式收购恒信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此项收购进一步完善了海通证券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将发行人的业务触角延伸至金融租赁市场。

凭借海通证券于国内的强大网络及雄厚实力,海通国际以研究、机构销售、企业融资和资产管理为重点,全面提升各项业务,着力打造为海通证券拓展海外业务和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旗舰。海通国际证券在香港人民币产品领域保持领先地位,2010年成功在香港推出首只以人民币计价及结算的公募基金产品;2012年首批获得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RQFII)资格,并于同年成为首家获得QFII资格的香港中资证券商。

2015年,境外业务海通国际证券经营业绩创历史最好水平,排名在港中资券商前列,抓住市场机遇完成资本补充,净资产排名港中资券商首位;海通国际证券投行业务再创佳绩,完成股权融资项目53个,债券融资项目27个;以人民币产品为核心,打造具有中资特色的FICC销售交易平台,成为香港市场最大的债券做市商之一。公司全资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顺利完成对海通银行的收购交割、更名和增资,业务触角进一步延伸,国际化步伐保持业内领先。2015年年末,海通银行总资产41.7亿欧元,净资产4.3亿欧元,海通银行自2015年9月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9月至12月份海通银行对公司收入贡献0.38亿欧元。2015年,境外业务实现利润总额20.23亿元,占比9.6%。

海通国际已经发展成为公司在海外成熟的国际化业务平台,并确立了在香港中资证券机构中的龙头地位。2016年海通国际证券主要业务指标位列在港投行前列,其中:IPO发行承销数量和融资金额均排名第一,在近两年全球最大的IPO项目——邮政储蓄银行上市中担任联席账薄管理人;股权融资家数和融资金额均排名第二;债券承销家数和承销金额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并购交易家数排名第一;资产管理规模突破560亿港元,位列在港中资券商及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公司稳步推进对海通银行的组织架构调整和整合,利用海通银行在欧洲、美洲的业务平台,加强业务协同,业务发展上取得一定的突破,但由于欧洲及巴西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以及整合带来较大一次性成本,海通银行的经营仍面临较大挑战。2016年,公司境外业务实现利润总额6.79亿元,占比6.09%。

经过近十年的培育和发展,公司初步完成了在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布局,并且依托海通国际证券在香港的快速发展,逐步将公司国际化的战略储备转化为战略优势。海通国际证券投行业务继续保持领先,股权融资金额在港中资投行排名第一;中国离岸债券发行数量排名全体投行第一。交易业务成功转型,正式推出全新程序交易服务系统,能够为全球机构客户提供24小时综合电子交易,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资管业务规模和收入不断提升,管理规模达660亿港元。公司进一步推进国际金融资源整合产生效果。印度业务整合后完成了印度市场近十年来最大的私营企业IPO项目。美国和英国业务的后续整合已经启动,公司在海外的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海通银行经历了近两年的磨合、整合和融合,理顺了公司治理架构,发展逐步进入正轨;通过业务重组,自身造血功能正逐步恢复。海外业务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11.56亿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为8.97%。

八、发行人所处行业状况及主要竞争优势

(一)发行人所在行业状况

1、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

(1)我国证券行业规模快速扩大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历史背景下,我国证券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规范完善、日益发展壮大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了国库券发行,上海、深圳开始出现股票的公开柜台交易,第一批证券公司也随之成立。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设立为证券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此以后,证券公司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持续扩张。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对证券公司2017年经营数据的统计,证券公司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显示,131家证券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3,113.28亿元,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820.92亿元、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384.24亿元、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125.37亿元、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33.96亿元、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310.21亿元、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860.98亿元、利息净收入348.09亿元,当期实现净利润1,129.95亿元,120家公司实现盈利。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证券行业的总资产、净资产及净资本分别为6.14万亿元、1.85万亿元及1.58万亿元;2017年,A股整体呈现震荡格局,佣金率持续下滑,中国证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113.28亿元、净利润1,129.95亿元。

(2)证券行业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证券行业在我国受到较严格的监管。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是我国证券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自其成立特别是证券法实施以来,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作为国务院证券和期货监督管理机构,一直根据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我国证券和期货市场,涉及证券、期货和基金的各项业务的市场准入、业务规模、业务开展和风险管理,以及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服务机构等设立、业务范围、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和从业人员等方面行使监督管理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国家外汇管理部门、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和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分别根据其各自职责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证券行业和证券公司部分业务的市场准入、业务规模、业务开展和风险管理行使监督管理职责。财政和国资部门根据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责,对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国有资本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施监督管理。

证券和期货交易所根据证券法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证券和期货上市以及交易过程行使监督管理职责。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根据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证券和期货交易实施统一集中的托管登记结算。证券业、期货业和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根据证券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分别对证券、期货和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实施自律管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其职责,对新三板公司挂牌和交易过程行使监督管理职责。

与此同时,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多层次行业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在证券行业方面,颁布实施了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证券公司治理准则、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监管规定、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办法、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办法、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等。在期货行业方面,颁布实施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期货公司管理办法、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期货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期货公司信息公示管理规定等。在证券投资基金方面,颁布实施了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风险准备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

(3)证券公司的公司治理规范日益成熟,公司合规建设纵深推进

证券行业的公司治理主要遵循《证券法》、《公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证券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此外,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完成后,证券行业有效地规范了业务发展、完成了基础性制度建设;有效地规范了国债回购、自营和委托理财等高风险业务,并建立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机制。

2、我国证券行业的竞争格局

近年来,我国证券公司数量增加较多,业务竞争日趋激烈。截至2017年末,我国证券公司数量为131家。

近年来,我国证券行业不同业务类型呈现出不同的竞争格局。在证券经纪业务方面,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业务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代理买卖证券,造成收入结构单一,同质化竞争日趋白热化。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我国代理买卖证券的行业平均佣金率持续走低,对证券经纪业务发展造成较大冲击。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市场集中度相比较高,形成了层次分明的竞争格局,大型综合性证券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信息技术和销售优势,在融资规模较大的融资项目上更具竞争力,而中小型证券公司通过差异化策略在中小型项目上具有优势。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市场集中度相比更高,以受托资产规模计,排名前三位的证券公司受托资产本金规模超过达到行业总规模的30%。在新业务方面,由于融资融券、转融通、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交易、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现金管理和新三板主办券商等新业务开展时间不长,其竞争程度不如传统业务激烈,但从长期来看,这些新业务必将成为证券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行业竞争亦会逐步加剧。

3、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趋势

(1)业务和产品将日趋多样化

随着证券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将面临业务和产品呈现进一步多样化发展的局面。本公司认为,我国传统证券经纪业务将逐步向以理财为中心的综合收入模式转型,通过提供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等期货产品和融资融券、转融通、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交易、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现金管理和新三板主办券商等新型产品,以及扩展互联网金融和微信等虚拟渠道,提高咨询费、产品代销佣金和虚拟渠道等收入比重。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本公司认为,随着新三板和四板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及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和优先股等新产品的不断推出,证券承销的产品和类型将日趋丰富。而并购重组市场的快速发展,亦为证券承销业务提供了新的重要收入来源。在投资管理业务方面,本公司认为,随着监管方式由事前审批转为事后备案,以及投资范围、投资比例、资金运用方式、成立条件和客户准入门槛的逐步放开,我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必将在产品类型丰富和业务规模增长等方面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同时,随着证券公司逐步涉足私募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等新领域,为投资管理业务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综上所述,本公司认为,随着证券公司业务和产品日趋多样化,未来证券公司收入规模必将稳步提高,而收入结构亦将由以往的单一模式转型为多元模式。

(2)财务杠杆率将逐步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行业财务杠杆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亦差距较大,较低的财务杠杆率严重制约了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本公司认为,随着证券公司全面创新转型发展,中国证监会开始调整风险控制指标体系,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将由净资本率向核心净资本与资产总额比例转型,各项业务风险资本准备比例亦逐步降低。而同时,证券公司已经一改以往融资渠道单一的局面,可以通过发行公司债券、次级债券、短期融资券、证券回购交易和收益凭证等工具实现资本和营运资金的来源,为提高财务杠杆率提供了现实可能。综上所述,随着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的调整,以及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我国证券行业财务杠杆率必将逐步提高,并有力地促进证券公司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

(3)跨境业务将稳步扩大

近年来,我国证券行业跨境业务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业务种类和业务规模均取得显著发展。本公司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境内居民和企业对外投资以及境外企业对内投资这两个需求亦将大幅提高,以沪港通试点为契机,我国证券行业的跨境业务必将延续快速发展的势头,以现有的QFII、RQFII和QDII为载体,嫁接期货品种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以及离岸人民币债券等产品,以进一步丰富投资范围,提高业务规模。而跨境并购重组、境外发行上市和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等跨境投资银行业务亦将稳步扩大。而除现有跨境业务和产品以外,境内企业赴境外发行上市时实现发行前股东持有股份境外上市、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上市等新业务和产品亦会稳步推进和全面开展。

(4)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大型综合性证券公司竞争优势日趋明显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行业集中度普遍较低,本公司认为,随着我国证券行业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和对用以支持业务发展的综合能力要求的增强,我国证券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而大型综合性证券公司因为拥有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全国性网络和跨境平台、充足的资本充足、良好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广泛的客户基础、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多元化和良好品牌等优势、其竞争优势将日趋明显。

(二)发行人主要竞争优势公司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

1、雄厚的资本实力

2007至2017年,公司抓住市场机遇,通过A+H股上市、增发等多次战略性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迅速增强了资本实力。2017年,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次级债、ABS、并购贷款、收益凭证、收益权转让、转融资等方式,在有效控制融资成本的同时,构建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公司业务发展和重大战略事项推进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充足的资本为公司转型发展创造了先发优势。

2、卓越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以证券母公司业务出发,通过设立、收购专业子公司,公司不断扩充金融产品服务范围,延伸金融服务边界,已基本建成涵盖经纪、投行、资产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另类投资、融资租赁等多个业务领域的金融服务集团。公司经纪业务客户基础雄厚;投资银行业务排名行业前列;资产管理业务主动管理规模持续提升;私募股权投资业务规模及利润贡献行业领先;在港业务各项数据排名行业首位;融资租赁业务确立行业领先地位;研究服务市场影响力强。综合化的金融平台具有强大的规模效应和交叉销售潜力,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客户综合金融服务创造条件。

3、广泛的营业网点以及扎实的客户基础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境内拥有331家证券及期货营业部(其中证券营业部290家,期货营业部41家),遍布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等1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行、子公司或代表处。凭借遍布全国的营业网点和极具战略性的国际化布局,公司得以建立庞大且稳定的客户群,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在境内外拥有超过1,130万名客户。

4、业内领先的国际业务平台

通过收购整合海通国际证券、海通银行,设立自贸区分公司,公司建立了业内领先的国际业务平台,获得了亚太地区先发优势以及欧美地区前瞻性的战略储备。2017年,海通国际证券投行业务继续保持领先,股权融资金额排名在港中资投行第一;中国离岸债券发行数量排名全体投行第一。交易业务成功转型,正式推出全新程序交易服务系统,能够为全球机构客户提供24小时综合电子交易,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资管业务规模和收入不断提升,管理规模660亿港元。与此同时,海通国际证券进一步推进国际金融资源的整合产生了效果:印度业务整合后完成了印度市场近十年来最大的私营企业IPO项目;美国和英国业务的后续整合已经启动。海通国际证券在海外的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

海通银行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伊比利亚本地市场的专业知识以及在海外市场长达20多年的经验,立足于支持中国、欧洲、南美洲和非洲间的跨境业务交流,把公司的业务发展到更广阔的地理区域,为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提前部署。自贸区分公司是首批加入自贸区FTU体系的证券机构,成功实施了国内券商首单FT项下跨境融资项目。业内领先、全方位多地区的国际业务平台有利于公司把握日益增长的跨境业务机会,满足客户的跨境业务需求,提升公司的国际影响力。

5、稳健的经营理念、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

(下转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