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9月4日

查看其他日期

奥克集团朱建民:科研狂人 化工王者

2018-09-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朱建民

⊙记者 张小军 刘向红 ○编辑 全泽源

轰!一声巨响,烟雾弥漫,人被掀翻在水泥地上,下肢电击般剧痛发麻,手下意识地摸过去,黏糊糊的,右大腿从膝盖部位被切断,血在汩汩地流淌……

1991年7月24日中午12点36分的这一幕,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奥克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建民至今记忆犹新,一闭眼便清晰地浮现出来。在这次环氧特种聚醚合成放大科研试验中,身高1米80的他虽然幸运地捡回一条命,但永远失去了右腿。

“难能正可图大功”。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朱建民没有倒下,抱着残疾之躯继续踏上科研创业之路。

从大学老师到著名企业家,27载风雨兼程,他不仅完成几十项科研成果,填补多项国家技术空白,获得70多项发明专利,荣获了中国化工界最高荣誉“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同时,还成为化工业的王者——领衔创办的奥克集团,实现了销售收入两千倍的增长,连续11年进入中国化工企业500强,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减水剂聚醚和晶硅切割液的制造商。

大学立志

1978年,全国高考恢复。此时朱建民刚满18岁,幸运地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高考生,并被沈阳化工学院辽阳分院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录取。

怀揣梦想和激情,朱建民踏进了大学的校门,但不久,兴奋劲就被简陋艰苦的学习环境和变动不定的学校以及学籍关系所吞没,“住的宿舍是以前农村生产队留下的,非常简陋,连厕所都没有。大冬天,上一个厕所要跑很远。”朱建民回忆道,“更何况,学校和学籍关系生死未卜。”

就在同学们情绪低落之际,一缕灿烂的阳光照耀进来。1979年12月的一天,朱建民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了一篇“试论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文章,顿时热血沸腾,感觉整个人都快燃了起来。

文章中“没有伟大的自信,注定干不出伟大的事业”“必须把精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滴水穿石”“天生我材必有用”“难能正可图大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立志是事业的大门”等一些经典名句,开启了朱建民奋斗的发动机。

“这是影响我一生最重要的文章。每次给大学生讲课、给公司青年骨干培训时,我都会推荐给他们阅读、学习、励志。”朱建民说。

在看到这篇文章后,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很快就确立人生目标,矢志以化学改变世界。

朱建民制定了5年学习奋斗的计划。起早贪黑,挑灯夜读,“甚至连牺牲的精神都有。”朱建民说,由于劳累过度,他和另外一个同学感染了胸膜炎、肺结核。“住院期间,我们依旧坚持天天学习。”

在朱建民的人事档案里,至今保存着一份大学毕业时的总结。朱建民在上面用钢笔工整地写道:“人应该有自己的信仰、理想,应该有自己的意志和进击的目标,而且更应该扎扎实实地为之奋斗乃至献身。这就是我四年大学生活中索悟到的一条人生真谛。”

大学毕业后,朱建民留校任教,但学习与奋斗从未中断。连续两次报考中科院某研究所研究生失利后,第三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导师金子林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承担了轻工部“七·五”攻关项目“脂肪醇窄分布聚氧乙烯醚”,开始了环氧乙烷窄分布聚合催化技术的研究,也开启了环氧乙烷精深加工事业的航程。

3年研究生下来,朱建民在环氧乙烷窄分布聚合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在国内表面活性剂学术会作了2次报告,通过了2项部级科技成果鉴定,并和导师一起在国内率先推广应用环氧乙烷窄分布聚合催化技术,引领了我国环氧衍生产品升级换代。

下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