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10月17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接13版)

2018-10-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3版)

4、联席主承销商: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联席主承销商: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二)律师事务所: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三)会计师事务所: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四)资信评级机构: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

(五)财务顾问: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六)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开户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账户名称: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丰台支行

联系人:石琳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万柳桥甲3号宝隆大厦

联系电话:13910913592

传真:010-63259674

(七)本期债券申请上市或转让的证券交易场所

(八)本期债券登记机构

四、认购人承诺

购买本期债券的投资者(包括本期债券的初始购买人和二级市场的购买人,下同)被视为作出以下承诺:

(一)接受本募集说明书摘要对本期债券项下权利义务的所有规定并受其约束;

(二)本期债券持有人认购、购买或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本期债券,均视作同意公司与债券受托管理人签署的本期债券的《债券受托管理协议》项下的相关规定;

(三)本期债券持有人认购、购买或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本期债券均视作同意并接受公司为本期债券制定的《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并受之约束;

(四)本期债券的发行人依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合法变更,在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并依法就该等变更进行信息披露时,投资者同意并接受该等变更;

(五)本期债券发行结束后,发行人将申请本期债券在上交所上市交易,并由主承销商代为办理相关手续,投资者同意并接受这种安排。

五、发行人与本期发行的有关机构、人员的利害关系

截至2018年3月31日,除下列事项外,本公司与本期发行有关的中介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及经办人员之间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股权关系或其他重大利害关系。

截至2018年3月31日,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债券(债券名称为11中化02,债券代码为122124.SH),持仓面额为6万元;股票账户累计持有江山股份(600389.SH)70,100股、盐湖股份(000792.SZ)12,500股。

截至2018年3月31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业务股票账户累计持有中化国际(600500.SH)股票1035818股,信用融券专户、资产管理业务股票账户均不持有该公司股票;股票账户累计持有扬农化工(600486.SH)64股;信用融券专户不持有该公司股票,资产管理业务股票账户累计持有该公司438,200股;股票账户累计持有江山股份(600389.SH)61,900股,信用融券专户、资产管理业务股票账户均不持有该公司股票;股票账户累计持有盐湖股份(000792.SZ)256800股,信用融券专户、资产管理业务股票账户均不持有该公司股票。股票账户、信用融券专户、资产管理业务股票账户均不持有中化化肥(0297.HK)公司股票和中国金茂(0817.HK)公司股票。

截至2018年3月31日,UBS AG(持有瑞银证券24.99%股权)持有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0500.SH)297,515股的 A股股票,占其总股本的0.01%;持有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0297.HK)44,265,452股的H股股票,占其总股本的0.63%;持有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817.HK)181,719,363股的H股股票,占其总股本的1.57%。

截至2018年3月31日,财务顾问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为发行人的控股子公司,本公司持有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

第二节 发行人及本期债券的资信状况

一、本期债券的信用评级情况

经中诚信证评综合评定,发行人的主体信用等级为AAA,本期债券的信用等级为AAA。中诚信证评2018年10月10日出具了《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18年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信用评级报告》(信评委函字[2018]G370-F2号),该评级报告会在中诚信证评网站(www.ccxr.com.cn)予以公布。

二、信用评级报告的主要事项

(一)信用评级结论及标识所代表的涵义

评定中化股份主体信用级别为AAA,评级展望稳定,该级别反映了中化股份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中诚信证评评定本期债券的信用等级为AAA,该级别反映了本期债券信用质量极高,信用风险极低。

(二)信用评级报告内容摘要及揭示的主要风险

正面:

1、核心业务行业地位领先。公司能源、化工、农业和地产等核心业务均具备较高的行业影响力,是我国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国内领先的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以及国内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和现代农业服务一体化运营企业,行业地位领先,且产业链布局完善,综合竞争实力强。

2、营销渠道成熟。公司能源和化工贸易等核心业务运营时间较长,销售经验丰富,已在国内市场具备很高的业务覆盖率,国外市场亦具备较完善的营销渠道,营销网络畅通,为业务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收入及盈利规模持续增长。受益于各板块业务发展及原油价格上涨,公司近年收入及盈利规模大幅增长。2015~2018.Q1,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3,559.30亿元、3,701.03亿元、5,110.95亿元和1,526.58亿元;同期,经营性业务利润分别为10.12亿元、86.83亿元、127.19亿元和34.79亿元;净利润为13.68亿元、38.64亿元、86.33亿元和32.51亿元。

4、融资能力强。公司多次在资本市场融资,下属控股及参股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直接融资渠道顺畅;同时截至2017年末,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尚有未使用授信余额3,862.24亿元,备用流动性充沛,整体融资能力强。

关注:

1、债务水平持续上升。2015~2017年,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2,419.24亿元、2,795.11亿元和3,186.42亿元;同期总债务分别为1,461.49亿元、1,651.70亿元和1,726.2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1.65%、73.20%和77.46%;总资本化比率为60.43%、65.05%和61.75%。近年来,公司债务规模呈持续扩张趋势,财务杠杆不断升高。

2、市场波动风险。公司以经营油品、化工品和化肥等大宗基础原材料及下游产品为主,普遍具有较大的周期性特征,价格受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以及产品供需情况影响较大,产品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易对公司盈利造成一定影响。

(三)跟踪评级的有关安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评级行业惯例以及中诚信证评评级制度相关规定,自首次评级报告出具之日(以评级报告上注明日期为准)起,中诚信证评将在本期债券信用级别有效期内或者本期债券存续期内,持续关注本期债券发行人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经营或财务状况变化以及本期债券偿债保障情况等因素,以对本期债券的信用风险进行持续跟踪。跟踪评级包括定期和不定期跟踪评级。

在跟踪评级期限内,中诚信证评将于本期债券发行主体及担保主体(如有)年度报告公布后两个月内完成该年度的定期跟踪评级。此外,自本期评级报告出具之日起,中诚信证评将密切关注与发行主体、担保主体(如有)以及本期债券有关的信息,如发生可能影响本期债券信用级别的重大事件,发行主体应及时通知中诚信证评并提供相关资料,中诚信证评将在认为必要时及时启动不定期跟踪评级,就该事项进行调研、分析并发布不定期跟踪评级结果。

中诚信证评的定期和不定期跟踪评级结果等相关信息将根据监管要求或约定在中诚信证评网站(www.ccxr.com.cn)和交易所网站予以公告,且交易所网站公告披露时间不得晚于在其他交易场所、媒体或者其他场合公开披露的时间。

如发行主体、担保主体(如有)未能及时或拒绝提供相关信息,中诚信证评将根据有关情况进行分析,据此确认或调整主体、债券信用级别或公告信用级别暂时失效。

三、发行人的资信情况

(一)发行人获得主要贷款银行的授信情况

本公司在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信情况良好,与多家银行保持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获得很高的授信额度,间接债务融资能力强。截至2018年3月31日,发行人银行的授信额度共计约为4,855亿元人民币,尚有约3,862.24亿元人民币额度未使用。

(二)与客户往来情况

最近三年及一期,在与主要客户发生业务往来时,发行人未曾发生严重违约情况。

(三)最近三年及一期发行的债券以及偿还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均已按期足额偿报告期内应付的债券本金及利息。最近三年及一期,本公司未发生延迟支付债券及其他债务融资工具本息的情况。

发行人于2018年9月12日公开发行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一)(以下简称“18中化Y1”)、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以下简称“18中化Y2”),实际发行规模为人民币30亿元。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上述募集资金在扣除必要的发行费用后已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的规定全部使用完毕。

(四)本期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及其占发行人最近一期净资产的比例

截至募集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累计存续可续期公司债券余额(仅包括境内公开发行的可续期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为50.00亿元,本期发行的公司债券规模为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本期债券发行完毕后,本公司的累计可续期公司债券余额为80.00亿元,未超过发行人最近一期未经审计合并口径净资产的40%。

(五)最近三年及一期的主要偿债指标(合并报表口径)

注:

未经特别说明上述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 = 总负债÷总资产×100%

贷款偿还率 = 实际贷款偿还额/应偿还贷款额

EBITDA利息倍数 = (利润总额+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资本化利息+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

利息偿付率 = 实际支付利息/ 应付利息

第三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发行人概况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二)发行人设立情况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于2009年5月27日出具的《关于设立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国资改革[2009]358号)以及于2009年6月24日出具的《关于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国资产权[2009]447号),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发起方式设立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作为发行人的主要发起人以其原持有的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股份或股权及其他资产出资,对发行人的持股比例为98%;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现金形式出资,对发行人的持股比例为2%。

根据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5月27日出具的利安达验字[2009]第1015号《验资报告》,确认发行人的第一期出资(货币1,194,000.00万元)已经全部缴足。2009年5月31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就发行人设立相关事宜作出决议。2009年6月1日,发行人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完成注册登记,取得100000000042135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根据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6月26日出具的利安达验字[2009]第1018号《验资报告》,确认发行人已经收到发起人股东对发行人的第二期出资共计2,786,000.00万元。连同第一期出资,发行人累计实收资本3,980,00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0%。2009年6月26日,发行人完成了实收资本变更为3,980,000万元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换领了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三)发行人近三年的实际控制人变动情况以及报告期末的股东情况

1、实际控制人变动情况

报告期内,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一直为国务院国资委。

2、报告期末的股东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发行人的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四)重大资产重组情况

发行人于报告期内未发生导致公司主营业务和经营性资产发生实质性变更的重大资产购买、出售、置换情况。

(五)重要权益投资情况

1、发行人的主要子公司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发行人的主要子公司情况如下:

(1)发行人控股的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①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国际”)于1998年在北京成立,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500。中化国际是本公司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在化工品物流、橡胶、化工、石化、冶金、能源等领域从事物流、实业投资、贸易等经营项目,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国际”)于1998年在北京成立,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500。中化国际是本公司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在化工品物流、橡胶、化工、石化、冶金、能源等领域从事物流、实业投资、贸易等经营项目,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化国际经审计的总资产为557.61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08.07亿元(不含少数股东权益)。2017年,中化国际实现营业收入624.6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8亿元。

②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

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化肥”)是由“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于2006年12月更名而来。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华德丰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于1994年5月26日在百慕大注册成立,其普通股于1996年9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04年2月起,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化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华德丰集团有限公司的单一大股东。2004年5月,华德丰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物业投资以及投资控股业务。2005年7月27日,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成功收购China Fertilizer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并于2005年7月2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重新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化肥行业首家在香港上市,以分销服务为导向、产业链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的综合型化肥公司。2006年12月,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Sinochem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相应变更为Sinofert Holdings Limited。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化化肥经审计的总资产为223.18亿元,所有者权益为68.38亿元(不含少数股东权益)。2017年,中化化肥实现营业收入176.94亿元,净利润-22.08亿元。

③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金茂”)于2004年6月2日在香港成立,2007年8月17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中国金茂的主营业务为高端物业项目开发、物业租赁及酒店经营。截至2012年12月31日,本公司通过全资附属的子公司中化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中国金茂53.98%的股份。

中国金茂以中国“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发展区域,致力于在一线城市黄金地段发展高技术、环保、节能及具有独特艺术设计的高端商业项目。目前,公司已在北京、上海、三亚、长沙等地开发了多个优质项目,其中包括北京凯晨世贸中心、上海金茂大厦、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等地标性商业地产项目,以及北京广渠金茂府、重庆金茂珑悦、上海东滩金茂逸墅、丽江金茂雪山语、长沙金茂梅溪湖、青岛市南金茂湾等住宅项目,形成了以“府、悦、墅、山、湖、湾”为代表的“金茂”系列城市高端精品住宅产品。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金茂经审计的总资产为2,220.44亿元,所有者权益为328.52亿元(不含少数股东权益)。2017年,中国金茂实现营业收入312.04亿元,净利润39.78亿元。

(2)发行人其它主要子公司基本情况

①中化石油有限公司

中化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石油公司”)成立于1988年5月21日,是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的进出口业务,是中化股份在国内经营石油贸易的专业公司。国际化经营为中化石油公司一大经营特色,中化石油公司具有开展石油贸易的国际品牌和竞争力。

中化石油公司业务主要集中于原油贸易和成品油贸易、分销两方面,主要经营商品有原油、燃料油、汽油、柴油、航煤、液化气等;主要经营方式包括进出口、国际转口、加工贸易、纸货操作、内贸分销。

原油业务包括代理国内炼厂进口和自营国际转口两类。目前,中化石油公司拥有海外长约货源4,000万吨,来源遍及中东、西非、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国际转口市场遍及东亚、东南亚、地中海周边、南美、北美等地区。

成品油业务包括燃料油、航煤、石脑油等油品的自营和代理进口,以及这些油品的国际转口;代理中化参股的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柴油、汽油、煤油的出口。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化石油公司经审计的总资产为526.26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80.03亿元。2017年,中化石油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9.24亿元,净利润24.21亿元。

②中化香港(集团)有限公司

中化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香港”)成立于1989年,为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下辖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子公司,是本公司的境外持股平台。中化香港自1994年开始在香港开展业务,至今已经成为执行本公司经营战略最主要的海外平台。目前,中化香港的业务包括3个部门,为化肥、房地产和其它(其他业务包括化学产品贸易、证券投资等)。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化香港的总资产为2,675.05亿人民币,所有者权益为799.68亿人民币(不含少数股东权益)。

2、发行人的重要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发行人重要的合营、联营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下:

二、发行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基本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发行人的控股股东为中化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一)发行人控股股东情况介绍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中化集团持有本公司39,004,000,000股股份,占本公司总股本的98%。

中化集团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进口公司,1961年更名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2003年全称更名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2017年更名为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化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中化集团目前持有北京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100000411L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434.0421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宁高宁;注册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28号凯晨世贸中心中座。

中化集团的经营范围为:化肥内贸经营;境外期货业务(原油、成品油、天然橡胶,有效期至2018年6月1日);对外派遣实施承包境外工程所需劳务人员;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0年8月19日);批发预包装食品(有效期至2022年8月4日);组织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石油炼制、加油站和石化仓储及物流的投资管理;组织化肥、种子、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物流、投资及管理;组织橡胶、塑料、化工原料(化学危险品除外)、氟化工、煤化工、医药等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物流、投资及管理;组织矿产资源,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投资及管理;组织酒店、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及经营和物业管理;进出口业务;资产及资产受托管理;招标、投标业务;与上述业务相关的设计、咨询、服务、展览和技术交流;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化集团经审计的总资产为4,171.95亿元,净资产为1,139.53亿元;2017年度,中化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188.23亿元,净利润84.17亿元。

截至2018年3月末,中化集团总资产为4,466.41亿元,净资产为1,165.81亿元,中化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540.39亿元,净利润33.19亿元。

截至目前,中化集团所持本公司股份不存在质押、冻结情况及重大权属纠纷。

(二)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情况介绍

中化集团系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国务院国资委为中化集团的唯一出资人,本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三)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股权关系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之日,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股权关系如下:

(四)股权质押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控股股东中化集团所持有的发行人的股权不存在被质押或被冻结的情况。

三、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之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基本情况见下表:

(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经历

1、董事

宁高宁,现任本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HK,00297)董事长,远东宏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化香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担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等职务。2016年加入中化集团。1983年7月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1986年10月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高级国际商务师。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联席主席,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主席,国际商会执行董事;曾3次当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连续10年获《中国企业家》评选的“年度最具影响力25位企业领袖奖”,入选《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CNBC“亚洲最佳商业领袖”以及《亚洲企业管治》杂志年度“亚洲区最佳公司董事”等。

张伟,现任本公司总裁,同时担任中化集团党组副书记,中化能源事业部董事长,中化欧洲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化美洲集团公司董事长。1995年加入中化集团,历任中化化肥公司副总经理、中化国际实业公司副总经理、中化道达尔油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1995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化工专业,2005年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

冯志斌,现任本公司董事,同时担任中化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化帝斯曼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组织部政策研究室、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工作,2000年加入中化集团,历任中化集团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职务,且先后兼任投资部总经理,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HK,00297)总经理。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业投资、并购和企业管理经验。198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专业,2002年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高级国际商务师。

朱永亮,现任本公司职工董事,同时担任中化集团董事会职工董事,党群工作部主任。1990年毕业于空军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大专,199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空军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4年9月参军,曾任空军后勤学院十三队学员、空军汾阳场站油料股技术员、空军第八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空军汾阳场站孝西转运站指导员、空军第四研究所政治部干事。2002年5月转业加入中化,曾在集团党群工作部工作,历任党群工作部宣传部部门经理、党群工作部主任助理、党群工作部副主任、主任至今。

2、监事

宋玉增,现任本公司职工监事,同时担任中化集团党组纪检组副组长、纪检监察部(巡视办)主任、职工监事。曾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1989年加入中化集团,历任中化威洛基公司财务部经理、中化国际橡胶公司财务部副经理、中化审计处一科副科长、审计部海外科副经理、石油中心审计分部经理、审计稽核部副总经理及总经理职务。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稽核经验。1987年本科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2005年本科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专业,2010年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3、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李彬,现任本公司副总经理,同时担任中化集团副总裁、党组成员,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曾先后担任沈阳化工研究院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职务。具有扎实的化工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科研管理、企业管理经验。1982年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杨林,现任本公司财务总监,同时担任中化集团总会计师,兼任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曾在北京市商业干部管理学院、德国西门子公司、德国威拉公司工作,1994年加入中化集团,先后担任中化集团财务部副总经理、资金管理部总经理、中化集团副总会计师、中化股份财务副总监等职务,并曾兼任投资发展部副总经理。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工作经验。1985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商业大学商业企业管理专业,高级经济师。

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设置符合《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要求。

(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兼职情况

1、在股东单位兼职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之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股东单位兼职情况如下:

2、在其他单位兼职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除本公司股东单位、本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公司以外的其他单位兼职情况如下:

(四)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本公司股票及债券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本公司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未持有本公司股票及债券。

四、公司主营业务基本情况

(一)能源业务

本公司的能源业务中主要包括石油炼制、石油贸易、仓储物流、分销零售。

1、石油贸易

石油贸易是本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凭借良好的信誉和经营渠道、技术优势,公司与世界上主要石油公司和金融机构在石油贸易和风险管理方面保持着长期合作,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原油和专业化服务,形成了稳定、广泛的全球贸易渠道。

原油方面,本公司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曼等众多产油国政府及其国家石油公司保持了良好合作关系,拥有进口原油长约超过6,000万吨/年,形成较强的境外石油获取能力,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原油和专业化服务,已成为中国、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区炼厂的重要原油供应商。

除此之外,公司还从事航煤、石脑油、免税船用柴油和其它轻油的代理进口及自营业务。2017年,公司原油进口量为4,016万吨,同比下降6.28%,转口量为9,473万吨,同比增长20.12%。为保障石油贸易业务开展,公司与国际大型船东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租船服务。目前,公司拥有5艘超级油轮(VLCC)。2018年1-3月,公司石油贸易经营总量达3,861万吨。

2、石油炼制

本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涉足石油炼制业务,本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的中化泉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已于2014年正式投入生产运营。中化泉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是中国“十二五”规划期间建成投产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致力于打造高效节能、清洁环保、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大型现代化炼化企业,产品主要有汽油、柴油、煤油和聚丙烯等石化产品,其中汽柴油全部达到欧V标准,将成为行业内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炼化企业之一。该项目的建成投产,进一步完善了中化石油业务产业链,增强了公司产业竞争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国家能源产业布局,有效拉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随着后续项目陆续上马,公司在泉州将建设具有3,000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乙烯规模的世界级现代化石化企业基地。

目前中化泉州生产运营保持平稳、安全运行,其中:2015年加工原料油997万吨,2016年,在各装置安全平稳运行前提下,不断提高全厂负荷和优化加工流程,累计生产产品1,072吨,累计销售产品1,04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48亿元,得益于公司紧抓国内外市场有利时机,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加大产品出口等措施,取得当期较好经营业绩,实现利润总额31.53亿元;2017年加工原油1,173万吨,同比略有增长。

3、仓储物流

截至2018年3月末,本公司自有产权的石化仓储容量约510万立方米,现拥有3,000吨到30万吨级多种规模配套码头体系,覆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渤海湾地区,商业石化仓储规模位居国内前列,是我国综合服务能力最强的第三方石化仓储物流服务商之一。

依托完善的石化仓储物流网络,本公司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用油需求最大的沿海沿江地区提供原油、成品油及化工品储运和中转服务,促进相关区域成品油市场和炼厂平稳运行。

2014年,在推动石化仓储物流在建项目顺利开展的同时,公司通过大力开发新客户和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石化仓储物流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仓储中转量突破4,600万吨,规模创历史新高,经营利润保持稳定。2015年,国际油价月差逐渐拉宽,贸易商操作套利空间增大,租罐囤油意愿大幅提升,公司抓住有利内外部市场机遇,强化运营,罐容接近满负荷运营,业务结构继续保持稳定,累计实现仓储中转量4,833万吨,同比增加5%。2016年,公司业务结构继续保持稳定,累计实现仓储中转量4,887万吨,同比增加1.12%。2017年,公司业务结构继续保持稳定,累计实现仓储中转量4,941万吨,同比增加1.11%。2018年3月末,累计实现仓储中转量1,264万吨。

4、分销零售

国内成品油分销与零售网络建设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已形成了覆盖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主要市场及核心城市的成品油分销零售网络,在湖南等内陆地区的销售网络也日趋成熟,已成为国内第四大油品分销零售力量。

公司在福建和广东地区自主建设的加油站网络持续快速发展,与法国道达尔集团在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共同开发的加油站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公司不断完善成品油销售体系建设,截至2018年3月末,已拥有20家省级销售公司,公司在建和运营的加油站超过1,300座,“中化石油”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农业业务

本公司作为中国农业投入品一体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农业业务主要包括化肥业务、种子业务和农药业务。

1、化肥业务

本公司经营化肥业务的主体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化肥供应商和分销服务商之一,业务涵盖资源开发、研发、生产、分销、农化服务全产业链,对保障国内化肥供应、促进农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中化化肥实现销售总量1,304万吨,2016年,中化化肥实现销售总量913万吨,2017年,中化化肥实现销售总量1,010万吨。2018年一季度,中化化肥销售总量287.6万吨。

(1)资源组织

中化化肥依托强大的资源储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提供高质量的化肥产品,推动中国化肥产业进步。公司参控股化肥生产企业14家,年产能超过1,200万吨,是中国生产化肥品种最多、最齐全的企业,产品涵盖各种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及配方肥、微肥、缓控释肥、有机肥、生物肥及其他新型肥料。中化化肥还是国内拥有磷矿资源最多的企业之一,拥有3亿吨优质磷矿资源和国内唯一可年产30万吨符合国际标准的饲料级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的生产企业。

截至2017年末,全国分销中心总数达到超过6000家,全面覆盖中国重要农业省份,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进口业务

中化化肥继续保持与全球主要化肥生产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强化海外资源采购能力,保持了中国最大的化肥进口商和进口化肥主渠道地位,为保障国内紧缺化肥资源供应、调剂余缺发挥积极作用。作为国家年度钾肥进口联合谈判机制内的主谈企业之一,中化化肥为保障中国钾肥进口和保持全球钾肥价格洼地地位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3)营销网络

作为中国最大的化肥产品分销商,本公司拥有国内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化肥分销网络体系,并积极、持续强化营销服务能力建设和基层客户开发。截至2017年末,在全国拥有由18家分公司、超过6,000家分销网点组成的综合性营销服务网络,覆盖中国95%的耕地。同时,公司通过380余座分拨库及配送仓库,形成超过250万吨的化肥存储能力,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便捷配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逐步形成“安全、便捷、低成本”的一体化农资物流体系。在持续推进终端核心门店建设以及大客户开发的同时,中化化肥与民生银行、广发银行、中国邮储银行签订了小额贷款合作协议,为广大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2014年7月,“买肥网”正式上线,公司在B2B电商领域迈出了突破性一步。

(4)农化服务

中化化肥积极发挥行业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努力成为行业内技术先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典范,努力成为国家农业安全的重要依靠力量。2015年重点推进农化讲座及免费测土服务、试验示范田创建、维权打假护农行动等农化服务工作,并与国家农业部、地方农业部门等合作推广科学施肥示范县创建、双增二百、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项目。截至2017年末中化化肥累计开展各项活动14,121场次,创建示范田588块,受益农民超过150万人。

(5)科技创新

中化化肥在“服务产业的科技创新战略”指引下,成立了成都研发中心、农业研发中心,目前已建成3个分公司级研究中心以及4个企业技术中心。中化化肥年均科技投入超亿元,主要用于生产工艺节能降耗改进、关键技术攻关、新型肥料研发、科技服务和推广等。截至2017年末,中化化肥正在申请专利114项,累计获授权专利180项。

2、种子业务

本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集种子及优质农副产品的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行业龙头企业。

在研发方面,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为中国培育本土的创新种质资源。旗下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生物技术试验大楼已投入使用,常规育种基地及筛选测试网络覆盖全国主要生态区域,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高标准商业化育种平台已初具规模。2016年,首个海外研发中心落户孟加拉国,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研发中心,也是其“出海战略”落地的重要一步,从种子贸易向属地化研发、生产和经营转变,标志着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走出去”步伐进一步提速。

在生产加工方面,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建立了覆盖主要作物种植区域的制种生产基地,并配套建设了15个现代化种子加工储运中心,年可生产加工高质量种子2.5亿公斤(含参控股企业)。

在营销服务方面,截至2018年3月末,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建立23家省级营销服务中心,并构建了全过程技术服务体系,以及集种子、农药、化肥为一体的全国农业投入品营销服务体系。

3、农药业务

农药业务是本公司农业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范围涵盖产品研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及分装、产品登记、品牌营销等产业链各环节,其中专利农药开发在国内居领先地位。2014年,公司完成下属农化企业整合,农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62.1亿元,规模位居国内前列。

在研发方面,公司下属的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均为国家级农药研发平台,已有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农药获得登记并实现销售,其中“氟吗啉”、“爱可”系列创制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生产方面,公司目前已形成了沈阳、扬州、南通、连云港四大生产基地,年原药总产能18万吨,覆盖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四大类共40余个有效成分,吡蚜酮、硝磺草酮等品种的生产规模与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营销方面,中化国际拥有马歇特、新马歇特、禾耐斯、拉索4个品牌在中国的商标所有权,以及农达、罗地欧、欧迈斯、全蚀净、农民乐5个由供应商授权全国独家经销的品牌,在国内高端农药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收购了孟山都在印度、泰国、菲律宾、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六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酰胺类产品业务,在东南亚地区拥有60个产品品牌;取得了孟山都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地区的农达产品独家经销权,成功进入澳新市场。2017年全年,累计销售18.04万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1.4亿元。2018年第一季度,累计销售5.0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5.68亿元。

(三)化工业务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在天然橡胶及橡胶化学品、精细化工、化工物流等领域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国内占有领先的市场份额和较强的交易地位。

未来,公司将结合“创新型精细化工产业战略”的要求,集中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积极探索新领域,目标成为中国领先的创新型精细化工企业平台。

1、橡胶业务

本公司是中国最早开展天然橡胶贸易的企业,目前已建立起集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的全球产业链。通过国内外一体化经营,子公司中化国际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强的橡胶经营服务商,也是国际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天然橡胶资源产业运营商,资源地遍布东南亚、西非和中国的海南、云南,市场和主要客户覆盖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形成了国际国内一体化、上下游全链条经营的独有格局,并成为实施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先行者。截至2017年底,公司拥有海内外天然橡胶可种植面积8.2万公顷,在中国、印尼、泰国、西非有天然橡胶加工厂33间,年加工能力超过150万吨,2017年实现天然橡胶销量超过113万吨,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前一。至2017年底,中化天然橡胶已成为全球布局、全产业链运营的业务,加工产能达到150万吨,总土地面积达12.3万公顷,天然橡胶已种植面积3.3万公顷,成为全球天然橡胶行业有独特竞争力的行业领导者。

在资源拓展方面,中化国际先后成功并购马来西亚EUROMA RUBBER公司、新加坡上市公司GMG、泰国德美行(TBH)和比利时公司SIAT。公司系国内最大的橡胶经营服务商,业务覆盖天然橡胶从种植、生产加工到贸易分销的全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2 万公顷橡胶种植土地储备,具备140 万吨/年的天然橡胶生产加工能力。在长约资源获取方面,除了传统的泰国、马来西亚资源,中化国际目前又成为印尼胶在中国市场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同时,公司对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大湄公河流域新兴市场资源的开发也取得明显成效。

在生产加工方面,中化国际不断优化完善全球产能布局,目前在西非、东南亚和国内云南、海南等天然橡胶主产区已完成加工生产的全球布局。

在营销服务方面,中化国际不断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通过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点、中心仓库及物流配送服务设施以及新加坡等海外营销平台,提高对下游客户的营销服务能力。中化国际与普利斯通、米其林、大陆等国际前十的轮胎厂商战略合作进一步强化,营销规模不断扩大。

在橡胶化学品业务方面,中化国际控股的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橡胶化学品供应商,产品包括橡胶防老剂PPDs以及中间体RT培司、不溶性硫磺、高纯度TMQ等,其中,6PPD及关键中间体RT培司的产能和市场销售份额占比均居全球前列。此外,中化国际还拥有专业的橡胶化学品技术支持服务团队,是国内外知名企业卤化丁基橡胶、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等产品的核心经销商,在韩国、印尼、泰国、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拥有广泛的营销渠道。2017年,累计销售113万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截止2018年3月末,累计销售27.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2、精细化工业务

公司在水性聚氨酯、水性功能性材料、聚醚原材料、聚氨酯产品等领域,与国内外技术领先企业开展战略合作,部分水性涂层产品在细分市场建立了领先的市场地位。

本公司下属的扬农集团在苯的氯化硝化系列产品、农用和卫生用菊酯、环氧氯丙烷等领域具有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其中苯的氯化、硝化系列产品产能位居全球前列,卫生和农用拟除虫菊酯产品产能和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前列。扬农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套生物基甘油法环氧氯丙烷工业化生产装置产能居国内领先,并拥有四个配套齐全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其中宁夏中卫基地拥有稀缺的光气定点生产资质。

此外,扬农集团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化工研究所和工程技术公司,拥有聚氨酯及水性PUD研发中心,在农药、医药中间体、树脂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转化能力。

3、化工物流业务

发行人化工物流分部提供船运、集装罐租赁和货代仓储等物流服务,主要通过下属的中化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物流公司”)展开经营活动。

2017年11月2日,中化国际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决定处置中化国际物流公司。中化国际决定终止物流业务,而专注于精细化工主业。国际物流公司的处置预计将于2018年完成。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化国际已经签署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转让协议,以人民币34.5亿元出售国际物流公司100%股权,国际物流公司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四)地产业务

本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的主业包含酒店、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的中央企业之一,主要通过旗下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金茂进行经营。

中国金茂业务板块涵盖高端地产开发、商业租赁、酒店投资与经营、零售商业开发与运营,开发了以“金茂”品牌为核心的高端系列产品。截至2017年末,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长沙等地开发了多个优质项目,拥有包括上海金茂大厦、北京凯晨世贸中心、南京国际广场等多个城市地标项目;投资持有多家五星级豪华酒店。

1、项目开发

中国金茂专注于高端精品项目的开发,开发了北京凯晨世贸中心、上海金茂大厦、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等地标性商业地产项目,以及北京广渠金茂府、北京望京金茂府、重庆金茂珑悦、上海东滩金茂逸墅、丽江金茂雪山语、长沙金茂梅溪湖、青岛市南金茂湾等住宅项目。

2015年,中国金茂全年签约销售额首次突破人民币300亿元,全年销售收入约港币221亿元。2016年,中国金茂全年签约销售收入为485亿元,较上年增长61%。2017年,中国金茂全年签约销售收入为693亿元,较上年增长约43%。2018年1-3月,中国金茂实现签约销售收入387亿元。

中国金茂配合物业买家办理按揭融资属于房地产行业惯例,截至2018年3月末,中国金茂涉及个人购房按揭贷款业务的余额为124.29亿元。

2、物业租赁

中国金茂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持有和经营多座高级写字楼,均为城市核心政务或商业中心的地标建筑,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入驻,出租率保持高位,租金水平持续提升。

截止2017年末,中国金茂持有的商务租赁及零售商业运营总面积达781,295平方米。其中,北京凯晨世贸中心建筑面积为110,760平方米;金茂大厦(含酒店)建筑面积为216,462平方米;中化大厦建筑面积为49,066平方米;南京玄武湖金茂广场一期(含酒店)建筑面积为139,806平方米;长沙梅溪湖国际研发中心建筑面积为14,963平方米;金茂丽江J·LIFE时尚生活中心建筑面积为21,893平方米;青岛金茂湾商业建筑面积为61,142平方米;嘉苑广场建筑面积为25,480平方米;长沙览秀城建筑面积为141,723平方米。

3、酒店经营

本公司与国际著名酒店管理集团合作,坚持走高端精品路线,投资建设了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金茂三亚丽思卡尔顿酒店、金茂三亚希尔顿大酒店、金茂北京威斯汀大饭店、北京王府井万丽酒店、南京威斯汀大酒店等多家五星级豪华酒店,位于一线城市或著名风景区的黄金地段,在当地豪华酒店市场均奠定了领先地位。截至2017年末,公司在全国共拥有十家酒店,分别位于北京、上海、三亚、深圳、南京、丽江、长沙,总建筑面积约63.7万平米,客房3,975间。

4、零售商业开发与运营

中国金茂零售商业业务坚持“轻重并举、创合创新”的发展模式。“轻重并举”是公司商业板块实现有质量的快速增长的核心基石。所谓“重”,是指通过依托公司优质商业资产,在城市核心区、高品质旅游目的地打造出高收益、高品质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树立商业建设及运营管理标杆,形成金茂商业品牌影响力。目前公司旗下在运营及在建的商业项目包括以南京金茂汇、长沙览秀城等为代表的城市级商业,以丽江J·LIFE等为代表的旅游地产商业,以上海J?LIFE等为代表的商务配套商业,以青岛金茂湾购物中心等为代表的社区商业。所谓“轻”,是指通过轻资产管理服务输出,以委托管理为主,以包租操盘、合资经营模式为辅,积极发挥公司基于全价值链的专业管理及服务能力,从规划研策、工程建设、招商管理、运营管理、资产退出等各环节,帮助合作方盘活存量商业资产,提升物业品质,重塑商业价值,创造管理效益,在合作共赢中持续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影响力。

(五)金融业务

公司的金融业务涵盖信托、证券投资基金、财务公司、人寿保险等领域,形成了资质较为齐全的非银行金融业务发展框架,培育出了“外贸信托”、“诺安基金”、“中宏保险”等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在整体风险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与本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逐年提高。

1、信托业务

本公司从事信托业务的专门机构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贸信托”),注册资本22亿元,是中国银保监会直接管理的信托公司和中国信托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之一。

外贸信托已形成银信类、证券类、私募投融资和创新业务类四大主营业务群,包括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证券投资信托、定向增发、房地产信托、基础设施信托、消费金融信托、工商企业信托、私募股权投资等多种业务。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了“五行财富·财富管理”品牌,专注于为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富管理及增值服务,开启信托公司财富管理的先河。

截至2017年末,外贸信托净资产89.53亿元;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5,006.09亿元,2017年累计为客户分配信托收益194.68亿元。凭借在金融市场上的卓越表现,2017年1月,外贸信托在“惠裕全球家族智库2017年会”上荣获“最具竞争力家族服务平台机构”大奖;2017年9月,在“亚太财富论坛”上,外贸信托凭借多年来在财富管理和服务创新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果,再度荣获“金臻奖——最佳信托机构”重量级奖项;2017年12月,在《金融时报》联合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颁布“2017年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金龙奖”,外贸信托荣获“年度最佳财富管理信托公司”荣誉。

截止2018年3月末,外贸信托净资产91.63亿元,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5,055.30亿元,累计为客户分配信托收益62.68亿元。

2、证券投资基金

本公司参股投资了诺安基金和宝盈基金两家基金管理公司。本公司作为主发起人的诺安基金成立于2003年12月,截至2018年3月末,公司共管理基金75只,管理资产规模793.62亿元。公司拥有QDII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资格,并为首批获得专户理财资格的基金公司之一。

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注册地深圳。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是发起设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管理、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以及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公司旗下基金产品齐全、风格多样。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共管理基金26只,管理规模407.78亿元已构建了涵盖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等较完备的产品线,能够满足各类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

3、财务公司

本公司下属的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成立,是经中国人民银行认可,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并受中国银保监会监管的财务公司。公司业务类型涵盖资金池建设、融资服务、资产管理、金融中介等。公司开业以来,以“依托集团、服务集团、规范运营、创新开拓”为宗旨,着力拓展业务范围,积极创新业务品种,服务内涵不断丰富,金融研发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已形成全球资金池、融资服务、资产管理和金融中介四大核心业务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为中化集团产业发展和战略转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服务和支持作用。

4、人寿保险

本公司与加拿大宏利人寿保险(国际)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宏保险”)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首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公司现拥有约16,000名员工和营销员,为百万客户提供专业的金融保险服务。20年来,中宏保险以稳健的经营致力于成为合资寿险公司的典范,在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四川、山东、福建、重庆、辽宁、天津、湖北、河北和湖南等地的国内50多个城市实现稳步发展。

(六)公司最近三年及一期业务板块的构成情况

1、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构成情况

报告期本公司营业收入及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报告期本公司营业成本及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2、营业毛利润及毛利率情况

报告期公司各板块毛利和毛利率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七)公司的经营方针及发展战略

近年来,本公司不断整合业务优势,完善业务体系,逐渐形成了以能源、农业、化工、金融、地产为核心的五大业务版块。2017年9月,中化集团党组审议并通过《中化集团2018-2020年发展战略指引》,明确提出面向未来的创新升级战略,新战略内涵主要包括“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两方面,进一步明确了集团战略定位,提出将集团发展动能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吹响了中化集团打造创新型企业的号角。根据公司最新战略,中化集团全新的战略定位为“以石油化工为基础、以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为引领的创新型的综合性化工企业,涵盖地产和金融的有限多元化投资控股公司”。

其中,各事业部具体发展战略如下:

1、能源事业部

本公司是中国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从事石油业务已有6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稳步发展,公司已成为具有国际化特色、产业链完整、营销服务能力突出的现代企业;2016年,在成立能源事业部的基础上,公司重新梳理发展战略,决定以石油贸易和分销为核心,炼化业务为支点,仓储提供服务支持,协同发展、放大经营,目标成为上下游一体化运作、可持续、可盈利的国家石油化工公司。

在未来发展战略中,能源事业部将围绕石油化工产业链,加快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促进炼化产业由燃料型工业向原料型工业转型;发展能源化工互联网,促进贸易、分销、仓储、零售等业务构建新的商业模式。

2、农业事业部

本公司的农业业务目前涵盖化肥、农药和种子三大农业投入品,公司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农业投入品综合服务商,为中国及世界的农业发展和粮食供应安全作出贡献。

未来,农业事业部将以生命科学为引领,优化提升农资产品结构,促进农资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加阳模式的中国版,提供农业种植的综合解决方案,以促进优质农资产品科学利用为核心构建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并以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

3、化工事业部

化工业务是本公司传统优势业务,经营范围涉及橡胶及制品、石化原料等,在国内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和较强的交易地位。未来,化工事业部将结合“创新型精细化工产业战略”的要求,集中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积极探索新领域。

在未来发展战略中,化工事业部将聚焦精细化工领域,优化提升农药、氟化工、橡胶助剂等现有精细化工业务;依托现有精细化工业务基础,以材料科学为引领,以车用材料为重点,大力发展锂电池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节能型轮胎材料等系列新材料,延伸发展锂电池等相关新能源,积极获取优质锂资源,适当兼顾发展电子化学品等其它化工新材料;强化农药业务与其它农资销售与农药综合服务的协同。

4、地产事业部

本公司地产业务秉承“一体化整合—规模化扩张—专业化运营”的发展路径,经历了经营主体成立、内部整合、上市、规模扩张、专业化分拆等过程;2011年以来,中国金茂始终坚持高端定位和精品路线,打造住宅、酒店、商业产品品牌,产品影响力得到持续提升,品牌价值大幅增长。

在未来发展战略中,中国金茂将坚持“城市运营商”的战略定位,继续聚焦“双轮两翼”核心业务,提升产业导入能力,重点加强教育、医疗等稀缺资源导入,助力城市升级与产业升级。在保持高端定位的同时,实现业务规模适度扩张。

5、金融事业部

本公司金融业务目前已覆盖信托、融资租赁、证券投资基金、财务公司、人寿保险等领域,形成了资质较为齐全的非银行金融业务发展框架。近年来,本公司金融业务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在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与其他主业协同作用更加明显,为推动本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在未来发展战略中,金融事业部将以外贸信托为重点,大力发展小微金融等主动管理业务,进一步强化公司金融业务比较优势;以中化资本为载体,择机获取银行、第三方支付等新牌照,推进融融协同;设立系列产业投资基金,通过财务公司等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推进产融协同。

五、公司所在行业情况及公司面临的主要竞争状况

(一)公司所在行业情况

本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石油、农业、化工、房地产及金融行业,是中国四家国家石油公司之一、中国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种子)一体化经营企业、领先的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之一,并在高端商业地产和非银行金融业务领域具有广泛影响。

1、石油行业

(1)行业基本情况

石油行业的经营模式涉及原油勘探开发、仓储物流、炼化生产、成品油贸易等多个环节,产业链较长。上游主要是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与生产阶段,中游是石油资源的存储与运输,下游则是石化产品加工、成品油的炼制与销售等。大型石油公司多采用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模式,产业链多环节协同发展,上游勘探和生产板块得到稳定和可持续的市场,下游炼化板块取得稳定的原料来源。上下游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有利于抵御行业供需变化及油价波动风险,增强行业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

产业链上游的石油勘探是寻找石油资源的过程,也是高投入、高风险、技术密集的复杂系统工程。既需要依靠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等间接手段,更需要依靠钻井勘探等直接手段开展工作。石油的开发与生产则是依据勘探成果制定合理开发方案,使油田按预期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长期生产,直至开发结束的全过程。石油勘探开发环节经历时间较长、投资需求较大,对国家原油储备和中下游环节的原材料提供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链中游的存储与运输环节,包括油田的原油集输与处理、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的营销、炼厂和石化厂的储运等。长输管道、远洋油轮、油罐车运输、大型油库等中游项目,投资建设工作量大,涉及设备、工艺多,有较高的技术和资金要求。

产业链下游石油的加工处理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基本层次原油炼制,生产出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燃料油、沥青、石蜡等油品及基本有机燃料;二是深层次的石油化工,通过对石油的深加工生产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以及有机化工原料。对于产业链一体化的大型石油公司而言,石油炼化的原料既可以来自公司上游勘探开发板块,也可来自原油进口。

石油产业链终端的成品油销售环节较多,既有多级批发又有零售业务,特别是加油站终端销售较为复杂,竞争也较为激烈,需要通过加强销售渠道、配送网络及终端市场建设,扩大销售量,提高市占率。基于石油产品销售业务的复杂性,国内外的大型综合性石油公司大多采取产品事业部方式组织其市场营销业务。

(2)行业发展概况

石油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能源资源、国民经济的主要能源供给之一,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石油产品除作为燃料直接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建设等行业外,通过后续化工处理装置将化工轻油进一步转化为聚酯塑料、化纤、橡胶等化工产品,可以应用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一大原油进口国。石油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行业景气度来看,2014年以来受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竞争环境加剧、国际油价低位震荡等因素影响,石油行业企业面临着一定的经营压力,但2017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及OPEC国家持续执行减产协议,行业景气度有所提升。

油价方面,2014年上半年国际石油市场基本面较为宽松,原油价格震荡小幅上扬,但下半年起原油价格开始滑落,年末价格较年中最高点跌幅过半。2015年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基本面进一步宽松,国际油价低位震荡运行。2016年,国际油价在探底后小幅回升,总体仍保持低位震荡运行。2017年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后触底反弹上行,全球原油市场逐渐回归平衡,供需缺口逐渐收缩。2017年布伦特原油现货年平均价格为54.22美元/桶,比上年同期增长24.2%;WTI原油现货年平均价格为50.79美元/桶,比上年同期增长16.9%;米纳斯原油现货年平均价格为50.81美元/桶,比上年同期增长25.4%。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

供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加快,石油需求增速提高,2017年世界石油需求同比增长160万桶/日,增量较2016年高30万桶/日。减产联盟落实减产,对供需再平衡发挥关键作用,2017年OPEC减产协议履约率高达100.6%,减产118万桶/日,非OPEC减产国执行率达到83%,减产45万桶/日。世界石油市场基本面由2016年的供应过剩70万桶/日转为供小于需30万桶/日,为四年来首次,全球石油市场供需面基本趋于平衡。考虑到油价上涨促使美国页岩油产量增加、OPEC国家执行减产协议,预计全球石油供给仍将维持现在的宽松局面,供需朝着新平衡好转。

国内市场,2017年中国石油消费强劲增长。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向好,国内炼油能力净增加1,760吨/年,拉动石油消费超预期增长。2017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达到5.88亿吨,同比增长5.9%,增速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2011年以来最高点。生产方面,2017年国内原油产量连续第二年下滑,下降607万吨,降至1.92亿吨。国内需求大增导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增加。全年石油净进口量达到3.96亿吨,同比增长10.8%,比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7.4%,较上年提升3.0个百分点。2017年,随着工业、交通等领域出现回暖,成品油消费重归正增长区间。全年成品油消费量约为3.25亿吨,较2016年增长3.2%,回升3.7个百分点。其中,汽油增速降至3.0%,柴油增速升至2.0%。截至2017年末,国内炼油一次加工能力达7.7亿吨/年,较2016年净增1,760万吨/年,经2015、2016年徘徊后重回增长轨道。全国炼厂开工率连续三年增长,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及能源结构升级改造的宏观背景下,石油行业发近年来表现出全球化态势明显及技术进步推动力增强等趋势。大型石油公司的行业地位不断增强,行业集中度提高,国家石油公司在积极推动本国业务发展的同时加快国际化布局,成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新兴力量。

随着传统石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节奏加快,高科技与油气行业的相互结合和渗透促进了石化工艺、装备水平的提高,石油石化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环保产品不断出现,油气勘探、炼油化工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未来我国石油行业保有较大发展空间。受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特别是国内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我国石油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仍将继续提高,行业发展存在进一步空间。此外,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我国石油行业将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石油合作质量和效益,优化投资节奏和资产结构,推动原油期货市场建设,深化国际能源双边和多边合作,进一步打开国内能源公司在国际市场的成长空间。

(3)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石油行业因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等特点,存在资金、技术及行业准入管制等方面的进入壁垒。

首先,石油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其所要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石油石化行业环保及安全要求的提升,项目资本开支进一步增加,资金壁垒较高。其次,石油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经常要求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强腐蚀的环境下进行,对各种生产及配套装置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并且十分强调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而生产技术与科研实力的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直接影响生产安全、生产成本及产品质量,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上因素对行业的新进入者构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再次,石油行业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受到涉及原油资源管理及利用、勘探开采经营管理、生产安全管理、成品油经营及批发等多类行业政策的监管与指导。近年来,随着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化解及防范过剩产能政策陆续推出,国家对能源行业的投资建设等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的通知》,除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列为限制类、淘汰类的石化建设项目禁止新建外,进一步明确新建炼油及扩建一次炼油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中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扩建项目由省级政府核准,未获得许可不得投资建设。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对存在产能过剩和潜在过剩的传统能源行业,“十三五”前期原则上不安排新增项目,大力推进升级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

2017年7月1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这份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制定的《规划》指出,要创新油气管网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油气管道、LNG接收站、油气储备库等项目。

2、农业行业

农业行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及化肥、种子、农药等相关的农业投入品。

2017年,我国农业行业实现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迈出重要步伐,2017年度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7.6亿元,较2016年增长3.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目前,我国对农业领域的宏观政策持续倾斜,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农民收入和用于农业生产的投入稳步增加,预计涉农产业将长期受益。

公司农业业务板块主要涉及化肥、农药和种子三个行业。

(1)化肥行业

(a)行业基本情况

化肥作为农业生产必备化工投入品,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化肥行业主要包括基础化肥生产和化肥的二次加工,而基础化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化肥的二次加工主要包括复合肥、混配肥。

化肥的上游行业主要是煤炭、天然气、磷矿、硫磺和钾矿等,上游原料的价格对化肥生产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全球氮肥生产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而我国氮肥企业面临天然气成本较高与用气量限制的问题,因此氮肥生产更依赖煤炭。磷矿与硫磺是磷肥的主要生产原料,我国磷矿资源储量较高、硫磺资源缺乏,硫磺价格起伏对化肥行业的影响很大。钾矿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加之我国自身钾肥产能较低,我国钾肥的进口依存度很高,钾矿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化肥企业的生产成本。

化肥的下游行业主要是农业,其中农业种植面积、单位面积施肥量对化肥需求量有直接的影响,而生物能源的发展以及食品消费升级是化肥产业发展的重要下游推动力量。

(b)行业发展概况

从1990年以来,我国化肥的产量和消费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化肥年生产量占世界的1/3以上。近年来,我国化肥行业发展迅速,行业总产能快速扩张。受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扶持性政策取消等影响,我国化肥企业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行业政策方面,1994年以来,我国陆续对国内生产流通和进口的部分化肥品种,实行免征或先征后返增值税,在政策利好下,化肥行业发展迅猛,因入行门槛较低,且利润较为可观,行业过剩矛盾逐步扩大,免征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2015年2月,农业部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2015年至2019年,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通过施肥结构调整和施肥方式改进等途径,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2015年8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对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对销售和进口的化肥按照13%税率征收增值税,原有的增值税免税和钾肥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相应停止,以抑制化肥行业过度发展导致产能过剩。2016年12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2017年关税调整方案》,2017年1月1日起取消了尿素、氯化铵等氮肥,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和重钙等磷肥的出口关税,这一关税调整政策有利于化肥行业供需格局的回暖。2017年4月,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自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纳税人销售或进口农产品、化肥、农药等的增值税税率从13%降至11%,此次小幅下调增值税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化肥生产、流通企业的负担。

2017年国内化肥市场消费持续疲软,出口下降,价格走势好于上年,但仍然较低,供给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弱势行情近期难有明显改善。未来化肥市场价格总体仍将延续低位震荡格局,但波动可能有所减弱。

近几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化肥行业的氮肥和磷肥落后产能逐渐退出,行业提质增效明显。根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测算,2018年氮肥有效产能预计在7,000万吨左右;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也提出加速推进磷复肥行业供给侧改革,后期在行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下,淘汰落后产能是大势所趋。

(c)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化肥行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初期投入巨大,规模效应使得进入该行业的初始投资巨大;二是近年来化肥行业原料、能源供应日益紧张,新进企业较难获取足够的生产资源;三是国家产业政策力图改变产业集中度低、布局分散、产能过剩的格局,努力淘汰技术落后、污染环境的小企业,政府对某些项目的限制及审批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

(2)种子行业

(a)行业基本情况

种子居于农业生产链条的最上游,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对稳定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种子行业市场产量平稳增长。从社会效益来看,我国种子对种植业产量增长的贡献率高,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巨大;同时,种子产业的社会效益还体现在其科技价值上,由于生物技术的发展而引发的育种科技革命,使种子产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种子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科技水平高低的标志。

(b)行业发展概况

种子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科技水平高低的标志。种子公司需要大量而持续的研发资金投入以保持长久的竞争力,而目前国内种子公司规模整体偏小,研发投入较少,研发实力普遍偏弱。未来,种子行业需加强研发投入,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打造综合性的公司平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子行业起步较晚,仍存在行业库存过剩、研发实力偏弱等一些问题。我国每年的可供种量远大于需求量。2012年至今,国内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已由435万亩下滑至293万亩。2018年杂交玉米预计可供种量18亿公斤,而需种量仅11亿公斤,玉米种子供过于求。种子库存的高度过剩导致种子企业的业绩压力加大。此外,种子公司需要大量而持续的研发资金投入以保持长久的竞争力,而目前国内种子公司规模整体偏小,研发投入较少,研发实力普遍偏弱。未来,种子行业需加强研发投入,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打造综合性的公司平台。

目前,国内种业正处在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发展的过渡阶段。为加快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全力推进种业发展,促进优势种企整合资源、做强做大。在国家支持政策的推动下,一些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加快整合行业优质资源,积极布局国内外市场,拓展发展空间;一些具备一定优势的中小企业则逐步向区域性、专业型公司方向发展;行业格局在加速整合、洗牌过程中不断分化,形成优势更优、劣势淘汰的新格局。

(c)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我国种子行业进入的主要壁垒包括植物新品种保护、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资本投入、技术要求、产品异质程度等。尽管我国对植物新品种实施保护,对于生产经营者实行许可证制度和实收资本制度,但由于市场监管难度较大、资本要求低、种子科技含量低、规模经济未充分显现等原因,使得我国种子行业前期行业准入门槛低,以致种子企业数量较多。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种子行业监管逐渐驱严,行业进入的壁垒升高,我国种子企业数量有所减少。随着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出台,种子企业作为商业化育种体系核心的地位得到明确,行业准入门槛大幅提高,鼓励和支持繁育推一体化的大型企业进行兼并重组,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

(3)农药行业

(a)行业基本情况

农药行业是重要的支农产业之一。在全球人口增长及耕地面积减少的矛盾下,农药的广泛施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出路,其需求具备刚性特征。但农药使用同时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或直接或间接的威胁,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的毒性问题和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行业被迫向高效、低毒、低用量的方向发展。

农药行业的上游为化工原料,下游为农业生产。从产业链细分角度,农药产品可大致分为农药中间体、农药原药和农药制剂。农药中间体用于生产农药原药,而农药原药不可直接施用于作物,必须根据其活性成分的特性和不同的防治对象制成适合的制剂剂型以便施用;此外,还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农药进行复配,得到防治范围更广泛、效果更好的农药制品。按照用途不同,农药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

(b)行业发展概况

由于发达国家农药企业受环保和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农药生产呈现由发达国家向低生产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中国农药企业在原料配套、资源、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成为最主要的产能转移承接者。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农药产量已占世界的1/3以上,出口品种超过300种,出口区域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药原药生产国之一,原药产能供过于求,过剩产品主要出口,国内农药企业在国际贸易链中仍主要充当“原药代工者”角色。2011年以来,我国农药出口产品中,农药制剂出口量首次超过了原药出口量,农药制剂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意味着我国农药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升级在进行,产业结构将逐步完善。

我国农药行业产能曾急剧扩大,2007年产量达到173.1万吨,成为全球农药生产第一大国家。2016年我国累计生产折百原药377.8万吨,同比增长0.7%;其中,除草剂产量为177.3万吨,同比小幅增长0.1%;杀虫剂产量50.7万吨,同比下降2.2%;杀菌剂产量19.9万吨,同比增长9.2%。

(c)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我国农药行业主要的进入壁垒包括资质壁垒、环保壁垒和技术壁垒等。

资质壁垒:我国对农药生产实行从生产厂家到生产品种的严格管控,生产农药产品需做到“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质量标准证),不同时具备“三证”的企业无法进行农药生产。

环保壁垒: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农药行业的环保标准不断提高,“三废”治理技术日趋复杂,环保投入逐渐提高,只有环保达标的企业才能进入农药行业;同时,农药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较多,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很高要求。

技术壁垒:根据农药原药的专利保护程度,农药大体可分为专利农药和非专利农药两种。在专利农药方面,资本实力和技术实力不足的中小型农药生产厂商难以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保障技术与产品质量的先进性,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3、化工行业

化工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2016年,化工行业发展较为平稳,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7.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4,753.10亿元,同比下降1.6%。2017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3.8%。目前,化工行业处于高度开放,高度分散,高度竞争的状态,市场参与者众多,价格波动频繁。化工行业中的子行业较多,公司业务主要涉及橡胶行业及精细化工行业。

(1)橡胶行业

(a)行业基本情况

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生产设备或橡胶部件。橡胶行业的细分经营领域涉及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与橡胶助剂等。

天然橡胶具备优良的综合性能,具有高弹性、高强度、高伸长率,耐磨、耐撕裂、耐冲击、耐油、耐酸碱、耐腐蚀,以及良好的绝缘性、密封性、柔韧性和黏合性,被广泛运用到工业、农业、国防、交通、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受地理、土壤、气候、湿度等自然条件限制,橡胶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的90%。

合成橡胶的生产从原油出发得到石脑油,再从中抽提丁二烯,中游利用不同单体聚合反应得到不同种类的合成橡胶,下游主要为轮胎制造及其他橡胶制品制造业。由于单体中间物的多样性,合成橡胶品种繁多。

橡胶助剂是在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加工成橡胶制品过程中添加的,用于赋予橡胶制品使用性能、保证橡胶制品使用寿命、改善橡胶胶料加工性能的一系列化工产品的总称。其上游原料主要是各类石油化工产品及相关化学中间体,下游市场主要面向各类橡胶制品生产企业,用于制造轮胎、橡胶软管、橡胶带、橡胶薄片和橡胶鞋底等。

(b)行业发展概况

随着橡胶企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新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以及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增幅扩大,我国橡胶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随着宏观经济复苏,国内外有效需求增长,我国橡胶行业成长机遇良好。

天然橡胶作为世界主要的大宗商品品种,需求非常广泛,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特别是随着新兴市场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天然橡胶的需求创造了广泛的空间。目前有超过5万种工业制品以天然橡胶为原料或与其相关,其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轮胎制造。天然橡胶与石油、煤炭、钢铁并称为四大工业原料,天然橡胶消费量成为一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北纬18—24度地区逐步建立了天然橡胶种植基地。但受自然条件限制,我国宜胶地区面积非常有限,我国政府一直从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角度,以多种产业支持政策来推动天然橡胶行业的发展。本世纪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未来全球汽车消费的持续增长将为橡胶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此外,全球橡胶需求将继续向亚太市场和新兴市场转移,世界轮胎前十大企业的生产及需求增长以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为主,作为轮胎加工的重要材料,橡胶行业随着全球轮胎市场的发展而不断东移,亚洲已占全球近一半的市场份额,未来份额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c)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天然橡胶行业存在固有的资源壁垒,不同的地理纬度、气候条件影响天然橡胶的割胶期及产量,进而影响天然橡胶的生产成本。此外,橡胶树作为长期作物,一般在定植6至9年后才可开割,需要品种选育、胶林种植等长期投入,资金占用大,风险度高。世界天然橡胶主产国基本集中在亚洲,特别是东盟国家,如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国,而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美洲和欧洲。

合成橡胶行业,既有技术壁垒较低的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等胶种,也有技术整合难度较大的乙丙橡胶、丁基橡胶等胶种,技术壁垒较低的胶种易受到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

橡胶助剂行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壁垒,例如关键中间体的工艺技术是主要的竞争要素,其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带来一定的行业进入壁垒。

(2)精细化工行业

(a)行业基本情况

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化工行业,近些年来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石油化工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蓬勃兴起,世界精细化工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整个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

精细化工产品涵盖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医药、染料、农药、涂料、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助剂和化学试剂等传统的化工部门,也包括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油田化学品、电子工业用化学品、皮革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生命科学用材料等近2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领域。

公司所涉及的精细化工业务,除与农业交叉的农化业务外,还包括化工中间体业务。化工中间体是化工基础原料的下游产品,是精细化工的重要分支。随着我国基础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学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加之发达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增强,近年来,全球化工中间体生产与贸易中心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了以中国、印度为核心的生产区。

精细化工品具有品种多、产量小的特征,这些特征导致小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成为精细化工行业普通采用的经营模式。此外,精细化工下游应用领域的广泛性对产品性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这种模式下,下游客户根据自身需求,往往要求精细化工企业为其生产特定规格和性能的产品。

(b)行业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中间体产业已形成从科研开发到生产销售一套较完整的体系,可以生产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等36个大类、4万多种中间体。我国每年中间体的出口量超过5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中间体生产和出口国。作为精细化工中最为重要的子行业之一,中间体行业未来依然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细分的中间体产品将有较好的发展机遇。

未来精细化工行业仍拥有广阔发展空间,预计到2020年全球市场将达11,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年均速度增长为5%。中国精细化工产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的年均增长率将维持8%,市场规模将超过1,8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市场。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格局的调整、数字创新、工业4.0、消费升级、城镇化和绿色环保等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将促使精细化工产品产生更多需求,中国正迎来精细化工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期。

(c)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精细化工行业中,上游原材料、技术和下游应用均存在行业进入壁垒。控制精细化工上游原材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来建立规模效应。技术壁垒与收益成正比,通过自身研发或兼并收购获得高进入壁垒的技术将带来可持续的增长。下游应用则要求企业在掌握一定技术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高附加值服务,可替代性低,持续性强。只有拥有相对较高研发技术的企业,才能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

4、房地产行业

(1)行业基本情况

房地产业是指从事房地产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经济活动的行业,其行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其经营模式可分为土地开发增值模式、房产开发出售模式及物业经营模式等。

土地开发增值模式主要通过土地一级开发和通过二级转手获利。其中,土地的一级开发是指进行征地、农专用、拆迁和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为,而增值盈利是指通过土地转卖获得利润。随着土地招拍挂的逐步完善及防止土地炒卖等政策对土地转手的限制,土地一级开发利润率呈下降趋势。

房产开发出售模式是指开发商在土地上进行房产开发后,出售房产获得盈利。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活动围绕房产开发这一核心活动展开,投资者获得开发用地后,自行开发物业将其出售,由此实现利润。该种模式是最为常见的住宅地产经营模式,一些商业地产也采用该种建设——出售的模式。在房产开发出售经营模式下,房地产企业需要承受土地成本增加及房地产价格变动的风险。

物业经营模式是指房地产企业持有物业产权,主要通过物业出租所带来的租金收益及未来延迟出售所带来的增值获利,物业经营是商业地产的主要经营模式之一。商业地产的发展需要较长的培育期,开发商在项目建成之后,通过出租经营,以收取租金的方式获取投资回报,并通常由开发商拥有的项目管理公司或委托其他专业管理公司对商业地产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物业经营模式要求经营者具备资金基础和商业运营经验,为加快投资成本回收期及合理控制风险与经营收益,商业地产也衍生出租售并举等经营模式。

(2)行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政策方面,因近年我国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价格出现快速上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并用,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控。各项政策的持续出台和逐步落实,对包括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购房者在内的各相关主体行为均产生了显著影响。目前,房地产短期调控政策逐渐常态化,政府通过供需两端的强调控维持房价的中期稳定,力图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2016年下半年以来,热点城市调控政策多轮更新升级,政府通过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方式降低投资需求,抑制热点城市房地产泡沫,同时收紧资金监管,进一步限制资金流入地产领域。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9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0%,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75,148亿元,增长9.4%,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4%。

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69,4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7%,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3%,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4.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18.7%。商品房销售额133,701亿元,增长13.7%,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1.3%,办公楼销售额增长17.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25.3%。

长期来看,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房地产行业将会保持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政策调控思路的变化,从周期性政策到长效机制,预期未来房地产行业将呈现出更加稳定的发展趋势。受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到来以及供求矛盾逐渐缓合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动能因素正在减弱,但城镇化及居民收入增长等基本需求因素依然起重要作用,两方面共同作用将使房地产市场由“超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未来随着供需矛盾的缓解,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投机需求进一步膨胀的可能性减小,市场化调控将开启房价由“单边上扬”转变为“双向波动”;房地产市场发展将更多由城镇化模式、产业化速度、人口分布、供需结构决定,不同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差异化增长将成为常态;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行业内并购重组在宏观调控下加速,资本实力强大并具有品牌优势房地产企业将逐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并在行业收购兼过程中高市场地位和更大的份额;受到房价上涨放缓,土地价格、建材及人工费用上升影响,房地产行业利润率将呈现下降趋势。

(3)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房地产行业主要的进入壁垒有规模经济壁垒和政策壁垒。房地产行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规模经济壁垒。开发商在获得销售回款之前所需的资本投入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资产周转率较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房地产企业在土地购置、企业管理、营销、生产和采购商可获得规模经济。相较于行业内在位企业达到的成本最低的有效规模,潜在竞争企业进入市场必须克服规模劣势。同时,房地产行业还存在政策壁垒。我国房地产市场处于密集的政策调控之下,开发准入、土地出让、资金获取等相关政策都给会潜在新进入者造成进入壁垒。

5、金融行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金融资产总量快速增长,金融行业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并已基本形成了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融资租赁为五大支柱的金融服务业体系。目前,公司金融业务主要涉及的行业为信托行业、基金行业和人寿保险行业。

(1)信托行业

(a)行业基本情况

信托业务主要模式是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信托公司名义对受托的货币资金或其他财产(权)进行管理或处分,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按照受托人的职责划分,信托可以分为单一信托和集合信托两大类。

单一信托是指受托人接受单个委托人的资金委托,依据委托人确定的管理方式(指定用途),或由信托公司代为确定的管理方式(非指定用途),单独管理和运用货币资金的信托。

集合信托是指受托人把众多委托人的信托财产集中成一个整体加以主动管理或者处分的信托。该类信托的主要盈利途径为收取信托报酬,通常这类信托的报酬率要高于通道类信托。根据信托财产的运用范围,又可以分为基础设施投资信托、股权投资信托、房地产投资信托、证券投资信托等。

(b)行业发展概况

信托行业具有资产管理、投融资、社会服务、协调经济关系等多种功能,能够提供集融资、融物、服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自2007年《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与《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信托资产以每年超过万亿元的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突破26万亿元,达26.25万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3,859.60亿元),同比增长29.81%,较2016年末的24.01%上升了5.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7.54%,较2017年3季度的5.47%上升了2.07个百分点。信托资产同比增速自2016年2季度触及历史低点后开始回升。

数据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

从行业资本实力来看,我国信托业固有资产规模一直维持稳健上升趋势。截至2017年末,信托行业固有资产规模达到6,578.99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96.75亿元),同比增长18.12%,环比增长3.69%,同比增速较2017年3季度的25.88%有所回落,但固有资产规模依旧持续增长。从固有资产的结构来看,投资类资产依然是主要形式,规模为4,961.07亿元,占固有资产的比例为75.41%;货币类资产规模为656.81亿元,占比9.98%;贷款类资产规模为380.71亿元,占比仅为5.79%。

从所有者权益来看,2017年年末信托全行业规模为5,250.67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77.22亿元),同比增长16.63%,环比增长5.10%。从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来看,2017年年末实收资本占所有者权益的比例为46.05%,与2016年年末相比,所占比例提高了0.78个百分点;未分配利润占比29.52%,所占比例下降了0.03个百分点;信托赔偿准备占比4.21%,所占比例上升了0.06个百分点。

从监管环境来看,2017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针对资产管理行业中现存的多层嵌套、不当套利、脱实向虚等问题改进原有分业管理模式,稳步推进多种全面、有效的监管措施。2017年1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对银信类业务中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的行为进行规范。在监管趋严背景下,信托业未来需逐渐摆脱对通道业务的依赖,审慎确定投资标的,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寻求业务发展新的长期增长点。

(c)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信托业具有较高的行业准入要求。中国银保监会对信托公司的设立条件、最低注册资本、出资方式和出资人要求均设置了严格的限制和最低标准。对公司的内部治理、风险控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执业人员的综合素养、专业性同样设有较高要求,具有明显的行业壁垒和准入门槛。

(2)基金行业

(a)行业基本情况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募集资金形成独立的基金财产,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托管人托管,以资产组合方式进行证券投资,基金份额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额享受收益和承担风险的投资工具。

目前,我国基金按运作方式主要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的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限定了基金单位的发行总额,筹集到这个总额后,基金即宣告成立并进行封闭,在一定时期内不再接受新的投资。基金单位的流通采取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办法,投资者日后买卖基金单位都必须通过证券经纪商在二级市场上进行竞价交易。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管理公司在设立基金时,发行基金单位的总份额不固定,可视投资者的需求追加发行。投资者也可根据市场状况和各自的投资决策,或者要求发行机构按现期净资产值扣除手续费后赎回股份或受益凭证,或者再买入股份或受益凭证,增持基金单位份额。

(b)行业发展概况

随着基金管理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基金已成为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其投资理念、投资取向、投资风格和管理水平,对证券市场的走势,乃至整个市场的结构化和制度化的完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4年以来基金行业资产规模总体增长,2015年受A股市场剧烈震荡影响基金资产规模出现波动,但自2016年一季度以来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末,基金总数达到4,841只,份额110,190.09亿份,资产净值115,996.86亿元。

截至2017年末,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3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5家,内资公司6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共12家,保险资管公司2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合计11.6万亿元。截至2017年末,我国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

我国基金规模占沪深总市值比例较低,投资品种较少,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基金行业的开放程度还有待提高。

(c)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中国证监会对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条件、最低注册资本等均设置了严格的限制和最低标准,这些限制和标准构成了公募基金业的政策壁垒。随着公募基金准入门槛的逐渐放宽,公募基金的政策壁垒可能会有所降低。

(3)人寿保险行业

(a)行业基本情况

目前国内人身保险主要分为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三类产品。其中,寿险是指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的人身保险。目前,寿险产品主要包括普通型寿险、分红型寿险和万能型寿险。

普通型寿险是指保单签发时,保险费和保单利益确定的寿险。

分红型寿险是指除提供各种保险保障外,保险公司每年还根据分红型保险业务的实际经营情况和保险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确定红利分配方案,并将红利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寿险。目前,中国银保监会要求国内寿险公司至少将70%的年度可分配盈余分配给分红型寿险的保单持有人。分红型寿险兼具风险保障功能和收益性,能够同时满足客户的保障、储蓄和投资需求。

万能型寿险除与传统寿险一样给予保险保障外,还可以与保单持有人分享万能型保险账户资金投资活动的回报,保单价值与保险公司独立运作的万能型账户资金的业绩挂钩。

(b)行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原保费收入规模与寿险原保费收入规模呈上升趋势。根据中国保监会数据,2017年末原保险保费收入36,581.01亿元,同比增长18.16%;赔款和给付支出11,180.79亿元,同比增长6.35%;资金运用余额149,206.21亿元,较年初增长11.42%;总资产167,489.37亿元,较年初增长10.80%;净资产18,845.05亿元,较年初增长9.31%。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高储蓄率、老龄化程度加剧等因素促使大众日益关注自身的风险保障,是寿险市场迅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养老金制度和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府对商业保险的鼓励政策及保险业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将继续带动保险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同时,我国寿险客户对保险服务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寿险公司的产品开发及营销策略已从以产品为导向的策略转为以需求为导向的策略。中国的养老产业目前还处在一个比较初期的发展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明显,寿险业务未来在养老市场方面将面临巨大的增长机会。

(c)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目前,我国寿险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为政策壁垒和规模经济壁垒。

长期以来,我国对保险业实行了较为严格的政府管制。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约束和政策规定对保险业设置了较高的准入条件,这些条件构成了保险业的政策壁垒。同时,新进入保险行业的企业一般不具备与原有企业一样的规模经济或市场份额,潜在竞争企业进入保险市场必须克服规模劣势。

(二)公司面临的主要竞争状况

1、行业竞争格局

(1)石油行业

由于石油行业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及行业准入等特点,大型石油公司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从全球来看,埃克森-美孚、BP、皇家壳牌等跨国石油公司和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等国家石油公司已形成既有优势;国内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集团为四大国家石油公司,是中国石油市场最重要的经营主体。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国内石油勘探中占绝对主导地位,而从勘探主业中分离出的包括井下作业、压裂、测井等油田服务业务则形成了市场化竞争格局,国有、民营以及外资油服企业在中高端市场开展激烈竞争。石油炼制方面,国有炼厂为主力,因石油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民营地方炼厂获得原油进口配额,成为新的竞争者。成品油供应方面,2017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的能力占比为66%,其他国企占比约为9%,民营炼厂占比为24%,成品油市场供应主体多元竞争格局业已形成。

未来,随着石油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市场化主体将进一步加入行业竞争。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油气体制改革将在放宽市场准入、完善管网建设运营机制、落实基础设施公平接入、市场化定价、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管等方面深入推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01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部署了八个方面的重点改革任务,内容涵盖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油气产品定价机制、油气储备体系等多个领域的市场化改革。

(2)农业行业

(a)化肥行业

化肥行业技术和资金壁垒较高,属于资源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行业有着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大型化肥企业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规模效益和工艺技术先进是化肥企业能否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化肥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企业间竞争比较激烈。

(b)种子行业

我国种子企业规模较小,规模优势欠缺,行业总体的分布仍主要集中在小型企业,行业集中度比较分散。部分领先的种子企业在单个品种的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上有一定优势,但与国际种业巨头相比,在规模和市场份额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c)农药行业

农药市场竞争激烈,新产品开发难度大,研发周期长,投入资金数额巨大。为寻求规模效应和协调作用,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十多年来世界农药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活动频繁,行业集中度迅速提高,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根据国际市场农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农药行业将向产业集中化发展,我国农药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行业产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巨大。

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农药行业进一步向集中化发展。2016年5月,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对农药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严格规范,农药行业将以提质增效为中心,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2017年6月1日,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主要思路为严格农药生产全过程管理、强化农药生产经营者责任落实、保障农药质量安全。伴随着提质增效、严格监管的政策趋势,农药企业通过兼并重组重塑行业格局,这将有利于技术领先、规模效应突出的企业市场地位获得进一步提升。

(3)化工行业

(a)橡胶行业

在全球天然橡胶市场,泰国诗董集团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供应商以及第二大乳胶供应商,其主要业务涵盖天然橡胶的种植、加工与分销全产业链。在国内市场,由于近年来下游轮胎需求大幅增长,天然橡胶市场也趋于活跃。因历史原因,海南省农垦集团总公司和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两家控制着国有天然橡胶资源,并保持着国内天然橡胶种植领域的领先地位。我国民营天然橡胶企业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民营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已超过全国的二分之一。

橡胶助剂行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壁垒,橡胶防老剂是最重要的橡胶助剂种类。PPDs(对苯二胺类)在全球橡胶防老剂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中化国际圣奥化学、美国富莱克斯是全球领先的橡胶防老剂6PPD的生产企业;关键中间体RT培司先进工艺技术是防老剂6PPD市场的关键竞争要素,其生产工艺技术壁垒较高,目前仅中化国际圣奥化学和美国富莱克斯拥有高产业化价值的知识产权。

(b)精细化工行业

目前,全球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综合竞争主要集中在美国的杜邦、德国巴斯夫、拜耳等世界级跨国化工企业之间,而在精细化工细分市场的竞争则主要表现为这些行业巨头与一些中小生产商之间的竞争,部分中小生产商凭借技术、质量、规模及成本优势等方面与跨国企业在全球细分市场直接产生竞争,部分企业已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4)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行业在近年调控政策逐渐加码的背景下不断成熟,企业分化加剧,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拥有资金、品牌、资源优势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大型房地产企业项目储备丰富,现金流稳定充裕、较为广泛的项目区域分布可平衡对冲一二三线城市的政策调控周期与房地产行业周期的波动;此外,大型房地产公司融资手段和融资渠道丰富,融资成本具有明显优势;由于土地价格的上涨,一、二线优质地块角逐只能在大型房企间进行。

目前来看,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先发优势明显。从2017年全年销售额来看,17家房企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7家超过2,000亿元,其中碧桂园、万科、恒大全年销售额超过5,000亿元,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15年至2017年,销售金额排名前10、20、50、100名的房企销售额占比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CRIC、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

(5)金融行业

(a)信托行业

2017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势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万亿,同比增长6.9%,比2016年高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3.9%、6.1%、8.0%,经济表现稳中向好。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17年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的各项指标表明,我国信托业与宏观经济基本保持协调发展,2017年信托业资产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但实现稳步增长。在宏观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强监管形势下,信托业粗放经营、专业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亟需改变。未来,信托公司需进一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走集约化、创新化道路。与此同时,需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严守合规经营底线,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着眼点,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回归信托本源,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从信托资金的投向来看,工商企业依然稳居信托投向的榜首,其后依次是金融机构、基础产业、证券投资、房地产。截至2017年年末,五大投向占比情况如下:工商企业占比27.84%,金融机构占比18.76%,基础产业占比14.49%,证券投资占比14.15%,房地产行业占比10.42%。与2016年年末相比,变化在于基础产业超过证券投资升至第三位。我国信托公司竞争日趋激烈,监管日趋严格。目前,信托公司主要通过不断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和完善品牌建设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b)基金行业

近年来,基金产品的增长速度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2013年新《基金法》实施以来,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并且还有继续提高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完善《基金法》的同时,不间断支持和引导基金市场。目前,中国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正处于成熟时期,基金之间的实质性的竞争较为激烈,这种竞争在一线城市尤其明显。

截至2017年末,注册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基金公司数量超过100家,其中包括具备从事公募基金募集活动资格的资产管理公司。北京、上海、深圳的基金公司数量占全国比例超过90%,基金公司的集中度较高。其中,北京市的基金公司数量为22家,含货币基金总规模达到1.73万亿元。上海市的基金公司数量为53家,含货币基金总规模达到3.85万亿元。深圳市的基金公司数量为27家,含货币基金总规模达到2.81万亿元。总体上看,北京、上海、深圳的基金公司公募管理规模超过8万亿元,占全国比例超过70%。

(c)人寿保险行业

目前,我国寿险业务主要集中在人口大省和经济发达地区。全国前五大地区寿险业务原保费收入合计占全国比重达到37.65%,前十大地区寿险业务合计占全国比重达到60.25%,反映出寿险业务地域分布集中度较高。2017年末中国寿险业务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地区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

从保险公司情况来看,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85家人身保险公司。其中,市场份额前五的国寿股份、太保寿、平安寿、新华、泰康。截至2017年末,主要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中国保监会

2、公司的竞争优势

(下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