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 专栏  查看版面PDF

2019年

7月15日

查看其他日期

日本人难忘半个世纪
前的黑水毒霾

2019-07-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陈鸿斌

如今日本的环境之整洁在全世界有口皆碑,然而,在上世纪中叶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的环境曾遭受严重污染,各类公害肆虐,至今有些人仍深受其害。这段经历和教训,不仅对日本,对其他正在全力发展经济的国家,都是极有意义的警示。

近年来访问日本的外国游客激增,去年达3119万,而2012年刚突破800万。各国游客近悦远来,除了日本精心保留了大量优秀传统文化和古迹,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无疑是吸引外国游客的重要考量。如今日本的环境之整洁在全世界有口皆碑,其环境排名在亚洲独占鳌头并非浪得虚名。

然而,在上世纪中叶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的环境曾遭受严重污染,各类公害肆虐,半个世纪后有些人仍深受其害。这段经历和教训,不仅对日本,对其他正在全力发展经济的国家,都是极有意义的警示。

经济起飞之际,日本完全没有环境意识,那时候既没有相关法规,也没有主管这个领域的政府机构。直到公害严重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健康,才开始亡羊补牢。

去年12月28日,位于九州的熊本县地方法院门口,聚集了许多当地居民,他们手中的标语牌上写着:拯救所有的水俣病患者,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绝不允许再发生水俣病例!水俣病是指人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汞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汞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发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水俣病”于1953年首先在熊本县水俣市发生,由于病因不明,1956年便将其命名为水俣病,1968年日本政府将其列为公害。2009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水俣病特别措施法》,向该病患者提供一次性赔偿。但当天聚集在法院门口的人因不被认定为该病患者,他们因而要求造成污染的企业向每人赔付450万日元。

这是半个多世纪前该病发生以来的第12个索赔群体。

1968年5月在富山县暴发了“痛痛病”。这种病患者大多是妇女,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病症持续几年后,患者骨骼软化、萎缩,四肢弯曲,脊柱变形,骨质松脆,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患者还不能进食,疼痛无比,常常大叫:“痛死了!”“痛死了!”有人因无法忍受痛苦而自杀,这种病由此得名“痛痛病”。

此后各种因环境污染造成的问题此起彼伏。1970年7月,在东京都衫并区某高中的40名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突然相继倒在操场上,东京都政府认定罪魁祸首为雾霾。一个月后,离东京不远的静冈县的渔民工会集体抗议当地120家造纸厂。位于富士山麓的静冈县,因拥有繁茂的森林,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以木材为原料发展造纸业。但那时根本没有环保概念,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渔港中,当地的海水被严重污染,臭气熏天,捕获量急剧下降。静冈县政府打算将淤泥转移到近海,但这岂非换汤不换药?渔民工会坚决不同意这样的处理方法,要求就地清除淤泥,各造纸厂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废水达标排放。那些造纸厂大多均为小微企业,根本无力上马这样的设施,但渔民工会不依不饶,最终迫使造纸厂接受这个要求。据富山县的统计数据,当年该县为处理淤泥共花费了8.2亿日元,相当于目前的43亿日元,而这笔开支的85%均由当地企业承担。不少企业因沉重的环保压力几乎难以为继。

直到1971年7月,日本政府才组建环境厅,2001年才升格为环境省。1971年8月,新潟县水俣病患者状告当地企业一案终于胜诉,1972年4月,群马县安中市的镉污染受害者状告企业案也胜诉了。当年7月,三重县四日市公害受害者状告当地的石化厂也以胜诉结束。安中市自1955年以来相继兴建了3家石化企业,在其周围又挤满了十余家石化大厂和100余家中小企业。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大大恶化了城市空气,1961年四日市哮喘病大发作。1974年2月,大阪机场附近的居民状告机场噪音扰民,要求停止夜间飞行,在一审中也部分胜诉。

《日经商业》杂志在1970年曾估计,5年后日本的环保费用将高达1.5万亿日元,这相当于1968年日本全部上市企业自有资金的总和。在遭到大自然报复后,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就非同小可。

虽然上世纪60年代后期起日本陆续出台了《公害对策基本法》等环保法规,但各地工厂的废水达标排放刚开始时仅限于少数企业。在北九州市,当时那里的工厂冒出的烟居然有7种颜色,河流中根本见不到鱼虾。直到1972年,新日铁公司才与该市主要50家企业签署了防止污染协议。但他们采取的措施,不过是将工厂的烟囱加高至150至200米!不久日本政府提高了环保标准,烟尘排放标准提高了两倍,北九州各企业不得不考虑上马烟尘脱硫设施,并相继将重油改换为液化天然气。在北九州的带动下,日本各地相继开发出各种环保技术和设备。环保产业的兴起,为日本企业开辟了一个全新生产领域。例如日本碍子公司通过研发出吸收汽车尾气的磁棒,为降低汽车尾气排放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该公司营业额的一半以上来自该产品。

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环境污染得到了缓解,进入90年代中期,出于对污染的深刻反思,几乎所有曾严重污染的地区均相继成了环保的典范。例如北九州市因重视对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形成了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

(作者系知名日本问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