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20年

4月20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不要问能做什么,而要问该做什么? ——评《工具,还是武器?》

2020-04-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工具,还是武器?》
  (美)布拉德·史密斯
  卡罗尔·安·布朗 著
  杨静娴 赵磊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2月出版

⊙杨吉

“工具,还是武器?”这是微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布拉德·史密斯新书的书名。他要讨论的是技术创新的成果,究竟是带来帮助、提高、改善、增强,还是伤害、毁灭乃至灾难。

除非是科学怪人,正常人都会选择美好的、积极的、良善的选项。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即便多数人秉持着“技术中立”的信念,可他们却经常看到科技最终走样、走偏了。类似的实例不胜枚举,且越是技术日益进入寻常生活,这样的负面效果越是明显。就拿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而言,它带来的效率、便捷、精准自不待言,但它的弊端却事关公平、隐私、偏见或者控制,所以《被算法操控的生活》《算法霸权》这类带有“末世警告”意味的作品也就有了它们的市场。

同样是反省、批判,史密斯在本书中的论调显然温和了许多,不会刻意去制造恐慌或贩卖焦虑。对于那些被许多场合提及,并且已成为某种倾向性定论的事物,史密斯都婉转地保留了意见。他这么做,似乎在提醒人们莫倒向极端,对于科技创新要抱以一种更为谨慎、辩证的态度去分析。譬如前面提及的数据垄断或人工智能霸权等,类似的耸人听闻的故事出现在许多畅销书里。史密斯没有落入窠臼,反而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数据确实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数据与石油、矿产等资源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最容易被“复制”和“可再生”的资源。因为,我们随时且人人都可以产生数据,并且数据的价值也不是永恒的,它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以上这段表述很富有辩论价值。在互联网领域,因为数字经济的特殊性,在对科技巨头的反垄断审查上,常常会为了是否已形成非法限制、排除竞争等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很难讲,对网络的垄断应该如何切实可行地开展反垄断。包括对所谓“数据霸权”的讨论,这既是一种认知上的跃迁,也是智识上的提升,更需要一种制度上的完善。对经历过公司被反垄断调查的史密斯或许更加感同身受。正如比尔·盖茨在为这本书写的推荐序中提到:“布拉德于1993年加盟微软的法律团队,但我们直到90年代末才真正熟悉。当时,美国政府正在对微软提起反垄断诉讼,我们夜以继日地并肩工作……在应对反垄断诉讼的过程中,布拉德制定了我们的法律策略。”

史密斯以其丰富的行业经验、敏锐的思维洞见和广泛的知识涉猎告诉我们,看待问题可以有多重视角。类似上面的例证在书中还有很多。像谈及人工智能、机器人对传统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时,史密斯较为平和地指出,在技术冲击下,某些行业确实在逐步消失,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新的行业也在不断出现。就像汽车,它的出现让马车消失了,但是它也造就了一整条的汽车产业链,产生大量的新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不仅如此,为了方便购买汽车而出现的消费金融也应运而生。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如果只盯着负面因素,那也就永远看不到有利的一面。

史密斯所奉行的一些行为准则或价值观,我们大可以从书中若干章节一见端倪。例如,他认为在涉及人工智能与伦理的问题时,不要问计算机能做什么,而是要问它该做什么。他特别介绍了微软制定的6项基本准则:即公平性、可靠性、安全性、包容性、透明性和问责性。而在谈论隐私保护的时候,他通过一个真实的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学系学生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因为一场隐私的官司而失去隐私”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这名学生“是一位为隐私保护而奋力拼搏”的准专业人士。

史密斯的举例、论证、说理以及所运用到的修辞,都旨在向外界阐明,在诸多涉及科技与政治、社会、经济、民生等问题上,其所呈现出来的紧张或对立关系,并不像大众媒介上所报道的那样简单,非黑即白或正邪对决,它里面涉及许多力量博弈,甚至有不可明说又或其他鲜为人知的因素。总之,问题远不是外界预想的那样。但作为一名全球知名科技企业的代言人,史密斯有必要适时地表明立场,就拿用户隐私保护来说,他在书中写道:“科技行业需要在通过技术创新使数据得到更好利用的同时,将更多创新应用于保护隐私……”

在议题选择上,史密斯挑选的都是时下颇具争议、较为紧迫的一些科技类话题,但围绕的主旨是面对科技创新,政府监管与企业自主的界限及尺度。他并没有提出“科技向善”“人是技术的尺度”等类似的口号。具有法律知识结构并负责微软整体公司法务架构的史密斯更加懂得,与其高喊不如期待监管政策的调整,使科技创新更加适应时代且务实可行。

在公开场合上,史密斯曾多次表示,是时候为数字时代颁布新的反垄断法了。史密斯认为,在等待出台类似法律的时候,科技公司应该尽快地向客户提供这些权利。在是工具还是武器的设问下,史密斯无疑站在前者,同时倾向把技术的部分工具权利交还给用户,让客户能对自己的数据做主。在书的末尾,史密斯也把这样的期望再次寄语: “与其对过度监管的危险忧心忡忡,还不如认真思考明智的监管应采取何种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科技行业。”显然,史密斯又把球发给了政府。

总体来讲,这是一本指向性明确、具有说服力的作品。对比史密斯的同事——微软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的《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本书无疑更加理性深刻、意味深远。这就像微软当前的处境,在移动互联时期,它并没有占到太多便宜,但到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时代,它在努力积极寻找新的方向。对它来说,一方面要重启想象或重新发现,这可以让它乐观饱满,溢出理想主义情绪;但另一方面,它要像一家“成年”企业一样,去思考如何直面信息社会的公民自由、网络安全等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