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精准监管+柔性服务 沪市主板公司年报审核展新风

2020-06-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祁豆豆 ○编辑 祝建华

上市公司每年年报披露后,市场的目光会迅速转至交易所的事后问询。企业业绩真不真、经营实不实,都能从年报问询中一探究竟。

据上证报记者了解,今年上交所年报审核似乎面临不一样的考验: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形势波诡云谲,上市公司经营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困难有所集中。审核要理解公司实际情况、把握好分寸,增强服务意识,避免对公司产生不必要的困扰;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个别公司造假、欺诈等问题显现,投资者反响强烈。及早发现重大违规和造假线索,也是监管者的责任。

在此背景下,上交所提出,要用好“精准监管+柔性服务”这把钥匙,驱动沪市主板公司年报审核升级进阶。在忙碌的年报审核季,记者走进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实地采访一线监管人员,查阅一封封发出的问询函,追踪有关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多维度观察沪市年报审核新实践带来的变化。

问与不问守分寸

近年来,市场各方对年报问询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很多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认为,交易所的问询抓住了重点,督促公司披露出他们真正想了解的“干货”。但也有公司收到问询函仿佛“惊弓之鸟”,担心股价可能因此波动,交易所的监管人员也颇为头疼。

一位监管人员告诉记者:“审核工作压力很大,怎样以更加专业、客观的方式关注到公司问题,又避免对其带来过度的负面影响,实践中把握起来并不容易。”问得不准、不深、过细,可能引发市场对公司的误解,让公司陷入被动与猜测;问得太少、不够、过泛,又不能维护好投资者的知情权,让风险和问题依然云山雾罩,投资者不明就里。

今年的年报审核开展前,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对前期年报问询的经验、得失、方法做了全面的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优化调整。基本思路就是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区分情况、把握分寸、有的放矢,把抓监管和做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具体做法上,问询要体现重大性,不片面追求函件数量和问题数量,提高问询的精度和质量。可问可不问的原则上不问,尤其是要摈弃免责式、过度质疑式问询。这些做法,体现了资本市场公开透明的要求,也与证监会多次强调的“分类监管、精准监管”一脉相承。

按照这样的思路,哪些问题问得最多?梳理沪市已发出的问询函,大多是与公司业绩、会计处理和公司治理有关,这些问题关系到公司实际经营质量和运行情况,是投资者最关心的事情,也是监管者的用心所在。

具体来看,财务信息问题中,约四分之一涉及资产减值计提合理性,即是否存在不当盈余管理;约四分之一涉及其他应收/应付款、预付款等相关科目变化的合理性;其余涉及研发费用是否真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重点资产项目是否存在水分等。行业及经营信息问题中,近七成关注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是否匹配,其余主要关注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公司治理与规范运作方面,主要包括是否存在资金占用与违规担保,非标意见涉及事项及原因等问题。并购重组方面,主要涉及标的资产承诺期后业绩变脸、商誉减值计提是否合规、是否存在财务“大洗澡”等情形。

今年沪市年报审核的分寸,还体现在机制上的优化微调。对于一些主要涉及信息披露补正、风险因素不是太大、敏感性不高的事项,允许公司收到工作函后与其回复内容一并披露,避免市场误读误解。对于确需发出问询函的,尤其强调问询内容要于法有据,以信息披露为中心;语言要客观中性,不能先入为主。实际上,问询函的公开对上市公司是督促,对函件起草者也是很大的约束,问得到不到位、有没有体现专业性,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