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 评论  查看版面PDF

2020年

9月26日

查看其他日期

从三方面进一步完善数字货币测试推广

2020-09-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 峰 胡 浩

□李 峰 胡 浩

滴滴出行近期表示,该公司已与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通过其网约车平台,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计划。这是自4月数字货币在工、农、中、建四大行内测以来,数字货币首次在大型互联网平台进行商用测试。从商业银行内测到互联网平台应用测试,数字货币测试进度的加快意味着数字货币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正式进入商用。数字货币的正式应用或将对货币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测试推广期间,还应进一步扩大测试范围,并加强其对货币流通、监管模式影响的分析。

央行数字货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种法定数字货币,全称是“数字货币电子支付”,对应的英文缩写是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EP实际上是一种电子现金,是纸币的数字化形态,其功能属性与纸币完全一样,具有价值特征。

具体而言,DCEP具有五个特点:一是DCEP的定位和纸币一样属于流通中现金,而非银行存款;二是商业银行无需为DCEP支付利息;三是DCEP具有无限法偿性,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拒收;四是DCEP不需要银行账户和网络即可实现支付;五是DCEP具有可控匿名性。

从货币发行角度来看,数字货币的发行可以减少纸钞发行成本,顺应移动支付的趋势。由于数字货币只是一串数字代码,无论是生产还是流通,都不会再产生任何费用,并且具备较强的防伪功能。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数字货币有利于优化现行货币支付体系,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过发行数字货币,可减少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所提供支付功能的依赖。同时,央行可以全程监控货币的流转信息和投放领域,减少货币政策传导滞后等。从国家主权角度来看,数字货币有利于维护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有利于整治当前数字货币领域的一些乱象,维护货币主权。

类似于纸币的投放,DCEP的投放采用“央行-商业银行”双层运营体系,即由央行向商业银行投放,商业银行再向社会公众投放。这意味着DCEP下的货币体系符合传统的信用货币派生机制,货币创造主体依然是银行和实体部门。此外,DCEP投放模式和传统基础货币的投放,对现金、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而言没有本质区别。

DCEP延续传统货币派生机制的同时,或在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方面对其产生影响。首先,DCEP将重构基础货币结构。传统模式下央行基础货币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货币发行,即央行印制的现钞;二是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缴存备付金后,央行将基础货币开设一个分项,即非金融机构存款。央行数字货币作为M0,既可以作为现金使用,也可作为存款准备金或者第三方支付机构缴存的备付金。按其支付用途推测,未来央行基础货币科目或将开设新的细分项来专门记录DCEP,例如在M0、存款准备金、非金融机构存款科目下分别再设置DCEP子科目。

其次,DCEP或将从正反两方面影响货币乘数。一是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动机下降,导致货币乘数提高。由于DCEP支付便利、清算速度快,减少了在途资金量,用DCEP进行清算可以降低对清算账户资金的依赖。因此商业银行将减少超额准备金的缴存,从而导致货币乘数提高。二是现金漏损率增大,导致货币乘数降低。DCEP便于保存的特性或将提高企业和个人持有现金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现金漏损率,导致货币乘数减小。在DCEP大规模推广后,货币乘数到底是提高还是下降取决于上述两种力量的对比。

此外, DCEP或可以提供新型价格工具。理论上,商业银行无需对DCEP付息,但若央行对DCEP计息,则DCEP利率可作为新型价格工具。目前央行对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1.62%的利率,超额准备金利率0.72%,对个人持有的现金则无法付息。DCEP推出后,可以对个人手机中持有的“现金”进行计息。因为DCEP详细记录了持币所有者的“现金”,逻辑上央行可以针对不同持币者进行差异化的利率定价,这提供了一种类似于定向降息和定向降准的新型价格工具。

当前,DCEP的测试工作逐渐由大型商业银行向应用场景过渡,相信技术层面也在测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日渐成熟。在此,笔者对DCEP的测试推广提出三点补充建议:第一,在适当的时机逐步扩大测试范围,提升测试群体代表性。这个测试范围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银行机构方面,当前测试主体主要为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并未参与,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将测试主体扩大至主要商业银行。二是应用场景方面,根据公开信息,参与DCEP测试的商户机构仍然相当有限,建议可以选取一批技术实力领先、覆盖面广、条件成熟的商户机构,针对多个应用开展测试。三是地域方面,当前测试主要集中于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建议可适度增加部分金融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县域和农村地区开展,以增强测试地域的代表性。

第二,通过田野实验分析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为调整货币政策提供依据。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带来的最大不确定性是数字货币对货币流通的影响,这将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带来一定的挑战。建议可选取若干组体量规模具有可比性的城市,投放不同数量和比例的数字货币替代现金,观察和计量数字货币投放对货币流通,特别是广义货币、支付结算、消费信贷等宏观指标的影响,建立相应的模型和参数特征,为将来制定和调整货币政策提供依据。

第三,在测试过程中完善与数字货币流通相适应的监管体系。数字货币的应用推广将带来货币流通领域的全面数字化,深刻影响支付结算、居民消费、广义信贷等金融领域。这不仅会对市场主体带来一定的机遇和挑战,监管模式也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和调整,可以利用测试推广的机会,全面评估央行数字货币带来的监管问题。

(李峰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会计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胡浩系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后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