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基金  查看版面PDF

2021年

5月25日

查看其他日期

机构风控趋严
小市值股票“入池”标准提高

2021-05-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梁银妍 ○编辑 黄淑慧

◎梁银妍 ○编辑 黄淑慧

在监管部门对“伪市值管理”问题零容忍的背景下,为加强内部合规风控,不少基金公司、资管机构近日开启自查,严格内部投资流程,程度不同地提高了个股的“入池”标准。在市场人士看来,短期小市值股票的波动性可能会因此加大,但也不能“一刀切”地完全放弃对于优质小股票投资机会的挖掘。

机构纷纷加强内控

谈到近期内控趋严,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一是核实基金经理是否有相关违规操作,一旦涉及“伪市值管理”等违法违规行为,即交由相关部门处理;二是对进入股票池的个股更加审慎,并剔除部分市场有争议的股票,且建议卖出相关持有标的。甚至有券商资管人士提到,公司正在讨论将市值200亿元以下的股票剔除出股票池,且对个股的流动性提出了具体要求。

此外,一些机构虽然尚未对个股市值、流动性等作出具体要求,但从决策链条来看,也变得更加审慎和严格。

北京某投研人士表示,现在选小市值股票会“思量再三”,除了要应对投委会的再三询问,还担心突发“黑天鹅”事件。因此,尽管对某些小市值股票的质地比较看好,但出于风险考虑,会调研得更充分、了解得更深入,哪怕暂时错过投资窗口期。

沪上某基金人士表示,目前尚未对市值和流动性等指标作出具体的要求,但公司实行投资品种备选库制度,备选库中的投资品种须经研究部门研究,并出具相应深度研究报告后方可进入股票池。

北京某基金人士透露,近期公司再次自查基金经理投资情况,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公司专门邀请内外部专家进行合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金法律合规行为、投研人员合规要求等。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22日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上,针对近期市场关注的“伪市值管理”现象作出回应称,证监会将始终对“伪市值管理”保持“零容忍”态势,对利益链条上的相关方,无论涉及谁,一经查实,将从严从快从重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华西证券副所长、首席策略师李立峰认为,过去市场上一些炒作行为被披上了“市值管理”的外衣,实质上已经异化为“价格管理”,成为上市公司股东操纵股价的工具。监管“零容忍”态度下,可能会有一轮对操纵股价行为的严查。中长期来看,监管打击“伪市值管理”有利于改善A股的投资生态环境和维护A股市场平稳运行。

不宜“抓大弃小”一刀切

业内人士表示,打击“伪市值管理”,并非限制机构投资中小市值公司。

沪上某基金经理表示,市值决定流动性和波动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行业地位、赚钱能力,因此是基金经理选择投资标的时的重要标准。公募基金需要应对每日申赎,在相同条件下,基金经理一般会偏向大市值股票,能在介入或退出时,不会因为资金的进出引起股价大幅波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小市值股票边缘化,机构会更谨慎地投资小市值股票。

北京某基金人士则表示,在实际投资过程中,不宜用市值大小指标对股票进行“一刀切”的界定。如果不再关注质地优良的小市值公司,这对资本市场也是很大的损失。如果都扎堆于大票投资,机构就丧失了价值发现功能。

上述券商资管人士认为,根据市值大小“一刀切”划定投资范围的行为不可取。在经济复苏背景下,部分中小市值公司更有业绩增长动力,更容易获取阿尔法收益。况且,尽管此前的核心资产经历过一轮下跌,但目前估值仍普遍偏高,还不具有较好的投资性价比。

沪上某基金经理透露了挑选中小市值优质个股的标准:首先,公司所处行业赛道必须是具有成长性的处在朝阳阶段的行业;其次,产品的可复制性强,能够快速扩张市场;最后,要具有一定护城河,在团队、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壁垒。

高毅资产首席投资官邓晓峰今年以来在公开场合曾两次谈及对头部公司和中小公司的认识。在他看来,头部公司的优秀表现是基于能在经济比较波动时有持续增长的好业绩,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透支未来增长,因此市场需要重新找到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