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海外股市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商学院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聚焦
  • C11:地产投资·理财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6 年 12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泰国金融市场剧震的中国意义
    拿什么充实 社保基金
    炒股收益申报须解“两大悬疑”
    经济转型期要防止法律边缘化
    莫忘二手房征税 助推房价上涨的教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拿什么充实 社保基金
    2006年12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周俊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保基金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社保基金的缺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扩大社保基金资金来源,社保基金理事会自成立之初就一直在积极推进国有资产划转,对此,国有资产的“大管家”国资委一直表现得很热情。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前两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任何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也都难免会生病,所以,社保基金很重要,国资委坚决支持。”政府高官这种颇富人情味的表态让每一个百姓子民都感到温暖。

      就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国资委赞同国有上市公司按照融资额的10%交纳社保基金,并且这一措施已在境外上市国企中施行,境内上市国企是否也要这样做,虽然还没有具体的说法,但看来有关方面是很希望将这一措施予以推广的。但是记者面对这样一条新闻,一个疑问却久久不能释去:这样做合适吗?

      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的融资活动,通常就是发行股票和债券。但不管是什么企业,不管是发行股票还是债券,都必须有与融资额相称的项目开发,这个项目需要多少资金,在多少年里能够实现回报,都是需要融资公司向投资者作出切实交代的。企业将融资额的一部分划拨到非项目开发的其他用途,这按照我国现行的对上市公司的管制制度来说,是一种必须公开披露并得到投资者赞同的重大活动,否则就会影响到公司原来承诺项目的顺利开展,从而对投资者利益构成了侵犯。尽管国资委对国企上市公司有管辖权,但是企业一旦发行股票,实际上就有其他成份的资金进入企业,它们的主人与国资的拥有者在股权上是平等的,国有企业的募股资金与国有资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将融资额的一部分交纳社保基金,这是不是今后欲做国企上市公司股东的投资者必须承担的一个义务?

      一个普遍的事实是,目前企业股票通常都是溢价发行的,这种做法是符合上市公司的一般规则的,因为公司的原有股东已经为这个公司作出了贡献,而新进入的股东还是“一张白纸”,因此他在进入时通过支付溢价来与老股东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也是说得过去的。但在我国股票市场上,公司发行的溢价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的厘定,有的公司的发行价高得离谱,甚至一度出现了发行价要“市场化”的错误口号,使我国资本市场沦为一个“圈钱”工具,对投资者造成了很大伤害,这方面的教训十分深刻。现在国企上市公司要把融资的一部分交纳到社保基金,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设想,一个公司的发行价定得越高,它所能够交纳到社保基金的资金就越多,那么,为了得到更多的资金,我们是不是应该鼓励国企上市公司把它们的发行价定得高一些呢。但是这样一来,公司股票发行定价离科学性的要求不是越来越远了吗?

      中国资本市场建立这么多年来,出现了许多波折,最集中的问题就是对投资者不够尊重,有的上市公司在融资时对投资者说尽好话,但资金一旦到手就将其视为天上掉下的大馅饼胡乱花用,让投资者伤透了心,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最突出的是上市公司募股资金被大股东随意占用,管理部门为治理这个顽疾牵扯了不少精力。把融资资金的一部分交纳到社保基金,虽然有别于以往一些上市公司胡乱花用募股资金的事情,但这仍然是曲解上市公司融资性质的一种做法。社保基金需要不断有新的资金充实,国企上市公司也有必要在这方面承担更多的义务,但记者认为,是什么性质的资金,就该派什么样的用途,我们不能因为目的的正确而放任行为的失范。尽管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形势很好,但如果在这方面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改变,那么,以往那种让投资者丧失信心,发誓再也不进这个市场的场景,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会重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