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
12月19日,泰国证券市场未能承受住新政府18日通过的旨在遏制泰铢汇率上涨、限制外国资本投机的新货币金融调节规则的压力,导致股市突然崩盘,基本证券指数SET狂跌19.5%,尽管泰国政府被迫紧急决定废除限制外资自由流动的决定,股指成功回升5%,但仍在一日之内损失230亿美元,同时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亚洲邻国股市发生程度不同的动荡。
正如《华尔街日报》所指出的那样,今年以来,泰铢在大幅升值,导致泰铢迅速升值的主要原因是由外国投机资本不受限制的自由流动所造成的。光2006年12月份每日流入泰国的投机资本就高达9亿美元,是11月每日流入3亿美元的3倍。可以想象,如果不对这种现象采取严厉的措施,那么泰国经济很可能会重蹈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的前辙。
尽管泰国新政府出台限制外资自由流动的政策对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震荡,但如果能对整个事件发展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那么眼前的市场震荡将换来泰国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因此,尽管最近泰国金融市场大震荡所造成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但该事件对泰国尤其是对中国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一直有一种意见认为,人民币应该快速升值,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步伐也应加快,但如果中国金融体系仍不健全、金融制度仍不完善及金融市场运作机制仍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那么中国的资本项目快速开放不仅不利于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反而它可能会成为外国投机资金掠夺国人财富的天堂。就目前情况来看,在中国的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仍有不少外国资本对中国的市场虎视眈眈,它们随时都可能会千方百计地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途径进入中国市场,吹大国内房地产及证券市场中的资产价格泡沫,并获利后逃之夭夭。从目前看,这种迹象早已端倪初露。因此,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一定要对这一迹象保持高度警惕,并随时准备采用有效的规则来限制外国资本炒作中国的资产价格。
其次,中国资产价格在一年以来已快速飙升,是否也会步泰国金融市场发展之后尘?或者说,如果这次泰国事件是一次不小的金融市场震荡,那么这种金融市场震荡下一个目标又在哪里?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上涨还是股市价格上涨,基本上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及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极力推动之结果,股市更是如此。
可以说,今年国内股市迅速飙升,是市场掀起重估国内股市价值的舆论结果之一。其舆论来势之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当然,基金经理、证券公司分析员及股评家对国内股市价值重估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和影响。
在价值重估者看来,近几年来国际黄金价格直线上升,与采掘业相关的所有商品期货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几乎都在直线上升,世界上所有的纸币都出现了明显贬值,这不仅包括美元,也包括正在升值的人民币和欧元。纸币的贬值就是央行通过发行货币向居民的资产池中兑水,商品价格必然会随之上涨,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直线飙升。同时,也导致了资产价格上涨,如全球房地产市场价格都在上涨,股市和债券市场也在走牛。
对中国来说,其发展也万变不离其宗。与采掘业相关的所有产品价格在短期内快速上涨,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也进入快速上涨通道。由此推论,国内资本市场价格也得搭上这波国际上资产价格直线上涨的顺风车。对国内股市的“价值重估”,意味着国内股市需要重新补涨,国内股市价格需要上涨。在这种“价值重估”的舆论引导下,不仅国内房地产市场维持上涨,而且国内股市价格也屡创新高。甚至有人喊出了“十年牛市”才开始。
其实,按照Gordon的经典资产定价理论,股票价格是以股票的收益和利率的未来值为基础的,但这两者又是不可观测的。因此,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重估是根据客观数据以寻找到它的均衡价值,但对这些变量未来波动趋势的预测更多反映了投资者的主观情绪,这也是金融市场中资产价格为何容易产生巨大波动的原因所在。因此,目前国内股市价值的重估更多反映的是投资者意愿的一种投射,也是机构投资者诱导中小投资者进入市场的一种意愿。
例如,在2002年后,以美国高盛为代表的大型美资投资银行大举进入商品市场之后,这些机构垄断性地锁仓了与采掘业相关的所有商品期货,并导致这些商品的现货交易价格也节节攀升。以罗杰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又制造出中国经济发展对资源近乎无限度增长的一系列神话。而且,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大型投资银行大规模进入期货交易市场,导致了对采掘业产品的重新定价风潮,也给国际市场发出了一个错误信息,即这些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于是,资金大规模进入,从而导致国际市场中大宗商品价格的直线上涨。目前中国股市的情况,也与此相去不远。
因此,为了保证国内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不重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前辙,并从目前的泰国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政府监管部门要对目前国内资产价格的快速飙升保持足够的警惕,密切关注这类交易是否涉及违规性与炒作性,密切关注国际热钱涌入中国的金融市场,并采取一些制度方式来改进国内金融市场中所存在的种种缺陷。同时,政府也应密切关注中国香港金融市场变化,严防国际金融热钱再次冲击中国香港市场,防止由此影响中国香港经济发展及影响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否则,下一个金融危机会在哪里,答案就很令人担忧。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