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年初的俄乌斗气到年底对格鲁吉亚的经济封锁,世人现在已清楚地认识到,俄罗斯正在推行着一项大战略,而石油、天然气和油气管道,便是俄国推行其新大战略的最重要手段。就像二战时期苏联红军的坦克一样,能源成了克里姆林宫无坚不摧的新工具。
对于欧洲来说,俄乌斗气只是俄欧关系中的小插曲。俄罗斯如今是欧洲最主要的油气来源,它提供了欧盟各国所耗用的油气四分之一,这个比例在未来数十年内还会有大比例增加。欧盟领导人迫切希望的,是俄国加入《欧洲能源宪章条约》一事能一锤定音。此事欧洲从1991年就开始游说了。但在11月的赫尔辛基俄欧峰会上,普京再次拒绝了这一要求。俄罗斯总统明确表示,就允许外资进入俄罗斯能源工业签署协议仍然为时过早。31年前,苏美之间曾在此签订过著名的赫尔辛基文件,当时被称为是结束冷战的第一块敲门砖。但在冷战结束15年后,俄国人却在能源问题上继续对欧洲实行“铁幕”政策。
作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第二大石油生产和出口国,俄罗斯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能源供应国已成定局;另一方面,作为前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还掌握了中亚和里海的几乎所有油气管线,这又让俄成了世界新能源中心油气外运的垄断者。现在,无论是东亚、南亚和西欧国家都希望从俄罗斯和中亚得到更多的能源供应。莫斯科作为欧亚大陆能源政治新枢纽,已经明显影响到这个地区新权力结构的形成。
与“颜色革命”后独联体内反俄声浪呈不断增长之势相比,2006年俄罗斯在独联体内部成功捍卫了自己的利益,尤其是俄乌关系2006年的颠覆性发展,更充分证明了俄国势力在中亚的复辟。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曾经是独联体国家反俄立场最为强硬的领导人,但2005年5月的安基延骚乱事件后,他却“摇身一变”成了本地区的反美急先锋。在2005年底美军从乌全部撤离后,塔什干马不停蹄地与莫斯科缔结双边安全条约。今年夏天卡里莫夫访俄时,双方更是正式结为军事同盟,乌兹别克同意退出古阿姆并加入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此外,卡利莫夫还同意将本国蕴藏丰富的能源交给俄国人开发,这进一步巩固了俄国在本地区的能源垄断地位。
乌兹别克易帜之后,俄国已在吉尔吉斯、乌兹别克、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都恢复了军事存在。这四国加上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及俄罗斯共同组成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已成了俄国在该地区维护其影响力的最重要工具。俄国甚至希望以此为基石,与北约之间签订一个类似于当年框定华约和北约关系的独联体—北约条约,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划定苏联解体后俄美之间的势力范围。
而除了格鲁吉亚外,曾经的“颜色革命”国的领导人在2006年也无不主动前往莫斯科“朝拜”,以寻求克里姆林宫对各自新政权的承认和支持。亲俄的亚努克维奇重回乌克兰政坛出任总理,表明尤先科在2005年初誓言推动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的进程将会非常曲折。
19世纪沙俄和英国都试图在中亚占据主导地位,这一历史跨度长达一个世纪的权势争斗也被冠之以“大角逐”。而今天,俄美的“大角逐” 已不单单限于中亚,更外移到了能源政治所能影响到的所有地区和领域。
10月20日,俄罗斯的石油期货“俄罗斯出口混合原油”(REBCO)(中文名为“列布科牌”原油)首次在纽约原料商品交易所上市,与英国的布伦特原油及美国轻质油共同在国际能源市场上角逐。与此同时,为了对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施加直接影响并使卢布在国际金融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俄罗斯还决定在圣彼得堡成立国际石油交易所,用卢布交易俄罗斯石油期货。作为新石油货币的卢布也将随之在国际金融市场拥有重要的地位。眼下俄罗斯已在游说独联体的另外两个产油大国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希望两国也加入到该计划中。普京还启动了俄气的能源外交之旅,亲自出马为俄气的扩张跑外交,并计划联合卡塔尔、阿尔及利亚、伊朗等天然气出口大国组建“天然气欧佩克”以抗衡由欧美把持的现有国际能源供求结构。
与2005年在沉默中积蓄力量不同,2006年的俄罗斯表现得更加充满自信,普京对南非的首次访问也表明俄国领导人的战略视野越来越宽广。但是正如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所说,这种新的积极活跃的对外政策也正在带来一系列后果,造成俄罗斯同包括邻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冲突不断。俄罗斯《公报》说,环顾四周,俄罗斯没有自己的朋友和盟友,显得十分孤立。俄罗斯越是想积极恢复超级大国地位,国际形象却似乎变得更糟,作为合作伙伴的可靠程度也越来越令人怀疑,它受到其他国家的抵制也越大。在国际社会的眼中,伴随着“能源沙皇”新形象出现的是被凶杀、投毒所渲染了的“克格勃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