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屹
10月底的一天,持续阴冷的天空中还下着小雨,但地处重庆闹市区的西南证券总部员工们的脸上却洋溢着久违了的温暖的笑容。因为大家终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中国证监会关于同意公司增资扩股方案的批复,同意中国建银投资公司和重庆渝富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向西南证券增资11.9亿元和3亿元,加上此前经过缩股后的股本,公司的注册资本一举达到了23.36亿。至此,历时长达一年半的西南证券重组工作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2005年3月开始,西南证券正式开始了它的重组之路,谈及600多个日夜的风风雨雨,西南证券董事长蒋辉感慨良多。
记者:众所周知,由于行业的原因,西南证券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非常艰难的时期,重组的难度不可谓不大,那么,您认为重组成功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蒋辉:西南证券重组的成功,离不开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的实时指导,离不开重庆市政府的主导运作,离不开所有关心支持西南证券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帮助,离不开西南证券全体员工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
从一开始,政府推动就起到了关键作用。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是重组工作的主要推动者,黄市长对重组工作要求很高,曾亲自出面帮助追回原大股东抽逃的5亿注册资金。政府之所以大力推进西南证券重组,是出于促进本地金融体系、功能的完善,支持建设资本市场,发挥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作用的需要。
记者:能详细谈谈重组过程吗?
蒋辉:2005年3月,在市政府主导下,国资委、金融办、证监局以及公司内部多方抽调人员,组成重组领导小组,西南证券重组工作正式启动。600个日日夜夜过去了,眼下重组已经修成正果,但在这其间却经历了内部摸底审查、意向争取注资、债权清收、不良债务剥离、追讨资本金、解除违规担保、政府追加资本回收控股权、填平保证金窟窿、缩减原注册资本和内部改革等风风雨雨。
2006年9月,黄奇帆率各相关部门同志视察工作时对西南证券重组以来所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谈到西南证券的重组创下了两个“第一”:首先是第一家地方证券公司重组纳入了中央政府注资的范围,其次是西南证券重组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亲笔批示,国务院秘书二局还专门为此撰写了报告。
记者:我记得您是从2005年8月从重庆市证监局调任西南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的,应当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您上任之后,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蒋辉:我的工作方针可以概括为“一手抓重组、一手抓发展”。上任伊始,首先是到各部门调查研究,精兵简政,将原有的20个职能部门缩减为16个,职工数量也减少了14%。在成本控制方面,大幅压缩营业面积,全国27家营业部面积从原来的7.44万平米压缩为现在的3.58万平米,车辆实行集中调配和闲置出租,年节约费用达1800万元;在业务发展方面,继续巩固和加强公司投行的优质品牌,相继完成了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改、定向增发、企业重组以及IPO项目的前期尽职调查等工作;积极推行研究发展中心业务转型,加大对营业部客户咨询服务力度,顺利托管法人股权市值达20.57亿元,并在开发新机构客户、引进资金方面取得进展,截至2006年9月30日,客户总资产增长了50.91%;在风险控制方面,营业部实施前后台分离模式,完成了集中交易系统上线;财务管理实行区域集中管理,积极开展客户保证金第三方独立存管。此外,为了申报创新类券商资格,公司还专门设立了风险管理部,以加强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监管工作。
记者:经过重组之后,西南证券现在的情况怎样?
蒋辉:目前西南证券的资产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2006年9月30日止的财务数据同2005年7月底的情况相比:公司资产规模大幅增至153亿元,净资产由2.82亿元增至6.52亿元,增长了231.2%;应收账款净值由10.09亿元下降至3.21亿元,资产负债率由79%下降为43%,流动比率则由0.69提高到了1.03。
西南证券的经营业绩也有了大幅提升。2006年1-9月,在未取得新业务资格许可、未得到新增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63.94%;营业费用则同比下降9.12%;实现盈利0.85亿元, 相对去年同期的亏损0.93亿元增长了1.77亿元。这也是公司自2001年以来首次实现盈利。
记者:重组之后,西南证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怎样的?
蒋辉:当前,西南证券借壳ST长运上市事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今后借助资本市场,公司将能够更加从容地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公司今后将用好建银投资和重庆渝富注入的新资金,积极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严格按照国务院提出的把公司建设成为“资本充足、治理规范、内控严密、运行安全、效益良好的现代大型综合性券商”的指示精神,积极申报创新类券商资格,全力推进业务转型和创新,按照证券公司治理准则和内部控制指引继续深化公司改革,力争3年左右的时间进入全国十大券商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