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海外股市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版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商学院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聚焦
  • C11:地产投资·理财
  • C12:地产投资·报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2006 年 12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1版:地产投资·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1版:地产投资·理财
    上证第一演播室
    新“禁地令”激发楼市大整合变局
    投资风向
    租房用途小心看,不可“一房多用”
    房价“虚跌实涨”和地价猛涨的隐忧
    《禁止用地目录》削减可供量 别墅市场寒冬显暖意
    四类开发商的土地考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四类开发商的土地考题
    2006年12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柯鹏

      

      房地产市场上,土地是最关键的源头环节。因此,土地规则的制定和明细特别重要。

      这一周,土地政策层出不穷。先是新版的“禁地令”,接着又是国务院的《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再又是国土资源部出台《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一时间,土地市场和开发商再次陷入风声鹤唳的境地。

      应当说,中央在土地管理方面的“收权”意图明确,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是一件好事。首先,规则更加明晰,政府的执行力也会更强;其次,让房地产行业回归到理性,避免“暴利”的指责;另外,也让开发商明白今后应该把精力花在正事上面,“钻空子”将不是持久的发展之道。

      新的土地政策,其实是给四类开发商出了同一个考题,答案却不会相同。这四类开发商,第一类是资源型开发商,是土地资源占有的成功案例;第二类是专业型开发商,比如万科,他们核心能力一方面是土地获取和开发的能力,另外一方面是资金获取和增值变现的能力;第三类开发商是资金规模型开发商,比如外资大鳄;第四类开发商则是市场上最多的机会型开发商,中国近95%的房地产企业都是这个类型。调控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最后一类开发商会离场,这就是所谓土地新政下的行业洗牌和格局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