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证券
  • 6:金融
  • 7:时事
  • 8:时事·天下
  • 9:上市公司
  • 10:产业·公司
  • 11:专栏
  • 13:专版
  • 14:专版
  • 15:信息大全
  • 16:信息大全
  • 17:专版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2006 年 12 月 3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1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1版:专栏
    从韩国新都名 说到重构龙
    要廉洁官员 更要廉价政府
    老爸攻电子 儿女学医考律师
    超低价旅游的双重扭曲
    “到底是谁在统治英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韩国新都名 说到重构龙
    2006年12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 到
      蒋玉磊 制图
      ◎周 到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12月21日,以韩国政府国务总理韩明淑为委员长的新行政首都建设推进委员会,决定将新行政首都命名为世宗(Sejong)。

      中国把汉城改译为首尔,已历时1年多。韩国的官方说法是,随着两国交流的增多,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因而要求中国官方对其首都的翻译,由首尔替代汉城。首尔中的“首”,可解释为首等、一流。“尔”是句末语气助词,且为汉语翻译外国地名的常用字。朝鲜太祖四年(1395年),太祖李成桂将王都“汉阳”更名“汉城”。日本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改称“京城”。大韩民国二十七年(1945年)起,恢复原名。现名系据韩语“汉城”的英语音译“Seoul”,再翻译回韩语,正字由“汉城”变成“首尔”。坊间的说法是,韩国并不愿意其首都名称与中国主体民族名称接近。从韩国只要求中国对其首都有翻译要求,而对釜山等中文翻译并无异议看,传言倒也有些可信。

      世宗李祹是朝鲜、韩国历史上的一位明君,朝鲜太宗十八年(1418年)即位。他精通儒学。他最杰出的成就,是召集郑麟趾等学者,创立朝鲜文(韩文)字母,并于世宗二十八年(1446年)颁布《训民正音》。当然,此后的官方书面语言仍然是中文。因此,仅就朝鲜民族的文字形成而言,世宗李祹有些像朝鲜半岛上的仓颉。

      不过,世宗这样的庙号,并非仅在朝鲜半岛才有。中国就有10多位世宗,还不包括历代追谥的庙号。韩国不乏汉学家,也知道汉文化圈国家的世宗超过一个班。但与弘扬本国文化比,其他国家是否有世宗,已不重要。这虽与首都的中文译名要求“去汉化”的嫌疑形成强烈对照,但并不难理解。作为君主,世宗李祹对民族文化建设确实有杰出贡献。韩国把新行政首都命名为世宗,反映出它已把重视文化摆在了首位。

      重视本国文化,扩大其影响力,是国家走向强盛的基本要求。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三种形态。因此,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启正曾说:“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文化占有一定的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只有文化大国,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从某种意义上说,谁开始喜欢你的文化,你就开始拥有了谁。”就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而言,韩国的做法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龙,英文dragon,在西方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因而“构塑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课题牵头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吴友富提出,在对外宣传和传播时可以注意挖掘诸如“龙凤呈祥”、“龙王送雨”、“龙飞凤舞”等和谐元素,使龙的形象更完整、更丰满。这一观点一旦被采纳,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对龙作重新解释和包装。

      龙作为中国国家形象的说法,缺乏依据。《龙的传人》歌词中有:“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但这只是小曲而已。《辞海》对“龙”的解释是:一、“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麟角须爪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二、“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如:龙须,凤子龙孙。”从《辞海》的解释看,龙以“兴云作雨”见长,并有一些外表特征。实际上,龙、凤、麒麟等均起源于上古传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其中,龙与凤均可作为帝王的象征。称百姓为龙的传人,与帝王平起平坐,这在旧时绝对不允许。因而,自称为龙的传人并非中国的传统。今天的中国并非君主制国家,因而以龙为国家形象的说法,也很牵强。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误解龙,恰恰是因为我们对中国文化的整体介绍不够,让小曲替代了传统文明。吴友富的建议,对龙的形象新包装,充其量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手段而已。

      想要中国资本市场提高国际地位,不能忘记文化的作用。仅仅强调国际化,中国资本市场肯定是不全面的。国际上已经有了,你再重复建设,充其量你也只能以规模取胜而已。中国目前取得的经济成就,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所结的硕果。中国资本市场影响力的扩大,最终要依赖自身独有的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内的思想文化内涵。中国的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参与主体,整体上由国有资本控股。在境内市场,我们让上市公司统一面值、会计年度等,均可看作资本市场中的中国文化。现在有一些人,一谈到国有控股就皱眉头。但从H股影响与日俱增看,境外投资者完全能够接受中国的经济文化。笔者相信,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的资本市场,决离不开中国文化的作用,其中包括传统文明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