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海外股市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书评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1 月 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0版:地产投资·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0版:地产投资·理财
    2007年房地产调控首重执行力
    投资风向
    [记者观察] 不要陷进房价这个“套”
    五角场开发 撬动上海“城市副中心”
    定金收条不可小觑 约定明确方可担保
    王石:如何才能成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记者观察] 不要陷进房价这个“套”
    2007年01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柯鹏

      

      一年匆匆去,房地产调控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上海为例,房地产投资增长幅度大幅下降;70个大中城市的统计里,上海房价也是唯一连续多个月平稳而略有下降的城市。但是,试问一句普通购房者,您觉得房价跌了吗?十有八九的答案是“没有感觉”,所谓的房价涨跌统计似乎成了和个人无关的事情。

      究其根源,我个人认为,不应以房屋均价作为各个城市的表示房价涨跌的标准。任何商品房都是非均制性的,两个一模一样的商品房还有楼高楼低、左边右边、采光多少、空气质量好坏的差异,所以在房地产市场上没有同质的商品。将不同的商品价格进行比较,只能是换算成价格指数,也就是每一层次的价格应该以价格指数来判断价格的上涨和下跌。然而我们盯牢均价,以均价判断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成败,就会陷入“自己也解不了套,自己也陷了进去”的尴尬局面,无法回答、无法真实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当前局面。

      所以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各项判断,依据不应是房屋均价,而应依据各个城市的价格指数,这个价格指数也要形成一个体系。现在的各种统计数据,各位购房者研究时不要将其神圣化、绝对化,要根据自己的实地探测结果来判断。楼市下一步的调控方向是加大执行力和落实情况,纸面的研究数据必须要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指导作用,否则只能是一个摆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