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海外股市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公司调查
  • B8:书评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7 年 1 月 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金融·机构
    预留股份上限 大连商行引援或锁定丰业银行
    银监会去年承办 人大、政协提案212件
    大型商业银行加快 推进新资本协议实施
    不良资产的处置将考验农行股改
    华夏基金ETF专栏
    民生银行 3.5亿贷款助北京光彩置业重组
    工行信用卡率先实现“双千”
    AMC不良资产处置告捷 长城率先达标
    备战创新资格 华信信托增资至10亿
    民安保险行使超额配股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不良资产的处置将考验农行股改
    2007年01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袁婕

      

      截至2006年6月末,农行不良贷款余额为731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88%。

      股改在即的农行如果按照建行、中行、工行的股改路径,将剥离出大量不良资产。

      此前工行股改时进行了二次剥离,剥离出的不良资产由央行组织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了竞标收购,那么农行剥离出的不良资产将会如何处置?

      1999年第一次剥离时,作为农行的对口资产管理公司,长城接下了农行3458亿元的不良资产,经过近7年的处置,共处置完毕3194.85亿元。

      目前农行股改可供选择的模式是复制工行的二次剥离模式,仍然采取市场化的处置方式。但问题是,这7000多亿元的不良资产由四家公司竞得之后,究竟是作为政策性不良资产,还是作为商业化不良资产?

      由于截至2006年12月31日,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使命已经完成。按照财政部的《政策性不良资产清算办法(征求意见稿)》,如果这部分不良资产成为政策性不良资产,那么资产管理公司将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处置。第一种,商业化买断;第二种,财政部买单,由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代为处置。

      而如果作为商业化不良资产,则四家公司可以直接买断并进行商业化处置。

      值得注意的是,农行的不良资产结构与工行不同。农行的不良资产中政策性贷款比重很高。到2005年底,农行政策性贷款余额高达414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合计3490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47.2%。

      如果真的由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处置难度可想而知。因此,这部分不良资产如何剥离,也许将成为农行不良资产剥离中的最大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