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乎很难不让人联想起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那一场大火,历史书上无不给予正面的评价。毫无疑问,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伟大的,但作为一场国家间的博弈来说,可谓不智之至。按说,应该就鸦片问题照会英国政府,要一个说法,是赔款,是做出不再贩运鸦片的保证,对东印度公司做出惩罚,至少要大不列颠受点累,把鸦片运回去。咱们揣摩着,伦敦再不讲理,也不敢说贩运鸦片合理合法吧?怎么说都是丢人的事儿呀。一把火烧了,也就说不清楚了,罪证也没了。
我们当然不能苛责林则徐,一来那会儿没有WTO和联合国,没有一个说理、对话、裁决的平台;二来作为钦差大臣、两广总督的林则徐虽然位高权重,但还是不能就两国邦交说三道四,这要道光皇帝拍板儿;三是,鸦片里面的水儿实在太深,事涉当地官员、朝中重臣,都有利益在里边,拖下去谁知道闹出什么事儿来?保不齐禁鸦片的事儿没完,林则徐的红顶子先摘了。所以,干脆一把火烧了,一了百了。
现在不同了,既然加入了WTO,国际上那么多的国际组织,国内有那么多的有关部门,为啥不好好说理呢?按照国际商法或者惯例去申请仲裁,不行就打官司,来一个旷日持久,顺便让国内的企业上上课,学习秋菊同志锲而不舍地“要一个说法”的精神,几回官司打下来,国际上的事儿就全弄明白了,就不当法盲了,不吃哑巴亏了,当个懂法守法用法维权的中国商人,学会有理有利有节的博弈手段。多好的机会呀,既理性又不饶人,还免了空气污染,可惜错过了。
回想起来,此前还烧过三次鞋:第一次是1987年,在杭州武林门广场,愤怒的杭州百姓将5000多双劣质温州鞋一把火点了,全国人民一下子知道了温州的“星期鞋”(能穿一星期算您运气)。所有温州人,连带着“温州造”,都抬不起头来。顺便说一下,那次点火的是老百姓,杭州的。
12年后,1999年,温州制鞋大户把假冒温州名牌的劣质鞋一把火点了。当时,“温州造”已经完成了形象重塑,又能叫响了,扬眉吐气地烧假货。那次点火的主要是制鞋商,温州的。
第三次是2004年,在西班牙某城,数百不明身份的人袭击中国鞋城,烧毁了一辆载有温州鞋集装箱的卡车和一个温州鞋商的仓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人民币。这是一次严重的侵犯华商权益的暴力事件,主角是数百“不明身份”的人。
还听说过砸车的,外国车有毛病,商家不肯退货,于是客户把车当众砸了,虽说不大理智,但车是人家的,愿意砸了也是人家的事儿。
这次不一样了,烧鞋的是行政部门,不是老百姓,也不是商人,面对劣质商品,严肃处理无疑是必要的,但一把火烧了,总还是失之简单,没把道理说透,没把板子打在该挨打的屁股上,没把问题变成国际博弈的一部分,倒有几分莽撞。
要是咱们在饭馆吃饭,菜里吃出苍蝇了,谁都知道,把服务员、领班叫来,或者干脆找经理,把苍蝇给他看,然后让他拿出个说法,看看咱是不是满意,或者奉送一个菜,或者买单时打折,甚至免单。对吧?咱不能一生气把菜盘子摔了,那样,苍蝇找不到了,咱上哪儿说理去?
入乡要随俗,入世就要明法,有话好好说,有事儿既要有理有利有节,又要不依不饶,归根结底要尊崇理性与国际规则,别把有理的事儿办得没理了。入世了,还是学学秋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