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2007年01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2002年以来,货币政策目标点至少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利率市场化、国有银行和农信社改革、银行间市场发展、汇率改革与外汇市场发展等多个。货币政策在不同时段的主要目标和手段难以完全一致,但宏观金融以及货币信贷利率的基本稳定是最基础的目标。
●中国作为发展中转轨国家,现实中的宏观政策比发达国家的中性政策表现得要宽松,中国的货币政策在较多时间是适应性的而不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常常是被动纠偏操作而不是主动引导操作。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货币政策在舆论上、表态上一般是中性的而不是适应性的。
●中国经济最大的失衡,就是收入、税收政策扭曲和社保、劳保、环保制度滞后与产业加快国际化的不平衡、不协调,在宏观经济指标上表现为储蓄、投资、顺差的过大。如果把制度上的和其他政策的问题压在汇率升值上,将孕育更多的经济风险,很可能造成金融资产价格泡沫膨胀,金融配置效率低下。
●2004年中国经济的过热和2006年的反弹,以及经济结构不平衡,从货币政策来看,需要进一步转向和坚持政策中性取向,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利率水平中性是货币政策的基调,也是宏观调控的基础。从大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来看,是利率而不是汇率,更应在宏观调控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20多年来的快速增长,其模式与其他亚洲经济体高储蓄、高出口的模式有本质的相似。金融市场的巨大泡沫产生和破灭一般都与宏观经济或者宏观政策紧密关联。在泡沫中进行投资对个体投资者来说当然是大有学问,但是对整个金融系统来说,肯定是泡沫越膨胀,破碎越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