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委员会10日推出一份内容庞杂的新能源政策动议,以图摆脱欧盟对传统能源及进口的过度依赖。新能源政策主张“开源节流”,从可再生能源开发、提高能效和温室气体减排三个方面分别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
欧盟委员会主席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在新闻发布会上形容说,“新政”将带动欧盟经济向高能效、低排放的方向转型,引领全球进入“后工业革命”时代。
资源匮乏
欧盟过半能源通过进口
据英国广播公司1月11日报道,欧盟此时提出能源安全战略以及建设欧洲共同能源市场,同能源价格节节攀升以及新年伊始俄白石油贸易争端不无关系。如果说能源价格是欧盟出台新政的驱动力,那么俄罗斯因同白俄罗斯贸易争端切断输往欧洲国家的能源供应,则让欧盟认识到能源供应多元化的紧迫性。
欧盟排在美国之后,是全球能源消费第二大户,但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相对匮乏,欧盟的能源进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其超过一半的能源需求要通过进口来满足。除了要发起新一轮“工业革命”,向“低碳经济体”转型外,欧盟新能源政策还提出要在内部建成统一的能源市场,加强跨境整合和监管,对外加强协调,加大对能源供应国的外交力度,用“一个声音说话”。
加大投入
6年增10亿欧元搞科研
加大风力发电、潮汐发电和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被认为是欧盟新能源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
在此方面,欧盟委员会提出将在未来6年内增加10亿欧元(约合13亿美元)科研投入,进一步推广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到能源总量的20%,而在交通能源消耗中生物燃料将占到10%。
如果这一目标分别在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获得通过,那么将对各成员国具有约束力。当然,各国可以自己决定优先发展何种可再生能源。
这是欧盟委员会首次寻求在这新能源领域设定强制性目标。欧盟早在10年前就提出要在201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到消耗能源总量的12%。尽管自那之后,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了55%,但现在看来到时恐怕连10%都达不到。
除可再生能源外,在核能利用这一争议较大的问题上,新能源政策将其交由各成员国自主决定。
提高要求
增强公众意识全民节电
在“开源”的同时,新能源政策也注重“节流”,强调提高能效,减少能源消耗。
欧盟委员会提议,到2020年将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消耗量减少20%。届时,欧盟将比现在少消耗13%的能源,每年可以省下1000亿欧元,减少约7.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形势,欧盟委员会去年10月就出台了《能效行动计划》,提出一系列旨在提高能效的动议。例如,对汽车、电子设备等耗能产品推行更加严格的节能标准,降低建筑能耗以及能源生产和传输环节的损耗。
此外,欧盟还将对新盖和翻新建筑规定最低能效要求,并着力推广节能型建筑。
欧盟委员会同时指出,节能需要全民参与,进一步增强公众意识。“行动计划”也给民众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譬如避免让一些电器设备处于待机状态。
据欧盟委员会统计,欧盟7%的能源供应被电器待机毫无意义地消耗掉。
设定目标
原基数上13年减排20%
出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此次欧盟新能源政策的核心议题之一,因此也倍受外界关注。
这次,欧盟委员会为“后京都时代”设定了一个大胆的减排目标。欧盟将以身作则,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削减20%。
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将于2012年结束历史使命。议定书以1990年为参照基数,规定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应在2012年实现温室气体平均减排约5%。其后的国际减排安排目前还是空白。
但欧盟委员会也指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在《京都议定书》2012年失效后,如果其他发达国家同意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0%,那么欧盟也会相应提高减排目标。
“我们不是在谈论欧洲变暖,而是全球变暖问题,”巴罗佐说。
按照欧盟委员会的说法,如果能够实现减排30%的目标,那么届时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期相比,上升幅度会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且这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从经济角度考虑都是可行的。
(尚军 杨孝文)
■新闻观察
落实是关键 能源新政任重道远
全球环保组织对欧盟委员会的动议心情复杂。一些环保组织认为减排20%的目标定得太低,还有一些组织则对欧盟此举表示赞赏。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项目总监汉斯·佛尔说:“我想我们更愿意看到一些具体的行动,把承诺落到实处。但总体来讲,这一动议令人颇感兴趣。”有关人士分析称,在这些动议成为正式的法律文件之前,还需克服很多障碍。
利己主义思想可能抬头
首先,利己主义思想可能抬头。欧盟一些商业组织称,单方面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只会让欧盟在同美日的竞争中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其次,欧洲各国政府在这一动议面前也会出现分裂。20%的减排目标倒是同英国的想法不谋而合,同时斯德哥尔摩、柏林等一些国家的首都也能轻松完成任务,因为这些大城市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过像西班牙、奥地利等一些国家如今实现当前《东京议定书》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更何谈20%的目标,因此这些国家将为此展开新一轮游说活动。
另外,如果欧盟没有为如何取得这些目标制定具体的机制,那么能源新政只能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为避免出现这种尴尬,欧盟委员会已将环境利益同能源运行结合起来。在大多数国家,能源和环境在其中一个对另一个依赖程度增大时,两个问题就会被分开对待。
核裂变问题或影响动议
鉴于欧洲在核裂变问题上较大的政治分歧,欧盟各成员国在此问题上形成一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核能目前占到欧洲大陆发电量的30%左右,毋庸置疑,它已经成为欧盟从矿物燃料向新一代能源转化的关键一环。欧盟负责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机制———欧盟排放交易体系(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的权限在2012年之后很显然会进一步增强。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主要处理大型排放设施、发电站、工业能源提供商及水泥生产企业等。尽管航空业也正在被引入这一管理机制,但陆路交通并非受到影响,而它们却是各成员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但欧盟内部目前还没有建立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欧盟委员会认为,轿车生产企业虽承诺提高车辆的能效,但制定强制性目标可能是个更为不错的方案。佛尔说:“对汽车生产行业实施更为严格的措施势在必行,自愿性协议只是一种‘胡萝卜和大棒政策’,如今是该拿出‘大棒’的时候了。但尚不确定欧盟会达成哪种协议,轿车生产是个全球性行业,不能一刀切,仅仅装在一个袋子里。”然而,倘若车辆使用量继续增长,即便提高车辆能效也于事无补,不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欧盟委员会的这一揽子动议也面临着很大风险。
成员国对新政反应不一
在欧盟宣布了一揽子能源与气候问题的新政策后,欧盟各成员国对此反应不一。当俄罗斯切断通往德国的石油供应后,德国报纸似乎感到末日来临,一些报纸纷纷以“俄罗斯人关上我们的水龙头”为题,报道俄白石油争端对德国人生活的影响。从今年1月1日起,德国接替芬兰担任为期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它已将能源安全作为其任期内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波兰目前是欧盟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波兰国内的40座大型煤矿每年的平均产量为一亿吨。该国约95%的发电量来自烧煤发电厂。波兰政府的《全国二氧化碳排放分配计划》称,“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今后几年势必呈现增长趋势。”波兰政府称,波兰可以满足《东京议定书》温室气体减排6%的目标。但若要满足欧盟未来出台的更为苛刻的目标,波兰政府将面临相当大的挑战。 (任秋凌 柯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