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天下
  • 7:特别报道
  • 8:时事·海外
  • 9:上证特稿
  • 10:上证特稿
  • 11:东北行
  • 12:东北行
  • 13:东北行
  • 14:东北行
  • 15:书评
  • 16:路演回放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海外股市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商学院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1 月 1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4版:东北行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4版:东北行
    东三省证监局长四人谈 力推上市公司群体振兴
    东北资本市场大事记
    上市公司“价跌量减”
    专家支招:关注市场并购机会
    后备上市资源是“短板”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市公司“价跌量减”
    2007年01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2006年12月1日是东北振兴三周年的日子。自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东三省的国有企业改制、经济振兴步伐明显加快,东三省的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幅,吉林、辽宁的GDP增速更是多次排在全国的前列。然而,东三省上市公司并没有显露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融资功能,均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虽然有些优秀的上市公司在崛起,但三年来整体状况难以尽如人意。

      谁动了减法

      事物发展是规律的,有时难以避免逆向发展。这几年,东北上市公司的家数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排除一些公司迁往外地等因素,更为直接的原因而是退市、ST寒流倒逼。黑龙江最多时曾有32家国内上市公司,目前只有26家在交易,龙涤股份、哈慈股份、阿城钢铁已经退市,大庆联谊、佳纸股份、黑龙股份暂停上市,就是在26家上市公司中,也有ST光明、ST丹江、ST佳纸、ST北亚、ST秋林5家风险警示公司,而从2004年到现在,黑龙江IPO公司只有亿阳信通1家,数量的减少、质量的下降,引得有关专家惊呼:黑龙江的优质上市公司已经是太少了。吉林这几年也有北方五环、高斯达2家公司退市,而从2004年到目前的三年间,吉林没有一家公司IPO,已有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也是凤毛麟角。辽宁曾经是我国上市公司的大省,全省上市公司最多时曾达到59家,总数量仅排在上海、广东之后,居于全国第三位。但自2002年第一家退市公司鞍山一工后,接连出现了鞍山合成、环保股份、长兴实业、盛到包装、北大科技等多家公司退市,上市公司数量目前已退居全国第10位。鞍山市是辽宁第三大工业城市,最多时曾拥有鞍山一工、鞍山合成、鞍山信托、鞍钢新轧4家上市公司,但目前有2家退市、1家迁往上海,只剩下鞍钢1家。中国证券市场创设初期,鞍山人曾背着麻袋装钱去西藏认购股票,其投资意识全国闻名,可如今鞍山的上市公司却如此“凄凄惨惨”。前不久,东北第一家中小板公司、也是2006年东三省全年唯一的一家新发上市公司獐子岛挂牌上市。

      獐子岛能是东北上市公司崛起的号角吗?

      短板在哪里

      东北上市公司发展滞后的制约短板在哪里呢?2003年振兴东北战略提出时,正是证券市场最低迷时,东北振兴所要解决的“人向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证券市场解决不了。有专家认为,证券市场的功能更多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而东北振兴在一定意义上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况且,东北国有企业改制从根本上是要政府投入解决人员及债务包袱。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政府重心更多的是落在争取国家的各项政策,证券市场在东北振兴过程中的地位一定意义上反而被边缘化,无论是后备资源的培育,还是已有上市公司的扶优扶强都没有跟上。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自身的因素也不容忽视。辽宁大学赫国胜教授认为:东北一些公司上市后,虽然形式上按照股份制企业的要求进行了改造,但在实际上仍沿袭国有企业的运作模式,如股权大部分为政府持有,政府仍有很强的影响力,出现资金占用等;同时,企业的决策、经营等机制也不健全。

      呼唤创新

      东北是国有经济成分很高的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几十年来居于支配地位。因而,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做事模式,典型的是东北的许多上市公司是按指标分配时上市的,形成典型的“1997现象”,1997年一年辽宁就上市了17家公司。但现在上市按市场化操作,东北似乎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在政府层面。辽宁一家大型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所属的集团效益很好,很多去调研的人很惋惜:为何不整体上市?据当地有关人士介绍,主要是当地政府希望引进战略投资者,一是政府可以通过变卖股权把钱拿走,二是变卖股权来得快、数额也较大,而在资本市场上约束较多。东北许多国有大企业经过改制后,效益现在明显好转,一些企业又曾跻身于行业龙头,但“小上市公司、大集团现象”较普遍,不仅业务、人员交叉,而且关联交易较多。因此,政府、企业应合力推动整体上市等创新行为,将优质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借助东北振兴的历史机遇,解决企业的历史包袱,这样不仅能解决企业“二层皮”问题,也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在证券市场的创新活动不断,这为东北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些专家建议,国家可以在产业基金等金融支持方面给予东北以必要的支持,尤其在目前东北新股发行饥荒的情况下,应该在后备资源的储备和推荐及上市上,加大推进力度,让上市公司成为东北振兴的主导力量,让直接融资成为企业融资的主攻方向,而不是目前的边缘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