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战后,发展经济学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母胎中破茧而出,一批致力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学者,在经济分析中摸索并采用了根本区别于新古典经学派分析思路的研究方法,他们再三强调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出发,尤其关注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结构中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征;他们反对沿用以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结构为分析背景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传统,主张创立新的研究之道。他们的治学方法后来被称之为“结构主义”。
概括起来,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分析思路所赖以建立的思想基点有三个:对经济结构构成的分析,对经济结构与经济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对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结构变迁或结构转型的分析。
经济结构的构成可归结为两种含义:宏观意义上经济整体所包含各部门的构成及相关变量,例如作为主要投入品的劳动力和资本等变量;经济部门所组成的部门结构或按某种需要所划分的经济结构。
在结构分析中贡献最突出的发展经济学家是S·库兹涅茨和H.B.钱纳里。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S·库兹涅茨按产业结构、企业类型、劳动力职业结构、要素份额与收入的规模分布、收入的使用方式、对外贸易比例、经济结构中增长趋势的横截面总共七个方面进行了剖析。H.B.钱纳里则按积累过程(包括投资、政府收入和教育三个类目)、资源配置过程(包括国内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三个类目)、人口与分配过程(由劳动力配置、城市化、人口转型、收入分配四个方面构成)这三个过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H.B.钱纳里认为,结构构成表现为“一个经济和社会系统中相对稳定的关系。”
在对经济结构与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中,结构主义者强调经济结构是影响一国经济的“深层因素”,它决定着一国经济的各种“表象”:寓于“深层因素”中的结构与制度等方面的刚性,不仅会导致市场机制的均衡作用难以实现,而且会使一国的经济构成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征。同人口增长过快有关的劳动市场二元结构被当作最常见的结构刚性;而制度刚性主要表现在制度结构对经济发展不能做出迅速的调节,因而使经济处于持续的非均衡状态。
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结构变迁”或“结构转型”的分析,在结构主义的分析思路中占据中心位置。H.B.钱纳里和M·赛尔奎因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结构转型问题的权威,从他们两人对“结构转型”或“结构变迁”的定义中可看出两层含义:第一是“结构转型”涵盖“产业结构转变”;第二是“结构转型”过程同“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不可分离,那些在“结构转型”中起作用的因素,同样影响着“产业结构转变”。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们在做结构分析时主要采用统计、投入-产出模型以及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the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等数学工具。
最早对产业结构转变进行统计研究的C.C.克拉克,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三部门中就业人数的变动入手来追溯产业结构转变,他得出两点结论:农业部门的相对规模不断缩小,工业部门先增大后缩小,而服务业部门不断增大;需求和效率是促成产业结构转变的两个基本因素。S·库兹涅茨继承了C.C.克拉克的研究方法,并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原因作了分析,论证说,对工业、服务业的产品和劳务的高需求弹性决定了这两个部门不断扩展的增长趋势,而包括劳动力使用在内的各部门资源的使用状况部分地解释了工业和服务业扩张的原因。H.B.钱纳里将C.C.克拉克和S·库兹涅茨的研究方法作了极大的推进,他还率先用投入———产出方法来分析产业结构的转变。
当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将“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运用于发展中国家时,在引入新古典生产和需求函数并且把价格机制作为均衡调节变量来使用的同时,加进了非线性方程和内生价格,并且设定了众多的辅助性假设,这就凸现出鲜明的结构主义特征。
选择结构分析的视角,是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对当代发展经济学所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首先,这一研究思路推进了对现实的经济结构和具体的经济部门的研究。正如C.H.钱纳里所言,结构主义思路的出发点在于“试图确认在发展中经济结构中的那些因素影响经济调整和发展政策选择的特殊的刚性、滞后性以及其他一些特征”。而新一代结构主义学派领军人物的L·泰勒则在其著作中论定,结构主义学派的基本假设“在于一个经济的制度以及各生产部门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配关系在决定这个经济的宏观经济行为方面起主要作用”。
其次,结构主义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得出了有关结构政策的重要结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的操作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宏观与微观政策之外,还需要有特定的同结构调整有关的结构政策。这些政策的主要功能在于减弱结构与制度刚性,在不存在市场的地方,促进市场中供求双方的形成,在市场已经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的领域,进一步使市场趋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