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商文
对于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证券行业,IT已经成为不可离开的生命线。近几年来,国内证券市场的深刻变化对证券IT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行业的发展和变革使得IT治理成为一项当务之急。目前,我国证券IT业的发展存在着哪些问题?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证券业协会信息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戴文华。
券业IT建设面临五大问题
记者:去年以来,证券市场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低迷后,重新进入创新和快速发展时期。活跃的市场交易是否给证券市场的IT业务和技术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戴文华:正如你所说,随着市场规模、结构、业务和产品创新以及运行模式的发展变化,国内证券市场技术运行的五个基本要素(即无纸化、实名制、席位制、交易所集中撮合和中央对手方交收CCP)和技术总体结构都面临着被替换或者扩充的问题,这些都给证券市场IT业务和技术带来一系列的冲击。
活跃的市场交易,加之股权分置改革、新的IPO和再融资导致市场供股量呈算术级数增加,市场交易量则以几何级数增加,而交易系统的处理能力应该是指数级数的增加,才能满足市场需求,证券市场的IT业务和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记者:据您了解,目前,我国证券业的IT建设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
戴文华:实际上,自从2005以来,国内外证券行业发生的一系列与IT有关的事件充分暴露了证券行业IT治理的缺位。我国的证券IT系统在风险管理和监控、对数据的稽核和审计、对数据信息挖掘、客户的增值服务等方面与国外证券公司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特别是,国内证券市场持续4年的低迷行情,使证券公司的IT投资严重不足,集中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内控和监管功能缺失或不完善,少数个人或法人利用柜台系统恶意窜改数据,甚至要求开发商开发专门功能以便于违规操作;二是缺乏可稽核历史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数据修改与删除无存证记录,一旦出现问题,数据恢复与调查难度很大;三是开发与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导致系统运作混乱,极易产生客户资源被盗风险;四是技术投入资金不足,软、硬件设备老化却无法及时更新,导致日常运行风险;五是IT治理严重缺位,大部分证券经营机构没有明确的IT决策权属和责任担当的框架。
随着证券市场逐步走出低谷,2006年开始证券IT投资出现了逐渐增长的形势,市场的复苏和振兴改善了公司财务状况。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对IT系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需求,证券公司将逐渐加大IT系统开发和改造的投入,证券行业的IT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将出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营业部
记者:未来证券业IT将会表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戴文华:证券行业在经过综合治理后,兼并重组、托管营运、中外合资将是未来证券行业重要的资源调整形态。在这种发展变化中,IT的战略地位将变得举足轻重。
届时,IT治理将得到广泛的认识和实践,行业资源将进一步整合,表现出集中化、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国际化的趋势。同时,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券商信息系统的运营模式由自给自足、各自为战的模式逐渐向专业化、集中式、外包型模式转变。在此基础上,系统安全将变得至关重要,灾备系统应需而建。而为了适应越来越高的创新和变革的市场环境,系统平台和功能也将不断扩充和完善。
特别是,非现场交易的份额将进一步提高,而网上交易将成为非现场交易的主要形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普及,网上交易这一形式将被越来越多的股民所接受,网上交易量占比将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券商还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开始尝试建立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营业部。
下阶段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记者: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过去几年信息技术委员会在推动证券行业IT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戴文华:简单来说,信息技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调查、收集、分析、反映业内意见和建议;草拟并组织实施行业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研究、论证证券信息行业发展相关政策与方案;草拟或审议证券行业信息技术标准、行业技术人员执业标准与工作指引;强化行业信息技术风险自我控制机制,确保证券信息系统安全;协助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和推广培训;维护证券行业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信息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协会委托的其他事项。
记者:未来委员会将把工作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戴文华:随着证券公司综合治理阶段性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最终完成,证券公司利用柜台系统的蓄意违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下一阶段委员会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协助监管部门做好常规监管和帮助证券公司在创新和变革时期提升技术适应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提高行业IT的整体发展水平。
具体来说:一、协助监管部门完善市场信息监管工具和手段,建立行业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二、倡导IT治理,促进证券公司的技术资源转化为有效战略资产;三、促进IT系统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防范技术基础风险;四、强化IT管理,防范运行和操作风险;五、积极研究和探讨行业技术开发与营运的模式、框架等技术方面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六、适时组织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加强对国外先进信息技术及其管理知识的学习与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