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信息披露
  • 7:信息披露
  • 8:公司巡礼
  • 9:基金
  • 10:基金
  • 11:时事
  • 12:时事·海外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路演回放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产权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互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投资基金
  • C6:广告
  • C7:数据
  • C8:人物
  • C9:钱沿周刊
  • C10:周刊·热点
  • C11:钱沿周刊·专家
  • C12:钱沿周刊·广角
  • C13:艺术财经
  • C14:艺术财经
  • C15:艺术财经
  • C16:艺术财经
  •  
      2007 年 1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3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3版:艺术财经
    2007年,他们做什么?
    滤后的静物———封岩摄影作品展
    突破时代的新新力量
    巨额基金购买 艺术品的两种后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突破时代的新新力量
    2007年01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周金华《点点之十三》
      彭建忠《合唱》
      周金华《人在黄昏 》(3联画)
      周金华《双休日》
      彭建忠《烟花》
      彭建忠《围墙》
      □张秀娟

      

      艺术家的时代风格,往往按照十年为一代,以切蛋糕的方式硬性划分成若干份。可是仔细想来,历史是一条扯不断的缎带,我们想尽办法把它科学化、段落化,却总没有真正科学的方法。有一种说法,认为时代从每十年的中间算起,更为合理。比如,1955至1965年为一代,就可以将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张晓刚等当代艺术的大牌人物包容进来。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千难万阻,也许,现实社会就是因为它的错综复杂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实质上,有些艺术家并不能划分进哪一个特定的时代。即便他的生辰是固定不变的,一位艺术家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艺术面貌。而某个特定的艺术风格,也有与同时代潮流格格不入的情况。以200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周金华为例,他的作品多是以高空俯瞰的视角为切入点的。世界,在他的眼里仿佛成了地球表面的卫星图片。如2006年在瀚海拍出的《点点之十三》,触目所及的是形状各异、颜色各异的大点小点。凝神细观,才发现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场景充实其中。然而,鲜活的社会环境,却让人感觉不到生存的气息,似乎掌控世界的不是人,而是高出社会现实之外的所谓“神”。

      彭建忠,1974年生于河南,2004年起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有一种提法,说当代艺术是属于个人的,感性化甚至神经质的。不管这句话的对与错,至少这算是对艺术家个人领域的认同。在成长过程中,艺术家的私人经验———喜怒哀乐,孤独与无助,胆怯与迷茫,都一一摆在观众面前。但这并不代表一个人的自哀自怜,敏感与脆弱仿佛作为社会普遍问题被提上日程,而不仅仅是自我关注的细枝末节。作于2005年的《合唱》,稚拙朴厚的用笔用色,恰如其分地将合唱者的忧伤和病态的骄傲,直接而又坦率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