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金融业过渡期结束之际的第一次会议,而且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大金融工作会议。无论从时机和会议形式判断,此次会议将在我国金融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已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是会议的重要主题。人们已经注意到,温家宝总理在会议期间的讲话内容,其中金融业深化改革是作为今后金融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也是其讲话谈到的第一个内容。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又是作为金融业改革的第一要务被提出。而且,温家宝总理在谈到现代银行制度时使用了“加快”二字,足见现代银行制度对于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何等重要。
应该看到我国金融业改革经历过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如果说以前20多年时间我们是在“摸石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放资金市场为了搞活银行,探索银行从计划时代走向市场经济新的模式,不断给金融业松绑小有成绩的话,湿过脚、喝过水的经历也是令人扼腕感叹的,最终不良资产过大,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的竞争力还是排在了最后。当时很多经济专家分析,问题主要出在现代银行制度缺失。直到2003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最终决定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并允许改制银行在香港和内地市场上市。
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已经证明金融业要保持持久活力,制度必须先行。直到近一两年,我国商业银行终于在现代银行制度方面有了实质性进展。中国银监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指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截至2006年12月末,按贷款五级分类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1701.8亿元,比年初减少494.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51%,比年初下降1.38个百分点。这与银行改制上市不无关系。
何谓现代银行制度?
社科院金融专家易宪容曾经解释为:现代银行制度的基本要素就是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银行的商业化运作,就是银行与政府的明晰关系。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考,我们的商业银行经过以上改革应当具有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灵活的商业运作模式,相对独立的商业运行机制。做到这些我们的商业银行就有了提高竞争力的基础,也才有与外资银行比肩的条件。
显然按照如此高的要求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到,从小处看最近市场反映,外资银行被批准可经营人民币业务之后,本土银行商业化运作的方法难与外资银行匹敌,产品也不够丰富。从大处讲,商业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以及银行内控机制的建立,都有待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最近,有人提出我们要用本土优势与外资银行竞争,何谓本土优势就是网点多,分布广,根子深,与本国的储户和投资人有着天然的联系。笔者以为,这些优势在开放的市场里,若商业银行掉以轻心,甚至按部就班是可能逆转的。这也是温家宝总理讲话中要加快现代银行制度建设的含义所在。
因为在开放的条件下,国内外金融业的竞争是建立在市场主导选择逻辑上的,银行的竞争力只有在银行拥有自主和自愿参与市场竞争的时候才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