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没有向全球商业史提供新东西
2007年01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许知远
吴晓波在这本书里叙述了无数滑稽的故事,还有辛酸的个人命运,但我认为这些都指向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逻辑:中国经济崛起没有什么太多的秘密可言,它不过是政府为社会与个人让出部分空间,被压抑了多年的对物质的渴望很轻易地引发了广泛的变化。
这项逻辑贯穿了1978年至1992年的改革,也仍适用于1992年之后的改革,只不过在此刻,政府也参与了这场游戏,它将自己视作了一种新型的公司,于是中国超过2000个县,变成了2000个公司,也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首要原则。
中国漫长的历史早已表明,政治具有吞噬一切的能力,也只有它能够调动所有的社会资源。而至少在最近的300年,人口的压力带来物质的匮乏,政治动荡带来的心理上的不安全感,造就了中国人对于财富的强烈的饥渴(只要看看海外华人取得的商业成就,很容易理解中国的经济成功)。这两项因素,再加上1990年之后全球商业革命所导致的分工格局给中国带来的契机,全球政治格局的相对稳定,中国的经济崛起,变得不难理解。
这本将近300页的著作不断提醒我们,公司只是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态中的一部分,它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思想传统、人的性格、社会习惯紧密相联,相互作用。这种提醒,比我不断看到的由经济学家、企业家组成的自我庆祝的联盟要值得倾听得多。我们容易低估自己的时代,但也常常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如果放在一个更为漫长的历史上,事实上,对于中国的考量也理应如此,1978年至2008年的商业变革,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精彩。到目前为止,它仍是一个由市场的庞大,和人民的饥渴带来的繁荣,它还没准备向全球商业史提供什么与众不同的新东西,比如技术上的创新,行业上的标准,或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作者系《东方企业家》首席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