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天下
  • 8:时事·海外
  • 9:专版
  • 10:专栏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海外股市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8:书评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1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买房:究竟是投资还是消费
    税收过快增长难“藏富于民”
    缺乏配合导致房市调控难见效果
    农民合作经济亟需农村金融助力
    最大罚单凸显 环保执法力度之软
    罗杰斯的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罗杰斯的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2007年01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周俊生

      

      美国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接受CCTV的采访,对目前正火爆异常的中国股市浇了一大桶冷水。昨天,沪深股市出现了猛烈下跌,上证指数削去100多点,本来唾手可及的3000点大关是不是能轻松翻越,成了一个让人为难的问题。习惯于在多头市场上计算“纸上富贵”的市场舆论,纷纷把这次暴跌的诱因归罪于这个可恨的外国佬,真是多嘴多舌的罗杰斯!

      罗杰斯作为一个在国际市场上有广泛知名度的投资大师,借助传播最广泛、在中国当代受众中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电视媒体发表长篇大论,自然会引起高度关注。但传播学上有一个道理,当一个新闻事实被更多的人关心时,它所能发散出的效应也会随之出现几何级的扩大,甚至远离新闻事实本身。作为一个投资大师,罗杰斯自然有权到中国来考察他感兴趣的上市公司,也有权发表他的个人见解,媒体抓住这样一条“大鱼”炒作一番也是少不了的。因此,我们对罗杰斯发表的看法,其实还是应该以平常心对待之,这不过就是一群“媒人”制造的一个新闻事件,并无什么深刻的背景。罗杰斯并没有“魔杖”在手,可以一天之内抹去中国股市几百亿市值,他发表的观点在市场上其实被放大了作用。

      但是这样一说,是不是我们又应该把罗杰斯的话当作耳边风呢?答案不能这样简单化。经过一年多的走牛,特别是近阶段的持续走高,中国股市已经积累了一定程度的泡沫,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只要市场存在,就应该允许出现泡沫,而且这种泡沫也不可能像股票指数那样量化,即使是在这轮行情的起始位置1000余点的最低谷时,也不能认为市场中就不存在一点泡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股票市场的多空双方就是表现为制造泡沫和消灭泡沫的博弈,但随着泡沫的增多,市场的风险毕竟在不断的增多。在这种情况之下,罗杰斯作为一个在市场上历练多年的投资大师指出泡沫的存在,应该说是基于他对目前市场的分析得出的一个结论。投资者如果能够认真地听一听罗杰斯的这番“逆耳忠言”,对于及时调整投资策略,规避投资风险,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如果我们想到去年3月的时候,同样是这个罗杰斯,曾经对中国股市大肆唱多,一年来的走势其实验证了他的看法,那么今天,我们对他的看法确实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

      罗杰斯在CCTV的一番言论,套用我们习惯的说法,可以说是一篇股评。股票市场是个信息市场,到市场里走一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投资者手捧证券报,逐字逐句地消化着上面的每一条股评文字,他们是要从那些“微言”中看出“大义”,掘得财富。因此,中国股市的管理部门对股评的管理一向比较重视,建立了严格的分析师准入制度,国内一些利用股评为自己的市场操作“造势”的所谓“股评家”,在曝光以后都被逐出了市场。但是,今天的中国股市毕竟不能与10年前、5年前甚至1年前的市场同日而语了,罗杰斯发表的这通“股评”及其在市场上的反应,对中国股市在新形势下的股评管制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看到这样一个现实: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所谓“保护期”的结束,随着QFII制度的大力推广,随着外国机构大规模地进入中国股市,在一个已经初具“全球化”态势的市场中,原来那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开始与新的局面有点不适应了。

      罗杰斯显然没有我们国内分析师拥有的“通行证”,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扎紧篱笆,让他“闭嘴”呢?这不是一个开放市场应该采取的策略,事实上也做不到。因此,面对市场的变化,我们应该有勇气接受这种挑战,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来调整我们的市场管理手段。一方面,我们必须按照今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加强对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特别是投机资本的有效监控,包括对受国际“热钱”控制的投资机构和投资大师们对中国市场发表的看法的监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必把罗杰斯们的言论看得太严重,在没有事实支撑的情况下随意发表“诛心之论”,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在中国股市建立初期的一段时间,我们曾经对媒体的股市分析严格禁止,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投资者进入了一个盲区,反而助长了各种不负责任的言论的传播,事实证明这种管制是无效的甚至是错误的。在股票市场中,有声音总比没有声音好,有多种声音总比只有一种声音好。这里用得着的还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那句名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