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在最近20多年实现了经济起飞,中国的强大带动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中国的崛起给全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希望,但是,中国人的形象在外国人的眼里却并没有明显的改善。我们在国内看到的报道往往都是称赞外国人如何热爱中国,但是,客观的分析却显示出,中国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理想。中国人自己看自己和外国人看中国人有巨大的反差。比如, Y&R公司为了调查公司和国家的品牌,在14年内跟踪调查了45个国家的50万名消费者。一个令人不安的结果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相信自己是诚实可信的,但是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却把中国列为“最不可信任”的国家。
让我们再正视另一个事实:没有一个国家在经济崛起过程中改善了和国外的关系。相反,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都必须承受更多的国际冲突和摩擦。可能会有人因为你的弱小而同情你,但是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实力超过了他而爱慕你。
为什么中国的形象没有改善甚至还恶化了?一是利益的竞争导致。中国非熟练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远远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工业甚至有些中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在中国的竞争压力之下大有土崩瓦解之势。二是中国成了替罪羊。比如在美国国内,反华的声音一直很强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制造业工人失去了就业岗位,而华盛顿默许甚至怂恿民众把这股怨气撒到中国,声称中国的进口产品夺走了美国人的工作机会。三是出于疑虑和猜忌。面对中国的强大,很多国家,如中国的近邻日本和东南亚,甚至欧洲,都心存芥蒂。中国的强盛直接动摇了日本在东亚地区的领导地位。随着中国实力的提升,欧洲对中国也不再是“善意的忽视”,而是开始把中国视为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东南亚那些小国对于自己身边突然苏醒过来的巨龙,敬畏和警惕的心理兼而有之。很多发展中国家更习惯于上世纪60、70年代那个自己勒紧了裤腰带也要支援他们的穷伙伴,对眼前这个变得财大气粗起来并有着巨大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的新伙伴,已经感觉到一些不适应。
我们提出“和平崛起”,但事与愿违的是,反而引起别人更多的猜忌。我们又提“和谐社会”,但反响并不强烈。在国际政治中,和谐是例外和暂时的,冲突则是永恒的。和谐意味着双方的利益完全一致,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政治的智慧恰恰在于从利益的冲突中找到合作的潜力。好比在经商之中,买家和卖家的利益是天生互相冲突的,买家希望少付钱,卖家希望多收钱。但是,这种利益的冲突并不妨碍他们通过讨价还价达成合作。毕竟,合作的收益更大。或许,我们的买家是一个优雅的贵族,他厌恶我们的举止粗鲁、品位鄙俗、言语乏味,我们没有办法让他爱上我们,但是,我们应该让他觉得,我们是可以信赖的,合作是可以达成的。这种信任源于我们的行为是“可预知的”(predictable)。这种“可预知性”来自我们的坦率和透明:为了利己,我们会利人。
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追求让全世界都热爱中国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把目标调整到可操作的程度,不讳言自己和别人的利益分歧,同时提高决策和体制的透明性,去掉自己血液中为竞争不计一切的狼性,学会不卑不亢地遵守规则。我们要真诚地注视着别人的眼睛,平静地告诉他:你可以不爱我,但是请你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