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济可能的持续“高增长”,人们大多没有疑义,但问题是“低通胀”能否持久?如果能够持久,到底能持续多久?
目前,就人民币汇改的路径而言,其轮廓已基本清晰,即在“三性”原则下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实现人民币稳步渐进式升值。但是,仅此一条路径是不够的。持续的“双顺差”使得官方外汇储备激升,并导致本币发行量大增,流动性泛滥,本币利率下降,甚至有可能陷入日本式的“流动性陷阱”。由于通胀与升值之间存在着一种替代关系,因此,维持一个适当的由生产率快速增长导致的通胀率,以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十分必要的。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同时在追逐多个目标,并存在着一些相互矛盾的货币政策诉求,比如央行需要同时兼顾汇率和利率。但是,在受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和境外投机资本大量涌入情况下,外汇占款剧增迫使基础货币大量投放,从理论上讲,应该提高利率以警惕投资反弹和通货膨胀压力。但是,提高利率将缩小本币和外币的利差,优惠增加本币升值压力,并不利于刺激消费。于是,央行只得通过紧缩性政策措施和制造信贷障碍来扭曲性地减少货币供给。
本币稳步升值加适度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助于缓解经济的外部失衡。货币管理当局的货币政策操作基点和政策措施应当进行调整,在保持人民币渐进升值的情况下,应该着眼于让国内物价水平保持在温和通胀水平范围内,以促进经济的内外均衡和协调。在目前我国总体通胀水平(今年累计同比最高水平仅为1.3%),离温和通胀上限5%尚远的情况下,对物价的些微上升,没有必要惊慌失措。为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容忍比现在略高一些的通胀水平,实际上并不会对经济运行造成负面影响。
容许适度温和的通胀,不仅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我国就业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目前每年新增将近1000万就业人口、且又面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完成每年就业任务,对于和谐社会建设至关重要。
当然,中国的禀赋条件对于通胀与升值之间替代构成了天然的制约关系,使得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为本币升值的压力。在世界经济当中,中国人为了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更快地得到工作机会,他们必须非常廉价地出售自己的劳动力。
然而,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的转型和结构调整,为逐步改善这一现状提供了可能。而前提是要推进相关的配套改革。
首先,是推进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在现行政绩考核体制的驱动下,大量资源必然是向资本密集型、高能耗、高产值的重化工业或者是低水平的加工工业倾斜。劳动力价格是偏低的,资本的价格(也就是利率)也是被管制的,土地原来是不要钱的,后来批租土地也有各种各样的行政优惠,所以土地价格也是偏低的。为此,要使用税收机制根据其稀缺程度和社会选择对能源和资源的使用进行调控。
其次,改善投资消费结构失衡的局面。由于个人储蓄受当前相对比较落后的医疗、社保、养老体系影响而相对稳定,不可能短期内发生显著变化,值得关注的是如何降低过高的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这一逻辑结构表明应采取更为深入的改革措施,如对企业减税、促成企业提高分红、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投入等,来降低资源错配的程度,缓解投资增长规模,改善储蓄结构。
再次,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的投入力度。减少财政对竞争性行业的转移支付,加强政府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力收入在要素分配中的比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