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观点·评论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国内
  • 7:专版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产权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互动
  • C3:封面文章
  • C4:基金投资
  • C5:投资基金
  • C6:海外
  • C7:基金数据
  • C8:基金人物
  • C9:钱沿周刊
  • C10:钱沿周刊·专版
  • C11:钱沿周刊·广角
  • C12:钱沿周刊·热点
  • C13:艺术财经
  • C14:艺术财经
  • C15:艺术财经
  • C16:艺术财经
  •  
      2007 年 1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专版
    认识基金
    如何进行基金理财
    基金理财为什么
    借钱买基金 三思而后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借钱买基金 三思而后行
    2007年01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

      受去年基金发行火爆和赚钱效应的影响,居民投资基金的热情进一步高涨。然而,投资者教育的成熟程度并没有完全跟上市场规模快速膨胀的节拍,这种热情背后的许多现象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新年刚开始,就有不少客户来办理房产抵押贷款,而他们办理抵押贷款的最主要用途,竟然是购买基金。其中一人向客户经理表示,他在年初购买的10万元基金,如今已经涨了70%,听人说基金市场还将呈现牛市,他就产生了将房产抵押,办理贷款的想法。

      “不出两周,就会有20%甚至30%的投资收益,这种赚钱方式往哪里找!”许多人都这样感慨如今基金的赚钱效应。这种想法使得他们抛弃了其他一切投资方式,而更有甚者,甚至动起了贷款的念头,有些收入不高,积蓄无多的人,如果想要从股市上分一杯羹,贷款,就成了他们考虑的唯一方式。

      然而值得提醒的是,通过贷款的方式买基金,投资成本就无形中上升,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的时候,也就不能仅凭基金表面的净值收益率来进行简单计算。

      按照目前的利率计算,近一两年内抵押贷款的利率在6%左右,加上其他费用,成本在8%左右。也就是说,还没有投资之前,你已经背负了8%的投资成本。

      与此同时,今年是否能达到基民预期的翻倍收益,还是个未知数。尽管去年基金的收益率喜人,普遍达到80%甚至100%以上,但去年的股票行情,是难得遇见的牛市行情,而2007年,基金经理几乎无一例外地调低了收益预期。根据国际成熟市场的基金投资经验,10%-20%才是基金的本来收益,如果按此标准计算,再扣除买卖基金所涉及的手续费用,贷款买基金的获利空间已经被大大缩小。

      更何况,今年股票市场的行情并非完全乐观。伴随市场估值的不断提高,目前的股票行情已经让基金管理人变得愈加谨慎。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就认为,现在看市场估值,多少都有透支的因素在。因为很多研究机构在评价股票的市盈率时,已经开始动用2007年、2008年,甚至2009年的盈利预期,而在预期不能得到证实之前,这种透支很大程度会带来泡沫。